历史名将孙膑,同门相妒险丧命,残身智谋顶千军
战国时期有一位忍辱负重,奋斗不息的杰出军事家,他的一生坎坷不平。甚至他连自己真实的姓名都未曾留下。只是因其曾经遭受陷害受过膑刑。两块膝盖骨都被砍掉。故史书上称他为孙膑。
一,孙膑浅谈
孙膑内心是悲愤的。在孙膑自己眼中看得重于泰山的昔日同门情谊。却在庞涓的心中居然敌不过权力。敌不过功名利禄。他看见庞涓因为妒忌自己的才华,唯恐动摇他的地位。竟对自己狠下毒手,露出狰狞的面目。躁动的挣扎过后,他终于在精神上振作起来。成为齐国军事谋略上的支柱,庞涓自然最后也成了孙膑的手下败将。一命呜呼。
在孙武死后100多年。又有了一个同样有着军事天赋和才华的孙膑。孙膑是孙武的后代。但是孙膑的一生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都受到了巨大的摧残。早年的他是那么的谨慎好学,处事厚道。交友甚笃,与庞涓相比真可谓是大有君子之风。然而庞涓因妒生恨。对孙膑竟然能做出那么卑劣的行径,使得孙膑痛心疾首。或许身体上留下的残疾只是外在的。而内心受到的伤痛才是致命的。痛苦躁动的感情纠葛着他。他隐忍着保全了自己的性命。终于在齐国大显身手。又那么巧合的在战场上与庞涓成为对手。庞涓怎么敌的过孙膑的智慧,最终也是难逃一死。
二,同门迫害
孙膑是战国中期的齐国人。少年孤苦的他年长之后,和庞涓一起从师于鬼谷子去学习兵法。学习的当时就已经显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却不料他会因此而遭人暗算。后来的庞涓去魏国服务,担任了魏惠王的得力大将。但是他想到了孙膑,便开始日益心生不安。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唯恐有朝一日他会在军事上压倒自己。于是便暗地里派人请孙膑来。当孙膑到了魏国之后。唐庞涓唯恐他比自己更有才干。很是妒忌孙膑。于是就捏造了种种的罪名。根据当时魏国的法律,用刑法挖去了孙膑的两个膝盖骨。并且还在他脸上刺上字。庞涓想用这样的方法使得孙膑这辈子再也没有办法在人前露面。但是孙膑却又怎能甘心。他只能隐忍着去装疯卖傻,等待着机会逃出庞涓的手掌。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齐国的使者来到魏国的都城大梁。孙膑这才伺机以一个受过刑的罪犯的身份,暗中会见了齐国的来使。向他游说,一番交谈过后,齐国的使者认为孙膑的才能奇异。于是就设法偷偷地载着孙膑回到了齐国。由此孙膑的生活才有了转机。因为他超人的军事天赋。很快在齐王那里有了威望。他的军事才能也由此得以实施。在战场上相遇的孙膑和庞军棋逢对手。围魏救赵之战中庞涓大军全军覆没。并且生擒了庞涓。
三,一雪前耻
然而孙膑并没有杀庞涓以报自己被迫害致残的深仇。而是念及情分把他放回魏国。这虽然是违背了他自己“覆军杀将”方为全胜的歼灭战的思想。但是孙膑宽宏大量的大将风度却显露无疑。这样的胸襟在战国当时杀人成风。战争经常的时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10余年之后。两军再次交战。孙膑用计。庞涓在劫难逃。最终在马陵道兵败自刎。由此这段恩怨做了一个了结。
早期的孙膑是善良,毫无戒备之心的。但他遭到原本情同手足的同门师兄的迫害的时候,他内心的悲凉是难以言喻的。面对薄情更面对身体上的残疾。还有他那成就一番事业的理想。他迫使自己走出烦躁压抑的情绪。然后他也是充满智慧的。他也有着隐忍的性格。能够巧妙的司机从庞涓身边逃走。最终能够在齐王的身边大有作为。成为了继孙武以后又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当他生擒了庞涓之后。却依旧能够念及旧情放了他。这其中又包含了多少宽容,压抑了多少的愤恨。但是对手毕竟是对手。庞坚最后的结果是他给自己挖下的陷阱,怪不得别人。
四,鉴古明见
历史上的孙膑的确是位杰出的军事家。同时也是深知忍字秘诀的一个人。当他面对着命运的不公时。面对着所谓的朋友的无情迫害时。他仍旧能够隐忍不发。潜心地等待时机的到来。这不但需要一份惊人的耐力。同时更是要有着一种卓越的审视力和观察力。孙膑虽然身体上有残疾。脸上也被刻了永远也抹不去的痕迹。但是外在的一切缺陷根本不会掩盖住他的智慧和光芒。他以他的才华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赢得了自己算得上辉煌的下半生
孙膑同样也是一个宽容的人。当庞涓被他俘获时。他并没有司机寻求报复。而是以一颗博大的心去把旧事释怀。这又需要一份怎样的宽容之心?需要有多么高的思想觉悟。这绝非一般的等闲之辈可以做到的。孙膑的隐忍,孙膑的智慧和才华。孙膑的宽广胸怀。都为我们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我们后世应该学习的典范。
透过历史的镜子。在孙膑之后又有多少人身上有着孙膑的影子?有些人身处困境。但是总能有一颗坚定的心。走过人生的泥泞。有些人虽然身体上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但是他们却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和所特有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使他们甚至能够比常人更加熠熠生辉。当内心为某些事情而牵绊。斤斤计较而狂躁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人根本无法跨越自己,突破自我。那么或许他们就将会被困难踩在脚底。而那些走出挫折。跨过挫败感的人。就会以一份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人生,从中找到新的归宿。越来越靠近成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