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岁时,为了继续留学,自己凑到30多万学费......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作者|杨小米+平平编辑|小辰

  来源|我和刘先生的日常

  大家好,我是小米团队的平平。

  前些天,我跟前同事也是朋友妍妍一起吃饭,期间聊到她4年的留学经历。

  我原以为她家条件应该挺好的,在国外顺风顺水的很爽吧,但没想到她的经历这么曲折。

  先是在17岁时就懵懵懂懂地出国读书,一共要读4年,结果家里的钱只够她读两年的。

  后来的两年,她不得不自己想办法挣学费,最终凭自己努力完成了学业。

  真的很不容易......

  1

  17岁懵懵懂懂被送出国留学

  妍妍老家是河南的一个小县城,他们家普通工薪族,经济条件一般。

  只在县城边上有一栋自己家的老房子,还有爸妈这些年努力打拼好不容易挣出来的一套商品房。

  她是97年的,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就很受宠爱。

  再加上爷爷是小学校长,对孩子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所以妍妍小时候只管学习,没干过什么活。

  爷爷从小就一直辅导她,也让她参加各种补习班,但是天不遂人愿,她学习一直普普通通,没有成为家人期待的学霸。

  2014年时,妍妍17岁正读高中,眼看着表哥高考成绩一般,压力一下子就都给到了妍妍,一个大家庭就这么两个孩子,怎么着也得有一个出息的啊。

  当时有一个亲戚家的姐姐留学才回来,说是去他们市里应聘工作,都是抢着要的,听起来就很风光、很有面子。

  她爸妈就动了心思,说,要不然咱们也把女儿送到国外读两年的社区大学(国人一般俗称大专),有了留学的经历,简历也漂亮些,找工作也能好找点。

  于是和那个亲戚家的姐姐请教,找了同一个中介办理手续,共花了3万块,三个星期就准备好了资料,办好了去美国的签证和住家(寄宿在美国当地人家里)。

  其实,寄宿在当地人家里是比较贵的选择,一个月要1100多美金,按照当时的汇率是6700多元人民币。

  但妍妍爸妈心疼她,觉得这样,女儿能跟当地的家庭同吃同住,生活上有人照看,还能尽快融入当地生活。

  等待出国的时间里,妍妍爸妈还请了家教让她在家恶补了三个月英语,保证出国以后的基本交流。

  妍妍带了几万块钱,就坐上了出国的飞机。

  2

  好不容易适应后

  却没钱继续读了

  刚刚出国时,妍妍有很多事情不适应。

  在国内时被爸妈宠着,她几乎十指不沾阳春水,但到了国外,什么都不会,很多事情都不一样。

  比如她因为英文不好,又不认识路,连地图都看不太明白,开学第二个周一,就在离家不远的一条街绕了2个多小时。

  晚上回家妍妍没忍住,一下子给妈妈打了2个多小时很贵的国际长途,还哭鼻子了,第一次离家这么远,实在是想家。

  但能怎么办呢?人都出来了,无依无靠,只能自己咬牙面对了。

  很多困难,面对了其实也就不难了;很多难熬的日子,熬着熬着也就适应了。

  妍妍慢慢适应了外国的留学节奏。

  国外的学校,课业压力很大,而且孤身在外,没人托底,妍妍竟然一改国内学渣的样子,刻苦又努力地念完了,还品学兼优,名列前茅。

  很快,一开始规划的两年社区大学的学业结束了,父母让她买机票回国。

  在这两年里,妍妍的心态和眼界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在家里,什么都有人管着,所以妍妍也就放任自己稀里糊涂过日子。

  现在在国外,生存的压迫让她时时刻刻绷紧神经,花出去的每一分钱,做的每一次决定都要尽全力考虑清楚。

  在这种艰难的环境里,妍妍开始懂得人要为了自己的人生负责和拼战争片搏,不能总想着依靠别人。

  思想改变了,眼界拓宽了,她想再读2年,拿到含金量更高的普通大学学历。

  她现在读的大学,是美国一所综合性的大学,有四年制的普通大学学历,也有两年制的社区大学学历,后者有点水,国内认可度不高。

  她现在成绩优异,可以享受到学校一系列政策,再读2年,修满学分,就能拿到普通大学的学历,含金量高很多,找工作的选择也更多。

  妍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家里当然也很想支持她继续读,但是家里真是没有钱了。

  直到此时,妍妍才知道,留学的第一年,为了凑学费,家人把县城的楼房卖了。

  她觉得很内疚,她知道爸爸妈妈为自己留学付出了很多,但真没想到到了这一步,如果自己腆着脸不回去继续问父母要钱肯定是大不孝啊。

  但她又不甘心回去。如果回去了,那么外国社区大学文凭,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就等于之前家里投的那么多钱,都打水漂了。

  而且她和她的家人还会被街坊邻居们背地里说道,卖房送女儿出去上学,就得到这么一个结果。

  可没钱,怎么读下去呢?

