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黑帮片,上映50年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说起黑帮文化,人们肯定会想起,西服,墨镜,黑呢子大衣,雪茄,作为黑帮惯有的标签,千百年来已经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深扎在人心。自文明诞生以来。黑帮这个群体一直为人们好奇和恐惧。要说到帮派很多人会想起那个叱咤西方的意大利黑手党。而说起黑手党,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部世界上最经典的黑帮电影《教父》。

  昏暗的书房,一个男人在向一位身着考究颇有气场的年长之人哭诉着。他的女儿遭到歹人暴行,身负重伤,请求这位老者出面主持公道。而这个老人就是当地赫赫有名的黑手党领袖——教父唐柯里昂阁下。唐对于男人突兀的造访和他的请求很是气愤,但对于西西里人而言,这一天是他女儿康妮的大婚,没有西西里人会在他的女儿婚礼拒绝别人。

  作为美国地下世界最有权势的男人来说,没有什么人可以拒绝黑手党的条件。在唐的教子强尼演艺事业遇冷后,教父找到了强尼所在剧组的导演。但导演是个自是傲骨的人物。对于教父开出的条件他一顿冷嘲加羞辱还放言没有什么人可以动摇他。不过帅不过一天。过了嘴瘾的导演仅一个晚上的功夫就在床上看见了自己爱马的脑袋。

  教父的庞大的势力和遍布的人脉资源自然招惹了很多别有用心中人。更多来美国捞偏财的人,都觊觎教父的实力。毒枭索拉佐以暴利来拉教父下水。岂料教父是老江湖,黑白两道雨露均沾,但对于毒品他却死守底线,坚决不碰。为此毒枭在教父司机的内应下实施了刺杀行动,或许是教父命不该绝,身负重伤的教父活了下来,但心有不甘的毒枭绑架了教父的军师还企图二次暗杀,幸而被小儿子麦克识破,化险为夷。

  对于毒枭而言,势要对教父除之而后快。他与当地警长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企图伺机而动。麦克先发制人,以谈和为目的将二人约至餐馆枪杀后逃离。干了一票大的后麦克在安排下回到了故土西西里暂避风头。家中的事宜暂归大儿子桑尼定夺。

  桑尼性格火爆,脾气乖张,有勇无谋,武夫一个。其妹夫则则勾搭了柯里昂家族的死对头巴西尼,设局害死桑尼,尽管军师看出有诈,但还是没有拦住上钩的桑尼,在收费站,桑尼遭到枪手突袭,被乱枪打死。

  丧子之痛难以言表,但教父为了大局,也为了日后的打算忍痛接受了桑尼的死讯,并公开立场不会追究桑尼的死但也不与其他家族同流合污。然而时代在变换,柯里昂家族在岁月的争斗下势力不抵以前,而巴西尼在一天天壮大,这一点上教父也意识到了,并有目的的退让了。

  然而巴西尼和其他家族对于教父的条件和立场并未重视,在西西里他们策划了对麦克的暗杀,但阴差阳错的是麦克的新婚妻子却被误杀身亡。

  麦克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如果现在不承担起责任,任由其他势力壮大,那么柯里昂家族将岌岌可危。临危受命的麦克回国接管了家族的事务。而命运似乎并不看好作为新人的麦克,刚刚蒙受丧偶之痛的麦克,回国不久又得知了教父的去世的噩耗。在父亲的葬礼上,家族元老之一的泰西欧终于露出了真面目,邀请麦克去参加巴西尼的会议。而麦克却想起了父亲的忠告:谁要邀请你去参加巴西尼的会议,谁就是叛徒!

  麦克参加了自己妹妹康妮儿子的洗礼,伴随着牧师一句句誓词,麦克回应着,而与此同时教父的手下的人也带着他们各式各样的礼物给巴西尼和其他与之沆瀣的势力头目送来了西西里人的问候。

  教堂的祷告伴随着枪械的奏鸣,麦克克服了自己向着家族第一把交椅迈进的最后一块绊脚石。麦克在清除了家族的几个眼中钉后,又威逼利诱套出了妹夫勾结敌人杀害家人的阴谋。在车上妹夫得到了一个叛徒应有的待遇。而康妮却声泪俱下的控诉哥哥杀害亲夫。

  面对康妮的哭诉,麦克的新妻子凯显然畏惧又愤怒。她无法相信自己的丈夫竟然是一个双手沾血的绿林中人。在凯的追问下,麦克用谎言平息了凯的疑问。

  凯站在客厅里,她看见书房里曾经柯里昂家族的几名元老要员正向着自己的丈夫行家族继承人的吻手礼。随着书房的门被仆从掩上。麦克成为了家族真正的继承人。

  电影《教父》上映于1972年,是鬼才名导科波拉最经典的一部作品,本片改编于马里奥.普佐的同名小说。电影一经上映便口碑爆棚,历经近50年,其经典的桥段,台词,配乐依然被无数电影借鉴效仿。而影片和其原著小说也被后人誉为“男人的圣经”。

  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黑帮片,影片的拍摄技巧和镜头语言都是教科书级别的,其打光运镜也被无数人借鉴。

