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丧葬新怪象:人死后不送丧事,夜里“悄悄埋”!什么情况?

  随着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农村也涌现出许多新的现象,许多新的观念也开始活跃起来。但很多农村老人,还是很难改变他们的传统观念。

  特别是在殡仪方面,大部分老年人都觉得火化不好。他们执意要安葬,临死之前,还再三叮嘱过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一百岁的时候,将自己的遗体安葬。但近年来,农村丧事又有了新的怪事:老人死后不办丧事,夜间“悄悄埋”!这是什么情况?

  

  一、近几年农村怪异葬礼增多

  许多人说,如今的乡下,亲情已经渐渐淡化。不仅是那些平日里兴高采烈的亲人们,如今都很少来往,甚至连父母亲和儿女的关系,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疏远。甚至有的孩子,对自己的父母不闻不问,根本就没有做好孩子的本分。

  父母在世时,不但不愿意支付与其对应的生活费用,甚至没有必要的陪伴与探视。等他们年迈,他们就会后悔自己没有尽到孝心,花钱办丧事,摆流水宴,请专业的团队来演出。

  

  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尽孝,但事实上,这只是一种补救。我们都明白,从那以后,所有的事情都是虚假的,而能抓住的,却是现在。与其把注意力集中在丧葬的表象上,还不如采取更多的实际行动。多陪陪老人,多照看老人,让他们过上健康快乐的晚年。

  近年来,除了不合理的厚葬,乡村也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家里有老人的孩子,都不会通知自己的亲人朋友,而是会趁着夜幕降临,将老人掩埋在土里。等到老人下葬,按照习俗举行葬礼,宴请宾客。这种行为也是一种不孝吗?

  

  二、孩子们为什么要等到晚上才能下葬?

  和城市里的普通人不同,大部分的老人都有自己的传统。在他们的观念里,只有在一百年后,彻底的被掩埋,才算是真正的长眠。按照国家的要求去火葬,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所以,在他们进入老年的时候,都会告诫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要被火葬。他希望,他能在一百年后,安葬在这里。儿女们虽然觉得不合适,但毕竟是长辈的遗愿,出于孝心,一般都会遵从,不管有多艰难,都要完成。

  

  如果他在老人死后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公布出去,相信很快就会有村民知道。村里的领导来了,肯定要问一下,这位老人有没有被火化。若是让他们知道,这些人要将他们安葬,恐怕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为了不得罪村里的领导,又不想违逆家里长辈的意思,他们只能选择妥协。家里的长辈死了,他会将这件事保密,不会告诉任何人。趁着夜幕降临,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将他安葬。

  

  等到事情尘埃落定,他会将这个消息公布出去。就算是村里人问起,他们也能糊弄过去。毕竟,老人已经下葬了,村里人也不可能打开棺材,这是对老人的不尊重,也是违反了传统的。

  直到今天,许多农村老人都不明白这一政策。哪怕是违反了国法,他也要在一百年后下葬。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国实行的“火化”政策在实际执行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障碍。

  

  传统观念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完全改变,所以我们要有个心理准备。但是年轻人,却没有太多的执着。随着时间的流逝,火化将会代替土葬,并将其作为普通民众的葬礼。

  结论

  总之,任何一个政策都不能操之过急。在具体执行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与阻挠。我们要加强宣传,要讲道理,不要一味地一概而论,想用压力来推行新的政策。只要我们有明确的目标,并且肯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将来必定会有希望的结果。你觉得这些村民的所作所为是什么?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