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心居》:三个细节,看懂冯晓琴的精明和算计

  这篇文章,主要聊聊冯晓琴。

  冯晓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物,性格强势,也比较有争议,有人力挺她,也有人吐槽她。

  有网友发现,抖音用户倾向于力挺冯晓琴,豆瓣网友更喜欢吐槽她。两个平台的用户画像真是明明白白。

  冯晓琴嫁入顾家八年,顾家一直把她当外人的。

  第一集,顾清俞和顾士宏、顾磊躲在小房间开会,不忌讳隔墙有耳,这种做法真的很过分。

  

  顾士宏自我标榜他把冯晓琴当自家人,这就像老板给我画的大饼一样不可信。

  有个细节值得一提。顾士宏的银行卡密码,是顾清俞、顾磊、小老虎生日的后两位(哈哈,我已经猜到前四位了,2223,你们谁能搞定小老虎的生日)。这里对应的正是亲疏排序。

  在顾家,冯晓琴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因为顾家把她当外人,所以她渴望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因为她渴望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所以顾家更容易把她当外人。

  

  本文主要讨论冯晓琴和顾家,究竟孰是孰非。

  为此,我梳理了三个细节,冯晓琴的劳动价值有多高,顾家为何将冯晓琴当外人,顾磊为何是冯晓琴的最优解。

  文章有点长,我一条一条说。

  1.冯晓琴的劳动价值有多高

  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冯晓琴在顾家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她在顾家得到的东西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点:

  其一,冯晓琴的上海户口,她的后代顾寅的上海户口;

  其二,亲妹妹在顾家免费居住的机会——她本人也提供了劳动,问题是劳动价值和房租并不匹配。

  其三,享受到顾家生活圈和人脉带来的便利,前者以史老板为代表,后者以展翔为代表。这一点才是冯晓琴将来打怪升级的重要保障。

  除了上面这三点,顾清俞持续为冯氏姐妹发放的福利无法统计,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再看冯晓琴嫁到顾家,她失去了什么?

  主要有一点,就是放弃原有工作,冯晓琴声称自己为顾家做了8年保姆。

  

  要看顾家对冯晓琴好不好,我们只需要衡量,冯晓琴的付出和收获是否平衡就可以了。

  冯晓琴说她给顾家奉献了8年,即便是做保姆,也要好几十万了。这个说法是很靠谱的。

  对此,我查阅了上海保姆平均工资数据分析表,采集样本是2021年。

  

  冯晓琴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她的月入应该在6000元到1.2W之间

  按照6000元计算,冯晓琴的8年劳动所得,她能赚到57.6万元。以1.2W的薪酬来计算,冯晓琴8年能拿到115.2万。

  我们取两者费用的中间值,冯晓琴8年的收入是,(57.6W115.2W)2=86.4W。

  综上所述,如果顾清俞拿出100万给冯晓琴买房,那么顾家给冯晓琴的,肯定比冯晓琴做保姆得到的要多(为何说要钱,后文有详细论述)。

  像顾清俞这样的精明人,她肯定明白用100万收买冯晓琴不值得。这也是她不买房也不愿意借钱给冯晓琴的主要原因。

  2.顾家为何将冯晓琴当外人

  冯晓琴在顾家要负责一大家子的饮食起居,洗衣做饭,接送顾寅等劳动。这些劳动,她是带着感情去做的。

  她说自己买房子后,照样可以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这也证明冯晓琴的工作相对轻松。

  毕竟,顾士宏和顾老太并非生活不能自理,两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

  冯晓琴向顾清俞借100万,顾清俞不想借,很多人都吐槽顾清俞。

  这里面必须要搞清楚一件事,冯晓琴究竟是借钱,还是要钱?

  冯晓琴始终没有解释清楚,以顾磊的薪酬标准,她本人几乎没有致富能力的情况下,他们拿什么还?

  不要说顾磊考财会证,将来能升职加薪。毕竟顾磊就是一块扶不上墙的烂泥,升职加薪这条路走不通。

  顾清俞不答应借钱,主要原因是顾磊对借钱买房这件事,本身是不积极的。

  

  顾磊不知道冯晓琴的终极计划,就是将老家的弟弟,父母全部变成上海人。

  顾清俞是明白的。

  她心里始终有个顾磊无法接受的终极秘密——冯晓琴在老家的弟弟,就是婚前的私生子。

  

  如果你是顾清俞,面对这样的冯晓琴,你会不会把她当自家人?

