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究竟有何魔力?苏联入侵10年无果,就连英美都狼狈撤退

  文/非凡科普

  你敢相信吗?极度贫穷的阿富汗,曾抵御了3个超级大国的5次侵略,甚至将对方打得狼狈撤退,他是怎么做到的?

  提到阿富汗,相信很多人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场景就是战争,一直以来,阿富汗就是世界各帝国争相抢夺的地方,但时至今日,也没有哪个国家真正将其征服。

  

  而经历了无数次战争后的阿富汗,也获得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帝国坟场。

  问题是,阿富汗作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均年GDP只有520美元左右,而且该国土地贫瘠,国土面积有五分之四都是高原和山地,造成了交通严重的不便。

  而且,阿富汗的国民经济支柱主要是农牧业,差不多占据全国总人口数的八成,但比较窘迫的是,阿富汗耕地面积还不到全国土地面积的10%,这根本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很多人经常处于饥饿边缘。

  

  可就是这样一个穷到人民吃不饱饭的国家,先后受到3个超级大国争先恐后的争夺。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每一个曾经想要占领阿富汗的帝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这就让人纳闷了,一个国土面积64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220万的国家,到底是怎么抵御外敌,甚至还能将其赶跑?我们接着往下看。

  相信大家还没忘记塔利班占领阿富汗首都,美国大兵仓皇而逃的场景,打了18年,美国都没能将阿富汗拿下,这一结局似乎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港澳剧

  因为当年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1839年到1919年的80年时间里,三度挥师中亚,企图征服阿富汗,但都被打得头破血流,最后不得不狼狈撤退。

  到了20世纪70年代,崛起的苏联想要将实力范围扩展到印度洋,那么摆在面前的第一道坎就是阿富汗。

  尽管1979年出兵前,苏联特种部队轻松实施了斩首行动,让阿富汗军队陷入了群龙无首的状态,但强悍的阿富汗人民并没有就此罢休。

  

  他们利用游击战术不断偷袭苏军的运输线,一点点消耗苏军,当时的苏联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一仗一打就是10年,投入的150万苏军损失惨重,最后不得不灰溜溜的撤军。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场战争给之后的苏联解体打下了基础,还诞生了著名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坐实了阿富汗“帝国坟场”的名声。

  之所以三大帝国的5次战争均以失败告终,主要是这里的地形复杂,境内多以高山为主,这对于入侵者运送大量兵力和物质来说,都要花费巨大成本,而且作战时的消耗也非常大。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阿富汗的气候,磨砺出阿富汗人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战斗力,由此可见阿富汗军队不是一般的强悍。

  说到这,最让人们不解的是,这样一个“啥啥没有”的国家,为什么就能吸引着三大帝国前赴后继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如果说是因为资源的话,阿富汗的确拥有丰富的资源,比如天然气储量约有1500亿立方米,煤炭1亿吨,铁矿石、铜矿石、青金石储量都十分丰富。

  

  但要知道,在二战之前,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而且当时阿富汗的资源还没探测出这么多,并且苏联地大物博,根本不需要为了这点资源的大动干戈。

  所以,让3大帝国折戟沉沙的并非阿富汗资源,而是阿富汗优越的地理位置。

  阿富汗地处亚洲大陆的中心节点,向东就是东亚,向南是南亚,向西是内斗不休的中东地区以及阿拉伯海,向北则是俄国的腹地和中亚。

  

  毫不夸张的说,谁要是能控制阿富汗,就相当于控制了大半个亚洲,这对于一个想要称霸世界的帝国来说,怎么会不眼馋呢?

  但,“好吃的东西”怎么会那么轻易得到?一个不留神就会烫到嘴,阿富汗就是个典型的例子,顽强的阿富汗人民,面对侵略者从未妥协过。

  不管是之前的英国和苏联还是现在的美国,它们只能完成纸面上的占领,从来都没有深入基层过。

  

  200年的惨烈战争,让阿富汗人民没有喘过一口气,虽然讲3个超级帝国驱逐出境,但也让国家的人民保守2个世纪的生灵涂炭,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着苦难和血泪。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