  妍妍觉得自己好惨好无助,于是向国内一个关系很好的长辈倾诉,长辈没有安慰,而是严肃地和她说:

  你已经这么大了,本质上来讲你要读书是件好事。 但不管怎么说,要完成学业归根究底这也是你自己的事,为什么一定要因为你读书给家里这么大的经济压力? 如果这一关自己都过不去,那未来还有更多难题呢,你要怎么解决?

  这些话一下子点醒了她,也给深陷无力感中的她一股强大的力量。

  很多路都只能自己一个人走,外面没有依靠的时候还能靠自己!

  她仔细思考之后,还是决定一定要读完顺利毕业,无论有多难。

  但后来妍妍也复盘,直言孤注一掷卖房出去留学,的确是一个不明智的决策。

  当时听到父母为她把房子卖了的消息,妍妍人都傻了。

  在国内时,父母宠她,也很少和她谈家里的经济情况,所以她对家里的经济条件懵懵懂懂的,只知道家里不富裕,负担她留学的费用有点艰难。

  但没想到这么艰难!竟然还卖了房!她顿时感觉整个天都压在她身上,要把她压崩溃了。

  还好她平时人缘好,朋友多,有好多朋友老师帮助她,加上身上多少还带着一股狠劲和冲劲,才能走出这个困境。

  要不然可就人财两失,书没读好,人的精神也不好了……

  所以,这里还要提醒大家,出国留学一定要好好考虑经济状况才行。

  3

  千辛万苦都要上学

  那想要继续读完2年本科,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没钱,她就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是上学的学费,汇率换算下来,每学期需要9万人民币。

  大三的上学期,父母还是咬牙又给她汇了2万块钱,但是也叹息道,妍妍,这是最后一次汇钱了,不行咱们就回来吧。

  另外,妍妍在两年间的生活费里努力攒下了2万多,而且她成绩还不错,成功申请到了大学里最高等的奖学金5万元。

  就这样,把所有的钱凑在一起,终于凑齐了大三上半年的学费。

  交完学费,卡里就剩了6000块人民币了。

  眼前最大的问题是住宿,她寄宿的美国家庭,一个月要收6700元,妍妍已经交不起这个钱了。

  而且这个收费太贵,妍妍也不打算继续住下去了。

  她找到了很多渠道,其中比较安全又便宜的是去住当地的一个教会提供的房子,一个月只要4000块,比学校附近最便宜的房子(考虑安全的情况下),还要便宜1000多块。

  但条件是需要跟人一起住同个房间,还要参加教会大大小小所有的活动,也占用了她很多学习时间。

  妍妍算了下性价比,觉得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现在她没有选择,省钱最要紧。

  住宿解决了,接着是吃饭问题。

  妍妍一开始确实愁得不行,当地吃饭真的太贵了,买食材自己做都要不少钱,更别提在外面吃饭了,随便买点吃的一顿饭就要100元起步。

  她就动脑筋想,有没有哪里是可以免费吃饭的?

  忽然就想到,学校的食堂是可以免费吃,只是需要去打工才行。

  她为了能省下饭钱,每天中午和下午上完课之后,就风风火火地跑去食堂做1-2个小时的打饭小妹。

  打完工晚上再回去学习,时间特别紧张。

  但是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能免费吃饭,还有每小时15美金(约100元人民币)的工资可以拿。这样吃的问题也终于解决了。

  至于交通,每次公交都要20元人民币的价格实在是太贵了,所以她基本上都是通过走路解决的。

  每天去学校要走4公里路,大概40-50分钟。当地天天下雨,她也习惯了,戴个帽子淋着雨就能出发。

  有一次时间比较宽裕,她就想去一直向往的一个景点转转,为了省钱没坐车,硬生生走了2小时路才到,脚都磨出水泡了。

  从这天开始,远的地方她能不去就不去了,或者厚着脸皮蹭一下同学的车。

  自己赚钱了才知道赚钱的难,所以大学里的每一节课妍妍都不敢耽误,因为每一节课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花费了血汗钱才能上的。

