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虎亭伏击战,完全能俘虏敌军少将和少佐,为何却没留活口?

  《亮剑》中的李云龙可以说是让日军闻风丧胆,在与日军的交战中多次以奇制胜,其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虎亭伏击战。在打这场战役的时候,李云龙的上级并不知道,结果也是获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上级并没有奖励他,而是 “功过相抵”。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在虎亭伏击战这场战斗中,李云龙以少胜多把日军派来华北的观摩团歼灭。作为观摩团在这其中当然少不了很多大官,让人记忆最深的就是有一名少将和六个少佐,如果李云龙把这些人带回去交给上级,最后的结果绝对是受到很大的奖赏,开会表彰,甚至还会升个一官半职都不在话下。

  

  李云龙也确实有能力这样做,但是他并没有。因为他并不贪念升官发财,在战斗的最后时刻当少将和六个少佐被包围起来之后,日本人在此时仍然想要垂死挣扎,提出要一对一单挑,以李云龙的性格,自然不怕。最终导致这个少佐战死,并且杀死了剩下的人。

  

  很多人会问李云龙为什么没有抓他们回去领赏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首先日本人都非常相信他们的武士道精神,从以前,日本官方就会给军人甚至百姓灌输这样的一种思想。而日本军人也都相信这样一种思想,所以才会有剖腹自尽这一说。就是小小的士兵都会这样做,更不用说有地位的少将和少佐,他们绝不会让自己成为对方的俘虏。李云龙也是深深的知道这一点,他知道这些日本会顽强抵抗,不会惧怕牺牲,这样可能会出现让日本人临死之前拉进去几个垫背的,死伤更多的兄弟,而且这样的日军是很难把他们活抓回去的,可能在途中还会选择同归于尽。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云龙基本上没有学过思想政治教育,从他一次次不同意政委的话就可以看出来,而这次政委并没有一同前去,所以在战场上他没有给俘虏机会,他就认为这些日本军人就该死。另外在这次战斗中,他们也伤亡惨重,自己人也没剩下多少,如果抓这些日本军人的话,可能会因为自己兵力不足出了什么意外,到时候更是自己的失职,所以不如杀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