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一百多年过去了,它依然在科幻界魅力不减

  

  近日来,随着根据刘欣慈科幻作品《三体》与《流浪地球》改编的影视作品的热映,人们对于科幻小说的热爱又增添了不少。

  刘欣慈曾说影响他走向科幻小说创作的一共有两位,其中的一位就是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的儒勒·凡尔纳。

  

  其实受到凡尔纳影响的又何止是文字与影视创作者,甚至有许多科学家都坦言自己是受到了凡尔纳的启迪才走上科学探索之路的。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被全世界多个国家翻译无数,次数甚至超过了莎士比亚,代表作为海洋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而《海底两万里》更是他的巅峰作品,世界上的第一艘核潜艇都是采用故事中主角们所乘坐的“鹦鹉螺”号潜艇的名字。

  科幻小说的创作离不开科学的影响,凡尔纳生活的时代,恰逢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技的浪潮驱动着一大批文学创作者开始写科幻小说,而凡尔纳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

  

  或许是因为他从小就有一个航海梦的缘故吧,所以《海底两万里》才会成为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在书中主角阿罗纳克斯教授是一位博物学家,与仆人孔塞伊因一起意外而开始了跟随“鹦鹉螺号”潜艇艇长尼摩海底探险之旅。

  在大海中他们乘坐着在当时看来绝对是未来科技的电驱动潜水艇,在深海中一路斗鲨鱼、战乌贼穿隧道、采珍珠,甚至还来到了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精彩的海底奇观与精彩的冒险故事即便是在今天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也叹为观止,更何况是在那个对“电”都很陌生的时代。

  电影蜜蜂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固然是科幻小说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是其中所涉及到的科学元素能够如预言般在后世实现的却还真是不多。现在看来,凡尔纳在书中所设想的许多科技产物在今天都已不再稀奇,不但体现了作者丰富的科学想象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或许也能够证明其科幻小说对于科学的发展也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

  人类总是对于未知的领域有着无限的好奇心,凡尔纳正是怀揣着这份好奇心创作出了《海底两万里》,创作出了一个神秘而又令人倍感惊奇的幻想世界,虽然虚幻却又具有一定的真实感,而这也正是科幻小说令人无数人着迷的原因所在。

  

  经典的作品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而被人们淡忘,尽管已经一百多年过去了,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依然在科幻界魅力不减、风采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