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小时候的拜年
我是66年出生的人,在春节之际,回想到小时候拜年的场景,记忆就来到了七十年代的赣东北……
我家在信江河北岸,外婆家在信江河南岸,每年大年初二,父亲带着我和哥哥姐姐后来又加入了弟弟妹妹,在一阵鞭炮声中,向信江河渡口走去。那时生活条件普遍不好,因父亲是木匠,所以我家生活在农村算中上。每到过年,母亲会给我们每人准备至少有一件新衣服。大年初二,身穿新衣,在鞭炮声中走出家门,带着喜悦的心情,到了渡口。这时艄公会按人数收钱,全年就新年时大约收到初十,后期过河都是不用付钱。
到对岸后穿过两个村庄,一个田野,父亲一路遇上的都是熟人,一路恭喜新年,一路欢声笑语,我们兄弟姐妹也一路杨着喜悦的笑脸,也一个个向路人送上新年祝福的话语。
到了外婆家,外公放鞭炮迎接我们,我们跑向外公外婆和舅舅舅妈,再就是吃茶吃点心,拿压岁钱。过后我们又提着拜年礼包,去同村的小外公家,姨外婆家,初四又到隔壁村的干外婆家。
父亲初二那天午饭过后就回去了,我们兄弟姐妹,在外婆家就扎根了,表弟就带着我们和同村的伙伴在田间奔跑,在山林穿梭。记得有一年从高高的田埂往下跳,比谁跳得又高又远,几个回合,村里的一个同伴大腿骨折了,他家大人疾驰而来,抱着他送往医院。
那时在外婆家一住就是十几天,开学了我们才不情愿回家,到暑假了又来到外婆家了。我的童年和少年的回忆,太多的都是外婆家的回忆,那新年的喜庆场面,那拜年路上的欢声笑语,真挚而朴实,发自肺腑。
对于外婆外公,我们的到来是他们满心欢喜的时刻,我们每年都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他们在承担抚养义务。
又是新春时刻,怀念着外婆外公,怀念那欢乐充满希望的时候。舅舅舅妈年纪大了,我们每年正月会去吃一餐饭,期望不上班后,也去好好陪陪他们。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