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刺董卓失败后,曹操化险逃离并组建“反董队伍”,都有哪些人
“汉贼董卓之命,誓必由孟德我来彻底终结”!
191年的一天,身藏“七星宝刀”的血性汉子曹孟德,顺当潜入董卓卧室,锋刃已经亮出,但却突发变故。曹操非但行刺失败,要不是随机应变,险些自己就要命丧当场……
其实早年的曹操,实实在在心存扶助汉室之想,当然其间也有个人的政治野心〈政治抱负吧〉。曹操于汉献帝中平六年(191年),在行刺董卓失败后,机智地成功逃离洛阳,后几经周折来到陈留郡己吾县(今河南的商丘市西南一带地域)广揽人才,大肆招兵买马,用以组建起了自己的“反董大军”。
这个被人称为“己吾募兵”的招兵买马行动,对曹操一生而言,其意义十分重要:它实质标志着曹操一手组建的军事阵容正式登上历史的政舞台。
曹操的“己吾募兵”是花了大功夫下了血本的。他“自散家财,实施兵摹”,充分体现了曹操的组织才干和政治心机。招募兵勇过程中,通过一番精心运作,包括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纯,曹洪,曹休,乐进,典韦,等等重要人物,都被曹操成功召集在自己的“曹氏大旗”之下。
《三国志》中介绍典韦称:陈留己吾人也。形貌魁梧,臂力过人,有志节任侠。后属夏侯惇,数斩首有功,拜司马。
典韦在曹操军事阵容里的武将排名,可名列第三。书中形容典韦“力大无穷”,他所使用的兵器双戟足有八十斤有余。在“濮阳之战”中,典韦带领数十军士,承担了与吕布激战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军,他是为曹氏政治集团立下过汗马功劳。
但典韦之死令人惋惜。建安二年,曹操中张绣假降之计,导致典韦为保护曹操而先身中数箭,尔后背后又中一枪,满身鲜血倒地而亡。
《三国志》中载: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也。容貌短小,乐进以胆烈从太祖,为帐下吏。
乐进长得身材虽然显得短小些,但其人胆大性烈,更是一生忠诚听命于曹操,在南征北讨中攻获嘉,立下显赫军功。官渡之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刘备入蜀后,乐进击退关羽、苏非等。后世之人把乐进称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
《三国志》中对夏侯惇如是介绍: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也。年十四,就师学。
夏侯惇在少年时代,就以勇猛顽强闻名于自己的家乡。他一生虽从军打仗,却不忘行军打仗的学文求索,是三国时文武兼备的各将级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夏侯惇除了所建军功受曹操格外看重外,其人爱护部下,为人俭朴,所得赏赐都分给属下官兵,不贪不占公有财物,其廉洁之名,很为部将们称道。
还有猛将夏侯渊。夏侯渊为沛国谯县人。夏侯渊能征惯战,与曹操关系甚好(夏侯渊的老婆是曹操的妻妹〉,是曹操当时最主要的助手之一。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率军进攻汉中,夏侯渊被黄忠设计袭杀。夏侯渊死后,由张飞老婆夏氏操持,予以厚葬。
曹操在“己吾募兵”中,还将曹仁,曹洪,曹纯等等都召集至自己旗下。这些人都堪称个顶个的英雄人物。
战将云集。群英汇聚。曹操“己吾募兵”所得之人,都为实现曹操的政治抱负竭尽所能,一个个都成了曹操搏杀对手时的得力干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