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常读常新的《海的女儿》,长大后,才知她的顽强和坚定
我孩童时期,最喜欢的一篇童话故事,便是安徒生的《海的女儿》。
那时候年纪小,第一次翻看书本,就被故事中描写的深邃瑰丽的海底世界所吸引了。又为小美人鱼对王子的一片痴心而感动,最后看到小美人鱼变成泡沫时,我几乎是嚎啕一声大哭起来。
原本尊贵的海底世界的公主,最后竟然沦为了这么悲惨的下场,真是让人难过极了。
那时的我,看到的是故事最表面的东西,读来最大的感受,也只是小美人鱼的悲惨遭遇让人难过。
而关于故事的内核,我是一概不懂的。
妈妈给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也总是说,以后我长大了就懂了。
一开始我不明白,故事还是这个故事,难道会因为我长大了,就变了个味道吗?

我十六七岁的时候,上了高中,早已看过了比小美人鱼更加深刻的文学作品,这本童话书也被我束之高阁,许久不曾翻动过了。
那时我喜欢上了班里一个同学,每次上课都要偷偷瞧他。
但我却不敢说出口,因着要高考了,我也很怕影响到他,而不说,我自己心里又哽得不舒服。
没有办法,我只能去问妈妈,我该说出口吗?我该向他告白吗?
妈妈很温柔地笑了,对我说:“你再去读一遍《海的女儿》吧,或许这次看完,你心里就会有答案了。”

这一次翻阅,带给了我全新的阅读体验和感知。
我第一次看出小美人鱼的爱情是如此浓烈,她能忍受那么多的痛苦,能接受那样悲惨的结局,无非是因为一个爱字罢了。
而王子是她的爱人,为了王子的幸福快乐,她也可以对真相避而不谈。
这是多么无私而不求回报的爱,爱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像这样,喜他所喜,悲他所悲。
真正的喜欢,大抵不是把感情强硬地宣之于口,加诸在他人身上。而是三缄其口,等到合适的时候再表明心意,以不打扰他为前提,这才是真正的爱。
我想,我自己的烦恼,也得到了解决。

这次之后,我便觉得《海的女儿》有种常读常新的韵味在里面,时不时就会拿出来翻阅一下。
而时间,也在这翻动的书页间流逝过去了。
直到我做母亲以后,我突然又从中读出了全新的意味。
再读《海的女儿》,我的关注点反而从小美人鱼身上移开了,大概是有了孩子的缘故,我开始共情与故事中那个没有正面描写的小美人鱼的母亲来了。
小美人鱼作为最小的孩子,看得出来一直是很受母亲宠爱的,否则她在海底的生活不会这样无忧无虑,也不会养成如此天真的性格。
而女儿却为了爱情远离了故土,甚至还以嗓音为代价,只为了能和爱人生活在一起,最后还惨死他乡。
换位思考一下,我的女儿要是遭遇了这些,我早就心疼死了。
这一次,我读出的便是母亲的无奈和苦心。

又过了几年,我开始面临人生中的重要抉择了。
随着女儿一天天的长大,我也在她身上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心思。但公司和家里两头跑,总是让我心力交瘁。
这时我的丈夫便跟我说,要不我就辞职回家专心带孩子吧,反正以他一个人的工资也足够养活我们这个家庭。
我陷入了迷茫和犹豫,我真的要为家庭放弃自己的事业吗?
于是我又一次翻开了《海的女儿》,希望这一次小美人鱼也能带给我答案。
从前我只觉得小美人鱼太傻,为了一份捉摸不定的爱情,而付出了一切。
但现在,好像其中的某种内核也触动了我。
小美人鱼其实是坚定而顽强的,认准了自己的目标,自己想要追求的事就一往无前,哪怕为此流血受伤也依然在前进。
爱情如此,人生亦如此。

我开始拷问自己的灵魂,对我来说,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家庭?还是事业?
最后我发现,都不是,我是个贪心的人,我想要二者兼得。
但以前两头跑总是让我太过疲惫,我思索了一下,这会不会是我没有找对放大呢?
小美人鱼面临着那么多的困难和阻挠,都能找到化出双腿的办法,而我仅仅是因为时间不够,就开始自怨自艾想要放弃,这样的我,凭什么二者兼得。
最后,我和丈夫商量了一下,决定去请一个靠谱些的保姆照顾孩子,而我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以减少家庭的负担。
到了周末,便可以给保姆放放假,由我来陪伴孩子了。
这样,也算是一个折中的办法,既不需要我放弃事业,也不需要我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退位。
这一切都要感谢那本《海的女儿》,优秀的文学作品大概就是这样吧,永远常读常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