  作为阴影大师戈登·威利斯的招牌之作,影片中的明暗对比,光与暗都是他的点睛之作。很多室内场景,包括唐·柯里昂的办公室,都沉浸在黑暗之中。角色在光明中穿梭,但总有部分被黑暗遮掩。深沉的光线和阴影视角让教父整张脸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展露出来。眼部的阴影,凸显出教父的不怒自威的气场,而利用阴影不让面部全貌展露也凸显出教父极深的城府,和身份的神秘感。

  而在教父看望死去的桑尼时,光线自上而下地留下了极高的明度,和面部的阴影泾渭分明,对比极大,类似独剧舞台般的打光在人物脸上营造了凄凉悲伤的气氛,通过光线去塑造人物心理活动,使得教父山河如下,又遭丧子之痛的无奈和进退维谷的处境得以示人。

  而镜头上最精彩的就是片尾的蒙太奇,随着麦克在牧师面前的起誓,一场场杀戮也展开攻势。把象征着和平仁爱的教堂和枪枪见血的杀戮镜头进行互交穿插。体现出麦克已经无路可退孤注一掷,心中抛弃了道德和准则一心为家族效命。而最后的关门镜头也预示着曾经的男孩已经成了教父。完完全全真正地对自己的妻子封闭起来,并由此断绝了自己与合法纯良的未来的最后联系,新教父终于完成蜕变,成为了家族的领袖。

  张力,巧妙地镜头成就了教父的观赏性,而真正把教父捧上百部影视经典宝座的还是它一直向我们讲述的故事。也许你不止一次听过人们对于教父里的那些做人道理的探讨。但即使是老生常谈,面对教父这碗硬核鸡汤,还是可以大快朵颐。

  总的来说教父告诉我们的不是如何去趋利避害,赢得地位和财富,而是作为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如何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去活着。作为教父里的人生观:可以看作五个层次 第一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第二要全力照顾好家人,第三要尽可能帮助善良的人,第四为族群发声,第五为国家争荣誉。

  去重视自己的家庭和亲人,这是人进入社会要做的第一部,不照顾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个男人,毕竟一个人的成事与否也和他对家庭的态度有关。人应该是从容的,生活的百般不如意不应写在脸上,回到家对着家人的应该是一张笑脸,而且不是强颜欢笑,家人会因为你在身边而感到安心!再重要的事切忌不能忽视你的家人,因为只有她们才是你最坚强的后盾,奋斗的源泉!

  而在社会在团队里我们要学会担当和保持原则性。世界是善变的,利益和危险往往也是以双胞胎的身份出现。在这个时候任何动摇都可能功败垂成。教父面对毒品暴利,面对家族危机,他第一坚持了自己的原则,第二通过自己出面去为家族化解危机。金钱是诱人的,陷阱是杀人的老教父的正直也是他的危机没有恶化下去的原因之一。

  而在我看来电影中一个值得深思的地方就是一向雷霆的老教父在面对儿子惨死,平时可以为了教子当任男主而去让大导演的爱马身首异处的他却选择了谈和。起初看到这里我十分不解,但教父在谈判桌上一句“我将怪罪到在座的各位”才让我明白看似退缩的表象实则是一种为了大局的隐忍和退让。

  人要有雷霆之势也要懂得审时度势。浮躁的人会往往为了眼前的情绪断送更珍贵的东西。所以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脾气是人的本性。但把脾气收起来是人的本事。隐忍不是懦弱,而是尊重已经形成的气场。性格决定命运,桑尼作为家族首脑之一,不懂得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道理。但迈克尔继承了唐的隐忍和大智慧。。而唐的另一个儿子弗雷迪更是个不值一提的软蛋。当桑尼被其他家族杀害后,唐没有反击,而是选择了和谈,和谈为科里昂家族赢得了缓冲的时间也为迈克尔赢得了成长的时间。如果唐当时选择报仇,那么结果就是科里昂家族失去积累的人脉,造成社会动乱,一切都会天翻地覆,最终会以科里昂家族的消失而完结。这也是责任的一种,收好脾气,舍弃小我,不要因一时冲动让更多的人遭难。

  如果说教父和麦克一次次能化险为夷,运筹帷幄,这其中的秘诀或许就是教父第二个要告诉人们的——洞察力和格局。责任使人成熟 观察力使人开阔。在社会上的一言一行,一来一往都是对一个人洞察力的考验。

  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这句话所体现出的格局是建立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充分认知和洞察之上的!教父曾经教导儿子,永远不要让别人知道你在想什么。当你能看透别人的思绪,别人对你却无法参透时,你就取得了做事的主导权。放在更大的环境之下,做人做事要有大局观,眼界不能仅仅限于眼前利益,如果没有较为广阔的格局,其实这个人还是没有掌握看清事物本质的能力。

  更进一步说,人之间的博弈就是一场优点和短板的较量,让朋友低估你的优点,让敌人高估你的缺点。低调是最好的伪装,隐藏是为了更有力的崭露锋芒。

  从我们看教父到去看懂教父,这一个过程也就是我们在社会上成长成熟的过程。从一开始对教父里那些经典如数家珍,再到用这部电影去升华我们自己的人生。《教父》确实给了很多人生活上的诀窍。它告诉我们责任,家庭,利益之间的关系,告诉了我们敌人好朋友之间的区别。等我们再过一些时间重新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许我们便不再是仅仅品味其经典,而是感谢这部电影给我们人生的东西。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