  精疲力尽的这半年,奖学金也挣了,吃住行,也都尽量省了,钱也尽量打工去挣了。

  无论多么困难,大三的上半学期都算过去了。

  4

  山穷水尽的时候惊喜天降

  她终于毕业了

  大三下半学期开学前,妍妍又要面对9万多的学费了,怎么办?她怎么算都凑不出来这么多钱啊。

  虽然她当时心里依旧相信自己一定能毕业,但是根本看不到前路和未来,仔细一想现实情况就容易绝望,越来越想放弃。

  那段日子,她真的好焦虑啊,不甘和无奈纠缠着她,让她不断内耗。

  但实在想不到办法,最后只能安慰自己:已经尽力了,要不算了吧,先回去吧,正好也能休息休息。

  她打算读完这一学期的大学,就回去,回去前,她去拜访一位一直和她关系不错的导师,向她说明情况。

  这位导师看着妍妍一路成长,也看到妍妍的决心和努力,了解情况后,打算帮助她,跟她说,孩子,你别太担心,实在不行我资助你读书。

  她非常感动,竟然有人愿意资助她读完大学,她真的是特别想答应。

  但冷静下来一想,这么一来自己得欠老师多大的人情啊,问题是她根本还不起呀!

  这位老师也只是普通的家庭,自己也有儿女要支持。一年半的学费也不是小数目,她毕业之后回国了,老师资助她读书的钱要怎么还?

  她思前想后,还是觉得不能接受,最后拒绝了老师。

  到了学期末,妍妍跑去了学籍管理处,想要跟老师说明情况,申请保留学籍,办理退学回家。

  负责管理学籍的老师,对这个改变巨大的小姑娘也印象深刻。

  老师就建议她,学校里有很多奖学金,可以去申请。她说,学校和学院里大大小小的奖金我能申请的,都申请过了,已经没有能申请的了。

  老师说,学校外面也有一些机构可以申请助学金。

  她当时以为老师说的是助学贷款,急忙说她贷不起,还没有上完学就背了一身债,根本拿不出钱来还。

  老师说,是专门资助贫困学生的机构,你回去准备好申请资料,我给他们写信说明你的具体情况,帮你加急办理,这样还能赶上交学费的日期。

  也幸好,她当时的成绩在3.5以上,很幸运地申请到了最高档的助学金。

  学费截止递交前的几小时,钱到账了,她可以继续读书了!

  更让妍妍惊喜的是,在有需要的情况下,校外组织在核实情况后每学期都可以帮她提供助学金,直到毕业。

  这就意味着,她每个学期至少有6万固定助学金,这样学费大头有了,还差3万多,她就申请各种分期付款,然后通过打各种零工,每个月发了工资就缴费。

  为了保证学习成绩,稳稳拿到每学期的助学金,她需要更多时间学习,所以她只在学校内打零工,工作间隙就拼命学习。

  教会的人见她确实窘迫,也看不下去了,告诉她,在接下来一年里,每学期的房租她都可以等到第三个月的月底再付,她感动到不行。

  还有大四的时候实习,一般来说像妍妍这类国际学生,在当地实习都是没有薪资的,和她关系很好的一个同学愿意带她一起去一个机构,是有薪资可以拿的,她非常感谢。

  就这样后面的一年半的学费,她都靠着不同类型的奖学金以及兼职工作和实习搞定了。

  这些过程中,她的神经一直绷着,因为现实压力导致精神崩溃的情况时常会有。

  她会去写日记,不断地复盘,还会跟很信任的导师一起聊可行的解决方案,也会去学校提供的心理辅导室咨询。

  去公园看一看,去爬爬山,偶尔跟同学朋友在认识的叔叔阿姨家聚餐,放松一下心情。

  终于终于到了毕业的时候,妍妍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毕业后她回了国,4年的留学生涯终于画上句号。

  我问她,回首这4年你觉得辛苦吗?

  她说辛苦,当然辛苦,而且有些时候不单单是辛苦,而是会觉得心里苦。

  整整4年没有回一次家,每走一步都不敢往前看也不敢回头看,前后都没有路,甚至没有资格抱怨。

  没有其他选择,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走好眼前能走的这一步,大学毕业回家。

  但也是这段经历,造就了现在的她。

  现在的她,在上海一家创业公司工作,收入不错,压力也很大。

  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她都会回想起那段经历。

  当年十几岁的自己,在面对巨大的窘境时,最终还是稳住心态、回归理智地去想办法解决问题,生存下来,实现目标,就又鼓了鼓劲。

  当你真的想要去达成一个目标,并且坚定地去行动,无论这条路再充满荆棘,都有可能完成。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当你真心想要做成一件事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盼望,你会经历你所相信的。

  杨小米:自媒体【遇见小mi】创始人,《行动变现》一书作者,心理学科班出身,定居在上海的山东人,3年从普通职员到市场总监,并创业,分享职场经验和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