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7个月大被拐,亲生母亲成嫌疑人,父亲蹲守人贩子21年终有果

  儿子7个月大被拐,亲生母亲成嫌疑人,父亲蹲守人贩子21年终有果

  1996年4月,江苏无锡的一个派出所里走进来一对中年夫妻,两人看起来面容非常憔悴,妻子的眼眶已经红肿,值班民警连忙上前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丈夫一开口就让警察感到匪夷所思,“我孩子丢了,我怀疑就是我老婆和她老乡串通起来把孩子偷走了”,男子说着指了指站在自己身旁的妻子。

  妻子听到这话情绪瞬间失控,声嘶力竭地哭喊着说道:“我跟你说了我没有!我没有!不是我!!!”

  

  警察立即意识到此事有可能是一起儿童失踪案,马上对二人展开问询,并根据丈夫的怀疑对妻子进行立案侦查。

  在问询中警察了解到,眼前的中年女士是失踪孩子的亲生母亲,民警心中感到疑惑,俗话说虎毒不食子,难道眼前的女士真的会为了钱而把自己的亲生孩子卖掉吗?

  孩子被老乡偷偷抱走

  来报案的丈夫姓彭,大家都叫他老彭。老彭小时候因为发高烧得了小儿麻痹症,从此以后只有借助拐杖才能够勉强行走,而这也给他成长的经历烙上了深深的自卑烙印,年轻时的他始终没有邂逅属于自己的爱情。

  

  但老彭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他在家乡当地做起了调料生意,开了一家自己的调料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事业上小有成就之后,老彭对生活有了足够的自信,于是便开始考虑起自己的婚事。

  35岁那年,老彭在周围邻居杨阿姨的热心介绍下,认识了在城市里打工的四川女子陈某,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

  

  陈某

  陈某曾经有过一次不幸福的婚姻,离婚之后就独自带着一个孩子在外打工,在这期间认识了一个四川老乡李朝望,李朝望热心地为她介绍了住处和工作,因此陈某才租到了当地房东杨阿姨的房子。

  杨阿姨和陈某熟悉了之后,见她独自含辛茹苦拉扯着孩子很不容易,就将她介绍给了老彭。

  经过一番熟悉,老彭和陈某两人对彼此都有了好感,相处一段时间之后,两人就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老彭与妻子

  婚后第二年,陈某就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彭先生人到中年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经常高兴得合不拢嘴,每天一从店里回到家,就抱起儿子来回逗弄,无论是喂晚饭还是哄睡觉都总是要自己来做,妻子让他把儿子放下来歇一会儿他也直说不累。

  就这样,儿子在父母的疼爱下一天天长大,老彭也经常憧憬着儿子长大后一家人幸福生活的模样,可是没想到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就出现了令人悲痛的变故。

  这一变故就来自早已与夫妻二人成为朋友的李朝望。

  

  老彭和陈某相识是经杨阿姨介绍,而陈某之所以能够住到杨阿姨的房子里,也是经李朝望的介绍,所以李朝望也算是二人的半个媒人,在结婚之后,两人就将李朝望请到家里吃了顿饭,从此夫妻俩与李朝望就成了朋友。

  因为李朝望的住处离老彭的家也并不远,所以他经常没事儿就会过来串门,因此老彭家里请的保姆对李朝望也比较熟悉。

  有一天下午,李朝望像往常一样来到老彭家里串门,当时夫妻二人都不在家,家里只有保姆、小彭还有大儿子,李朝望抱着小彭逗弄了一会儿之后,就以“自己把小彭抱到店里让陈某喂奶”为由,将小彭抱走了,保姆也没有多想就随口答应了。

  

  可没想到临近傍晚的时候大儿子到店里才得知,原来弟弟根本就没有被李朝望抱到店里,“李叔叔不是把弟弟抱到店里来了吗?”

  老彭感到诧异:“什么时候抱来了?我们没见到啊。”

  大儿子着急了起来:“下午就抱过来了啊——”

  

  这时夫妻二人和大儿子立即意识到了事情不对劲,老彭连忙关上店门快速向李朝望的家里赶去, 可是早已人去楼空。

  跟在身后的妻子早已急得哭了起来,老彭愤怒地对妻子说道:“肯定是你和李朝望串通好把儿子偷走的,你把儿子还给我!”

  妻子委屈地解释道:“你怎么会这样想?不是我,我没有啊!”

  老彭扭头就拄着拐杖朝派出所走去,妻子以为老彭只是说气话,到派出所也只是去报失踪,也跟了上去。

  

  可没想到两人一到派出所,老彭就立即和警察说,自己怀疑是妻子和别人串通好把自己的孩子偷走。

  于是警方立即对陈某进行了拘留审查。

  老彭虽然也不确定妻子有没有参与这件事,但是正在气头上的他想不了那么多,他唯一希望的就是能尽快找回自己的儿子。

  

  当时社会的监控水平并不发达,警察未能及时获得李朝望的行踪,对陈某的一番审查也没有得出任何结果,于是陈某在不久后就被警察释放了。

  21年蹲守嫌疑人

  陈某回家继续和老彭过起了日子,失去儿子的老彭痛苦万分,他一面多方打听着有关儿子的下落,一面依然怨恨着自己的妻子。

  

