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行动》不是纪实片,你能原谅漏洞百出的剧情设置吗?
要说五月荧屏,《破冰行动》绝对是一个焦点。从最初作为一匹黑马,凭借其大尺度、快节奏、高悬念、强阵容,好评如潮,到后来剧情逐渐漏洞百出,倍受争议。整部剧下来,给人的感觉还是有点可惜,高开低走,毁誉参半。
尤其作为侦破类型的电视剧,在剧情上做到极致完美是很难的,既要符合逻辑推理,又要满足观众观赏口味,二者的平衡点很难把握。太过顾及事件的合理性,肯定在观赏性上大打折扣,如果将剧情夸张,又会让人觉得太假。
《破冰行动》在前半部分,铺垫得十分精彩,也吊起了观众的胃口,但是到后期,为了填上这些坑,或者说继续保持较高的观赏性,势必会难度很大,这也是造成观众吐槽的重要原因。
比如,安排马雯到林宗辉家取制毒者名单,显得很不合理,其实通过手机传送信息,既安全又快捷,现实当中我们一定会选择这种手段,但是这么一来,剧情就失去了渲染力。
再比如,赵嘉良当卧底二十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每次都能化险为夷,但这次却选择了“送死”。按照常理,良叔一定会想办法保护好自己,等到警察来的时候他再献身,因为他的出现毫无意义,既不是搜集证据,也不是实施抓捕,而是在毒枭们正想把他碎尸万段的时候,他主动送上了门。
如果上述二人的行为,还能勉强说通的话,那公安局副局长马云波,在最后阶段的行为完全不符合常理。马雯和赵嘉良,我们可以理解为个人的脑子出现了短路,但马云波的剧情安排,是违背了起码的办案逻辑。
我们都知道,马云波是省禁毒局李局的爱徒,也是李飞的师父,深得李维民的信任,与李飞有着过命之交。李维民出于信任将马云波派到东山,任公安局副局长,但是由于马云波妻子于慧被林耀东利用控制,将马云波拉下水,使其变成了塔寨村制毒贩毒的保护伞。
马云波作为剧首就设定的“狼人”悬念,随着李飞取到林胜文的手机视频,李维民以及其他省厅领导,就已经识破了马云波的伪装身份。
在行动部署阶段,为了不打草惊蛇,保证破冰行动计划顺利实施,不对马云波采取行动,这完全是正确的。但是到最后,破冰行动真正展开之时,李维民却没将抓捕马云波作为行动的重要一环,这就有些让人匪夷所思。
剧情这么设计,自然是想表达马云波人性仍未泯灭,他想通过行动表明自己还是一名警察,是对妻子临终前“做你该做的事情”的补赎,是对李飞救命之恩的一种偿还。
破冰行动是一项高度机密,马云波根本无法得知行动时间,但是不要紧,有李飞站出来泄漏机密。李飞作为禁毒大队的一员,他没有被编入序列当中,而是单独行动,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马云波,告诉他前往塔寨捉拿林耀东。
李飞这孩子也真是的,从来都是自己想咋干就咋干,领导也不约束他,他居然还向黑势力的保护伞透露行动秘密,原因竟然是让马云波偿还他的救命之恩。难道他就不怕马云波给林耀东通风报信,提前销毁制毒证据?就算他确信,难道出动3000名武警还捉不住林耀东,非要马云波出马?
最终的结局是,林泡东抓了李飞,马云波救下了李飞,还了当年的救命之恩,并将林耀东骗到海边将其抓获。这个过程让人看起来,真是大费周折,李飞可以加入大部队,或者带着赵嘉良先躲起来,在大部队的重重包围下,就是十个林耀东也跑不了
我们不知道,李飞父子明明在一起,后来,赵嘉良一个人去送死?马云波明明是行动前,第一个应该被控制的对象,为何李飞要告诉他行动开始了?
也许只有一种解释可以说通,那就是为了剧情需要。马云波这个人物,需要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
《破冰行动》毕竟是电视剧,虽然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终究不是纪实片。对于剧中的这些槽点,您是觉得应该拉回现实呢,还是允许其进行戏剧性的演艺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