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籍女飞行员李晓溪 又美又飒 向风而行
生活报记者 周际娜
反映民航职业生态真实故事的行业剧《向风而行》在央视热播。不少民航人笑称“追这个剧,有种加班的感觉”,哈尔滨籍女飞行员李晓溪便是其中之一。她是中国东方航空上海飞行部的一名80后“女飞”,截至今年1月中旬,已安全飞行约4700小时,飞过国内外50多个城市。
戴着炫酷的墨镜,穿着帅气的飞行制服,肩章三道杠。又美又飒的李晓溪,目前执飞宽体飞机A330,是一名有着6年民航飞行经验的副驾驶。相比于高中毕业后学飞的“养成生”,她的飞行之路更加曲折。李晓溪曾是东航的一名乘务员,辞职后进入航校学习,一路过关斩将终于圆了自己的“飞行梦”……
艰辛学飞路 “汗水和眼泪能灌满驾驶舱”
从儿时起,李晓溪就与飞机结缘。她家住在香坊区,不满周岁的时候,家人带她去照相馆拍照,小女孩通常更喜欢漂亮椅子或者小木马,但据她母亲回忆,晓溪当时不会说话,却坚定地指向了一架红色“小飞机”,最终如愿坐进“驾驶舱”,拍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张“飞行照”。此外,在李晓溪的童年记忆中,姥姥常带她去一个废弃的老机场玩,尽管那里早已没有飞机起落,“去机场”依然承载了她许多美好的回忆。
“我从小就梦想当飞行员,可惜我上学的时候,各大航司几乎不招女飞。”李晓溪回忆道,她不得不以一种更加现实的方式逐梦蓝天。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社会科学专业毕业后,2005年,她进入东方航空成为了“空姐”。第一次参观驾驶舱时,看着密密麻麻的精密仪表盘和开关,她心潮澎湃,更加确定了那里才是自己的心之所向。
幸运的李晓溪,赶上了中国民航业大发展时期。在得知东航招女飞的消息后,她决定辞职报考飞行员。飞行员的招收途径主要是养成生、“大改驾”和“大毕改”。拥有本科学历的李晓溪,在通过笔试、心理测评、体检后,进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汉分院学习。当时,她的孩子才6个月大,还没断奶。
成为飞行员的过程是极其艰辛的,据说“汗水和眼泪能灌满驾驶舱”。飞行学员学习的内容不少跟数学计算有关,文转理的李晓溪克服重重困难,学习航空理论、航空气象、陆空对话及航空英语等课程。在通过“私商仪”考试后,开始下飞行队训练。
“即使闯过了好多关,实操阶段也不是所有学员都能飞出来,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可能。”李晓溪说,为了圆飞行梦她每天起早贪黑学习,2013年9月,终于驾驶小飞机首次单飞,最终花两年半时间从航校顺利毕业。
日常学习考试不断 身边不乏“冷面顾南亭”
回到东航后,李晓溪成为了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女飞行员之一。等待她的是改装机型理论学习、模拟机训练、本场训练等一系列严格的训练和考核,全部通过后,2017年2月12日,她第一次执行民航飞行任务,那一天刚好是她的生日。踏进空客A320驾驶舱的那一刻,李晓溪的心情无比激动,“以前当乘务员是向右转走进客舱,这回是向左转走进驾驶舱,高兴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跟医生有些相似,飞行员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在电视剧《向风而行》里,王凯饰演的机长“顾南亭”不管飞行多累,每天仍坚持学习两小时。“在现实中,这一点儿都不夸张。”李晓溪跟记者感慨道,飞行员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比如熟悉各种机型、理论知识,还有公司的运行手册、法规等,既枯燥又繁琐,而且内容更新很快。他们不仅每月、每季度都有考试,每年还要参加两次复训,考核没通过会被停飞,甚至要面临转行。
在一个容错率几乎为零的行业里工作,飞行员不仅要技术精湛、作风严谨,心理素质也必须过硬。李晓溪坦言,每天的工作压力很大,她接触过的大队长也确实像“顾南亭”一样冷面、严苛,“飞行安全无小事,为了守护身后数百个家庭的幸福,容不得半点马虎。就像电视剧那样,平时飞行员的发型、着装都会被严格管理,就是要将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和严谨作风,融入到日常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并不是上了飞机才算开始工作,其实,从执飞的前一天,飞行员们就已经进入状态了。李晓溪介绍道,每次执飞前要进行线上准备,进入飞行网答相关测试题,查看第二天的航路信息、机组人组、天气状况、航路风险等。“即便是身经百战的五星机长,这时心里会也会绷着一根弦。”但有意思的是,即便是压力再大,很多飞行员仍具备“秒睡”的能力,如果是飞早班航班,李晓溪甚至常常早于闹钟15分钟醒来,“生物钟就像是设定好了一样。”
起飞前,飞行员一般会提前100分钟到达机场,进行签到、酒精测试、领任务书、签派讲解、机组会议、乘务协同,之后是进场、过安检等,上飞机还要做好驾驶舱内的各种航前准备、绕机检查、签油单等,整个流程非常繁杂,不能有任何遗漏和差错。
不飞的时候,李晓溪会通过弹钢琴、打乒乓球来让自己放松,她笑道:“这是小时候在哈尔滨少年宫学的。”
“上了天不分男女,只分机长和副驾驶”
把飞行员分成“男飞”和“女飞”,这是地面上才有的“待遇”。李晓溪直言,“上了天不分男女,驾驶舱里只分机长和副驾驶,飞行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不会因为你是女飞行员,就降低标准和要求”。
跟女主“程霄”一样,现实中的女飞,往往也都有股不服输的倔劲儿,干起活来跟男的一样。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糟心事,可一旦坐进驾驶舱,一切坏情绪不能带上天,就像李晓溪说的,“只想着怎么把今天的航班飞好,其他什么都不想。”
平时在复训中,飞行员会演练各种紧急情况,比如“双液压失效”等。多年来,李晓溪的飞行十分顺利,但2021年她在飞北京时曾遭遇过一次紧急情况,飞机遇到了沙尘暴,先是“风切变”,而后飞机突发状况。关键时刻,作为副驾驶的李晓溪保持沉着冷静,配合机长按飞行手册逐一处置特情,最终成功备降大兴机场。
“女飞行员的优势是心思缜密,特别是突发状况下,只要心里不慌,其实更能胜任这份工作。”李晓溪说。
飞机驾驶舱被称作是“全世界最美办公室”,在万米之上,李晓溪领略过祖国大好河山、茫茫云海,仿佛近在眼前的满月,绚丽舞动的极光,以及夜晚太平洋上的点点渔火……她从2018年6月开始飞国际航班,以前最常飞巴黎、洛杉矶,还飞过罗马、奥克兰、阿姆斯特丹等20多个国外城市。 国际航班飞行时间长,作息更不规律,对英语水平要求更高,好在这些难题都被她化解了。疫情期间,飞往国外的客运航班骤减,她曾被派去武汉送物资,还常飞客改货航班,往返于国内外机场和隔离酒店之间,最长三个月没跟家人见过面。由于工作出色,李晓溪曾荣获2021年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
飞行员肩章上的前三道杠,分别代表着专业、知识、技术,和每个副驾驶一样,李晓溪的目标是累积更多的飞行时长和起落,未来给自己再添一道杠,成为一名机长。而这第四道杠意味着“责任”,就像《向风而行》剧里说的那样,对每个飞行员而言,“选择了飞行,就选择了相伴一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