  被冤枉的妻子虽然感到非常委屈,但是她不知道如何才能洗脱自己的嫌疑,让丈夫相信自己,于是经常以泪洗面。

  当得知李朝望在四川老家的地址时,老彭立即联系到在四川的朋友前往打听,可是李朝望很长时间都并没有回过家,于是老彭便叮嘱朋友每隔一段时间去看一次,只要一发现李朝望的行踪,立马把消息告诉自己。

  于是老彭便开始了对李朝望漫长的蹲守,而这蹲守一直持续了21年。

  

  21年之后的一天,老彭突然接到了朋友的电话,说李朝望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此时的老彭已经年近半百,但是对找到儿子的渴望依然如此强烈,接到电话后,他立即将人贩子李朝望回家的消息报告给了警察。

  警察找到21年前的陈旧档案,马上联系四川警方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李朝望并将其逮捕。

  走进审讯室之后,李超望对自己曾经所犯下的拐卖儿童罪供认不讳,因为当年他曾找老彭借500块钱,可老彭感觉他是一个游手好闲之人,认为他十有八九会拿着借来的钱去喝酒、买烟,于是便委婉拒绝了他。

  

  李朝望对老彭记恨在心,一气之下便决定将老彭的孩子偷走卖钱,

  这些年来,李朝望一直东躲西藏,靠给别人打零工为生,不仅没有挣到什么钱,还落下了一身病痛,本来以为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自己偷孩子的风声已经过去,于是便决定回老家养老,可是没想到回家不久就被警察找上门来。

  据李朝万的回忆,准备从他手中买走孩子的是同样来自四川的一对夫妻,他模模糊糊记得男的叫何朝万,女的叫陈英。

  

  可是孩子失踪时,全国的档案管理系统并不发达,名叫何朝万的四川人那么多,根本无法凭借李朝望提供的这点线索,准确锁定到是哪个人,况且李朝望的回忆只是记了个音,并不确定这两个人的名字是哪几个字。

  警察让李朝望尽可能地再回忆出更多细节,李朝望戴罪立功心切,也十分配合,又经过一番仔细的回忆,他想起来何朝万的老家好像是在四川省荣县李子湾村。

  可是经过查询之后,荣县并没有李朝望所说的村子,也许是因为时间久远李朝望记错了名字,但是他可以肯定的是,何朝万的老家一定是在荣县。

  为了查出真相,民警开始在荣县的户籍系统中进行仔细查找,经过一番努力,民警从几十个名叫何朝万的人中锁定了一个可能性比较大的人。

  

  这个何朝万的年龄与李朝望所描述的相仿,其妻子叫曹琼英,虽然“曹琼英”这个名字与“陈英”只有一个字的关联度,但是很有可能是何朝万平时只称呼妻子名字的后两个字,而“琼英”与“陈英”在四川话中发音又相似,因此被李朝望听成了“陈英”。

  民警马上组织警力,找到了正在外地打工的何朝万,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此时的何朝万不但无儿无女,妻子也早已经离他而去。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背后竟然还有着更加曲折离奇的真相。

  拐卖案案情复杂

  据何朝万说,他也是这件事情的受害者。

  

  原来,当初最终从李朝望手上买走孩子的并不是何朝万和曹琼英,而是曹琼英和她的情夫陈国选。

  当时何朝万夫妇因为多年没能要到孩子,所以就希望能从别人那里买来或者收养了一个孩子,作为朋友的陈国选向何朝万表示,自己可以联系到卖孩子的人,只要何朝万拿出 600块钱,他保证能帮忙买来一个小男婴。

  何朝万做梦都想要一个儿子,他没有多想,当即把600块钱给了陈国选。

  

  拿到钱之后,陈国选和曹琼英一起联系到了李朝望,李朝望抱着孩子目标太大,因为害怕被警察发现而急于将孩子出手,以200块钱的价格就把孩子卖给了陈国选二人。

  从此之后陈国选和曹琼英就抱着孩子远走高飞,过起了三口之家的日子。

  何朝万向警方提供了曹琼英的下落,警方立即根据线索找到了曹琼英,此时的曹琼英正在山东生活,可是她的丈夫却并不是陈国选。

  原来当初二人私奔不久之后,陈国选就露出了本来面目,不仅不思进取懒得出去工作,而且曹琼英劝他的时候,他还乱发脾气,对曹琼英轻则恶语相向,重则拳脚相加,曹琼英在异地无依无靠,常常是敢怒不敢言。

  

  时间久了之后,曹琼英对眼前的这个男人再也无法忍受,于是便趁陈国选不在家时,带着孩子去了另一座城市。

  后来曹琼英在打工的过程中认识了自己现在的丈夫,并与之结为夫妻,一直生活到了现在。

  老彭经过21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此时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并且在北京某部队当兵,已经是一名优秀的士官,虽然老彭没能陪孩子长大,但是也打心眼儿里替孩子高兴。

  

  事情的来龙去脉终于水落石出,老彭知道自己误会了妻子,真诚地向妻子道歉的同时,也感激妻子多年来的不离不弃,两人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修复。

  参与拐卖小彭的李朝望、何朝万、曹琼英和陈国选四人都被公安机关提起了公诉,并得到了相应的刑事处罚。

  小彭在与自己的亲生父母相认后,为他们多年来一直不离不弃地寻找自己而万分感动,与夫妇俩相拥而泣。

  

  而对自己的养母曹琼英参与拐卖儿童的行为,小彭也向法院提出请求,希望能够给予量刑,法院相应给予了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