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6致郁系爱情,爱你所以杀了你,我们没有生离,也没有死别

  01、生死面前,唯爱不会move on

  人越年长,就越见不得生离死别,因为悲痛会传递,太容易让人感同身受。

  残酷现实是,痛失所爱的滋味,大概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曾经历过。

  无论是隐忍的疼痛,还是撕心裂肺的哭喊,走掉的那个人,都回不来了。

  想起近期高以翔意外离世事件,宛如平地一声雷,炸开所有人对生死的惶恐。

  一个才35岁的男人,还有大好年华,只道是一份寻常工作,却误了卿卿性命。

  生死关头,工作人员怎么就没护好他?

  看着高以翔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看着粉丝们红着眼夜以继日抱不公。

  即便一介路人,都难免感到心酸难过。

  面对猝不及防的逝去,最痛苦的,莫过于留在人世间,那些爱他的众人。

  出事后,高以翔女友Bella赶到医院见他最后一面,陪他的遗体从杭州回到台北。

  她默默把社交网站的签名改成:

  whatever we are,you and i will always collide(无论如何,我们终会相遇)

  送别爱人的那条路上,Bella穿着他出事前的黑大衣,一如他还在身旁。

  Bella将两人的婚戒,一枚男戒戴在大拇指,另一枚女戒戴在小拇指上。

  据说,尾戒的含义,象征着至死不渝的爱。

  97年的小姑娘,做好了万全准备,做高以翔的新娘,创造两人梦想的家。

  在社交上,她po出高以翔装饰好的婚房,一切都那么美好。

  Bella说:“有一天我可以舍弃镁光灯,只为了这个梦想的家,因为你是我一生的爱。”

  结果临到头,美梦破碎,徒留一地狼藉。

  这世上,爱叫人多难忘,失去时,也就让人有多难忘。

  即便是横跨在生与死之间,也无法让爱move on。

  关于“爱”这个命题,法国导演迈克尔·哈内克就曾执导过一部探讨爱情的电影。

  片名就叫做《爱Amour》。

  与众不同的是,故事讲述的,不是年轻人之间或激情澎湃,或缠绵悱恻的爱。

  他花费大量篇幅,描述两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在疾病与生死面前的爱。

  写实又残酷的剧情,勇夺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

  02、爱vs病痛,结局?

  中国人的爱情很浪漫。

  渴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陪伴,执着“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追随,梦想“生则同衾死则同穴”的美好。