  顾士宏和顾老太把冯晓琴当外人,这当然不厚道——他们没有顾清俞那样的上帝视角,不明白冯晓琴的真面孔。

  但我们也需要搞清楚,冯晓琴值得顾家把她当自己人吗?

  大家可以看看冯晓琴在顾家的表现。

  她负责顾家的饮食,这一块她做得并不好。

  剧中详细展示了冯晓琴为顾家做的早餐,油炸火腿片,油条。顾老太太吐槽,她做的香椿炒蛋,就有多盐的习惯。

  

  这些高油高盐的食物,对顾士宏和顾老太都很不友好。

  顾士宏本就有心脏病,他是应该戒掉甚至少吃油炸食品的。

  冯晓琴的饮食观念还停留在吃饱阶段,对高热量的食物青睐有加,她不懂得营养均衡。小老虎是个小胖子,就说明他平时摄入过多碳水,导致脂肪过多。

  在育儿方面,冯晓琴对小老虎采取高压政策,不懂得因势利导。

  对老人和孩子,冯晓琴的表现顶多算及格。

  很多人吐槽顾磊是个废物,配不上冯晓琴,我觉得这不公平。

  主要原因是,冯晓琴是这桩婚姻的主动方,追了顾磊两年,她是这桩婚姻的受益者。

  冯晓琴选择顾磊,因为顾磊的原生家庭,确实是她能让自己的原生家庭实现阶层跨越的最快方法了。

  顾老太年事已高,顾士宏是好人,顾磊为人老实好操纵,冯晓琴嫁给他,不用面对复杂的婆媳关系——她最失算的地方是,大姑子顾清俞是个不好惹的狠角色。

  我们看看冯晓琴的账面实力,年纪轻轻有个私生子,来到上海后,是个没学历,也没有过硬的业务能力的异乡人。她找到顾磊这样的老公,确实是赚到了。

  

  3.顾磊为何是冯晓琴的最优解

  我不否认,顾磊不浪漫,给不了冯晓琴爱情。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不是缺点。

  费孝通写过一本值得阅读的书《乡土中国》。

  

  他提到现代社会和乡土社会的区别。

  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

  “在相异的基础上去求充分了解,是困难的,是阻碍重重的,是需要不断地在创造中求统一,是浮士德式的企图。浮士德是感情的象征,是把感情的激动,不断的变,作为生命的主脉。”

  这种婚恋关系富有激情,男女双方需要不断克服阻碍,得到感情上的共鸣。然而,这种关系是一种求变的过程,因此很不稳定。

  顾清俞和施源就是这种关系模式的代表。

  而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在这种家庭关系中,非常强调男女有别,所谓男女授受不亲。

  “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

  冯晓琴和顾磊就是这种关系模式的代表。

  这种形态不需要创作新的社会关系,并不鼓励男女互相了解。他们构成的家庭模式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工合作。因此,他们形成的是一种男主外 ,女主内的家庭关系。

  冯晓琴在顾家始终没有归宿感,因为顾磊就是个传统男人,他无法与冯晓琴构建一种浮士德式的婚恋关系。

  

  那些吐槽顾磊不浪漫的网友,信奉的是浮士德式的婚恋关系。

  冯晓琴放弃工作,给顾家做八年保姆,是传统观念使然。这算不得牺牲,而是她认为这就是结婚后应有的状态。

  她和顾清俞的生命底色不一样,顾清俞不会为了婚姻放弃事业,冯晓琴会。她的梦想生活,无非是嫁给一个比原生家庭阶层更高的都市人。

  说到底,冯晓琴对婚姻的认知来自农耕文明,她一直认为,自己可以靠男人实现阶层跨越。

  因此,她会希望妹妹冯茜茜能嫁给顾昕。她根本不了解冯茜茜——一个想要成为另一个顾清俞的人。

  结语:

  顾磊的死,彻底打碎了冯晓电影先生琴靠男人过好日子的幻梦。

  为此,她失去了买房子的可能,为了避免顾清俞瞧不起,她一反常态地拒绝了楼下邻居董老师的赔偿金。

  冯晓琴算准了顾磊好掌控,却没想到她无法掌控顾磊的生死。

  男人靠不住了,重新找男人不会是她的最优解,这时候的冯晓琴,只好靠自己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