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行动》水伯的一个细小动作,可见毒品厉害,染上就难以戒掉
《破冰行动》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一部电视剧,编剧陈育新历时五年精心打造,根据广东警方对“中国制毒第一村”陆丰博社村的扫毒行动改编而成,剧中极大的还原了当时扫毒的场景。这部电视不仅讲述了毒品对大众的危害,缉毒警察在一线的职业危险,我们的岁月静好,都是因为他们在负重前行,甚至还大尺度的拍摄了官府勾结人员,政府高官中有当地制毒势力的保护伞。这部电视剧,不亚于前几年的《人民的名义》的影响和热度。

在电视剧中,制毒势力非常隐蔽庞大,小毒贩却遍地都是,明目张胆的进行交易,没有丝毫顾忌。第一集李飞宋扬他们几位警察前往塔寨村抓人,被村民围困,在众目睽睽之下,村民把制毒的证据销毁,而李飞他们却无可奈克,可见,当地的制毒势力猖狂到了何种地步。毒品,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物品,一旦染上,就会产生强烈的依赖性,需要不断的复吸,来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可以说,一旦家庭中出现一个吸毒者,就意味着贫困和矛盾围绕着这个家庭,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电视剧对这个现象也有很具体的说明。毒品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东西,它能控制了人的意志力,不管多有毅力多自律的人,一旦然伤感毒品,就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也许有人说,有超强的意志力,毒品是可以戒掉的。但是,现实生活中,能够戒掉毒品的有几人?几乎没有,就算是进入戒毒所,经过千辛万苦戒掉了。可是一旦离开戒毒所,复吸的比例可以说是百分之百。
剧中的林水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水伯原本是东山中学的一名教师,历年来被评为“优秀人民教师”。他出生书香门第,太祖父曾是进士,塔寨的“林氏祠堂”那四个字就是水伯的太祖父写的。可是,水伯的儿子因为吸毒而死。因为吸毒,水伯把他送进了戒毒所,在戒毒所,水伯的儿子戒毒很成功,得到了所长的表扬,水伯也很欣慰。可是,一出戒毒所,水伯的儿子甩开水伯,马上和之前的狐朋狗友联系在一起,再次复吸,最后因为注射毒品过量而死。
儿子的死,对水伯刺激很大,他不愿面对儿子离开的事实,他不相信毒品会这么厉害人,把一个好好的孩子变得面目全非。于是,水伯试着尝了尝,他内心不甘,他不相信,他要试一下戒毒怎么就这么困难。可是,事实说打败了他,从此,水伯就彻底沦陷了。吸毒之后的水伯,成为一具行尸走肉,不能再教书育人,不能正常生活,最后被学校除名,只好靠捡破烂来维持生活,时不时的还要买毒品,来解决身体所需。
林水伯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从剧中的一个细小的动作可以看出。水伯在救下伍仔这个男孩后,因为心生怜悯,他收留了伍仔,把伍仔带到自己的住处。可是,却被水伯的妹妹看见,让他和伍仔赶紧走人。林水伯无奈之下,只好带着伍仔,离开这个他赖以生存的地方。临走前,他锁好四处透风的门,把钥匙放下,然后整理了一下钥匙,规规矩矩,整整齐齐。这一个细小的动作,可以看出林水伯是一个多么自律的人。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有学问有思想,自律又坚强的人民教师,仍然被毒品打败,沦落街头,成为一个捡破烂的“老鬼”。

毒品太可怕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我们全民行动起来,抵制毒品,不要让毒品毁了我们,不要让毒品毁了我们的家庭,不要让毒品毁了我们中华民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