  可惜有时候,在生老病死面前,爱并不全都是一袭华丽的锦袍。

  电影《爱 Amour》讲的就是,这样一个不太完美,却又现实的爱情。

  这部2012年出的影片,由两位老戏骨主演,他们分别是威尼斯影后,和戛纳柏林双料影帝。

  不得不说,好导演+好演员发挥出的效果惊人,传递出的情感扎心而沉重。

  全片没有提及“爱与不爱”,没有谈论“爱的深浅”。

  仅仅只是跟着故事线走,感受平静下的绝望,从旁人的只言片语里,了解真情实感。

  就能发现,两个八十几岁的老人,他们的爱,从一而终,至死不渝。

  狼狈不堪的生活状态,是无法表达出的深情。

  安娜和乔治是一对退休的音乐教师,在七老八十的年龄里,他们依旧过得很有滋味。

  两人兴趣爱好相仿,喜欢看书读报,一起去听演奏会,吃穿住行都有自己的讲究。

  乔治从不吝啬对妻子安娜的赞美,安娜就算老得头发花白,也如小女孩般依赖着乔治。

  他们是儒雅的老人,过着小资的生活,不出意外的话,应当会以优雅的姿态活完这一辈子。

  结果,安娜中风了。

  突如其来的病痛,打得没有准备的俩老措手不及,将原本的体面人生碾压得粉碎。

  安娜瘫痪到不能自理,终日只能与轮椅为伴,别说是去看音乐会,就连出门都是种麻烦。

  喜欢社交的她,变得畏惧与人来往,害怕看到他人眼里的怜悯,听到他们止不住的叹息。

  再后来,她连生理反应都没法自控,会因屎尿屁而难堪。

  乔治的不解,护工的随意,让敏感的安娜活着越发煎熬。

  除开病痛的折磨,安娜最忍受不了的,还是卧病在床没用的自己。

  当护工不顾及她尊严,将她随意摆弄得像破烂娃娃时,安娜崩溃了。

  她不怕老,不怕死,怕的是被生活抛弃的自己,被生活碾压的自己。

  所以安娜有了轻生念头,不去细想“爱与不爱”,只想匆匆逃离这场“生的折磨”。

  不再连累乔治,独自奔赴死亡。

  当人活得没意义,开始厌世的她,觉得人生之于她来说,已经太过漫长了。

  03、最高级的爱是放手

  因为安娜骨子里的骄傲,不想让人看到自己落魄时的姿态。

  所以乔治顺从她的想法,将她带回家里照料,请护工帮忙看护,拒绝女儿的照顾。

  起先,他并不能理解安娜心态上的变化,甚至对此感到烦躁。

  直到他亲眼看见,护工将瘫痪的安娜,放置在镜子前电影蜜蜂,让她亲眼看着自己的没用,看着自己蓬头垢面,蜡黄死气的脸。

  乔治愤怒了,因为他太明白,这个举动,是硬生生摧毁安娜的精神世界,比死还可怕。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由乔治亲自照顾安娜。

  人类是容易自相矛盾的物种。

  一方面,深知人生大道理,明白生老病死是人间常态。

  另一方面,却盼望奇迹的出现,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

  乔治亦是如此。

  他深爱着安娜,无法忍受未来没有她的日子,所以他近乎强制性的,让安娜活下去。

  乔治曾说:“照顾你并不是煎熬,你不是累赘,如果换做你是我呢?”

  安娜则回避回答:“我不想思考这个问题。”

  为什么回避?

  因为如果我是你,我会和你有一样的做法,但是世上没有如果。

  其实哪里只是安娜在受折磨,乔治也是深受酷刑。

  他希望爱人好,照顾她的病情和情绪,压抑着自己濒临崩溃的心态。

  特别是安娜毫无生念的表现,让乔治不安与暴躁。

  给她喂水,安娜唇齿紧闭不配合。

  他软硬兼施也无济于事,过于激动下,他狠狠打了安娜一耳光。

  这一巴掌,打醒了乔治,也打醒了安娜。

  当安娜决定好好为乔治活下去时,乔治却决定带着安娜一起赴死。

  “既然对病痛已无能为力,留下只有痛苦,那我宁愿和你一起有尊严地死去。”

  于是,乔治用枕头闷死了安娜,给她收拾妥帖安置在床上,接着自杀跟随。

  故事的反转结局,没有丝毫温馨感,却又让人感觉在情理之中。

  有时候放手,才是生活中真正的爱,才是现实里的常态。

  85岁台湾名嘴傅达仁,在晚年罹患胰腺癌,痛苦不堪,无法撑下去。

  在说服妻子与家人后,在瑞士执行安乐死,从容奔向死亡。

  死前,他平静如常,宛如喝的是自己喜爱的饮料,周围簇拥坐着的,是自己深爱的家人。

  在场所有人都没有哭,都在拼命压抑自己的情绪,让他走得安稳。

  在名嘴喝下最后一口药后,儿子轻声喊着:“爸爸,我们爱你,好了,以后不痛了。”

  在病痛面前,爱乍看来,似乎显得不堪一击,让人选择死亡来投降。

  可这并非是不爱的表现,反之,成全——才是“爱”里最终篇章。

  你爱他,所以放他走,不让他受苦。

  他爱你,所以不想给彼此无止尽折磨,保留下美好回忆。

  但凡现实真的有希望,谁又愿意隔着生死,相看泪两行呢?

  村上春树在《1Q84》书中写到:

  “超过了一定年龄,所谓人生,无非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

  对您的人生很宝贵的东西,会一个接一个,像梳子豁了齿一样,从您手中滑落下去。”

  无可奈何的是,被迫留在人世间的人,只得打起精神,坚强面对这世事无常。

  《爱》这部影片残忍而精彩。

  导演哈内克用冷静而真实的描写,将情情爱爱升华到另一个高度。

  当彼此徐徐老矣,该如何面对岁月给予的病痛折磨?

  世间诉说了爱情很多美好的模样,唯独没有讲清楚,老了病了会是一副怎样的光景。

  《爱》就是将之摊开给人看,无论你觉得是治愈还是致郁,都是现实。

  全片在悲伤中透着温情,从冷静到崩溃,从克制到不忍。

  虽从未轻易言爱,但却让观者被深深震撼。

  时光可以杀死一切,却杀不死我们之间,亘古不变的爱情。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