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三观的《被讨厌的勇气》,将是照亮你内心的一把火!

  《被讨厌的勇气》的作者岸见一郎,是著名的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顾问,还是位哲学家,平生致力于阿德勒心理学和专业哲学研究。本书还有一位作者古贺史健,以对话创作见长,主要的出版写作是由他来完成,书采用“对话篇”进行呈现。如果你焦虑、迷茫、自卑、无助,这里会有答案,书本身就是种勇气和力量。

  《被讨厌的勇气》对于不幸的解读,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的看法,“被讨厌的勇气”是追求幸福的勇气的全新认知,对人生三大课题的界定:工作、交友、爱,包含了一个人生活的全部内涵。该书是日本亚马逊年度销售冠军,连续300天雄踞销售榜首。蔡康永、张德芬、曾宝仪勇气推荐。阿德勒思想拥有改变人一生的勇气,这就是“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 一书

  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的要遭受不幸和痛苦,而这些不幸、痛苦组成了人生的大部分。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如果你陷入不幸中无法自拔,那将造成人生的巨大沉沦。很多人会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被讨厌的勇气》告诉我们: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我读到这句话时,就感觉被戳到了痛处。长这么大,觉着人生落魄,无所成就,有时更是半夜惊醒,无法安睡,不自觉就陷入了悲观和痛苦的情绪当中。忽然明白,过往的意义是自己给予的。

  1 《被讨厌的勇气》为过往赋予价值

  把过去当做一种新的起点,提供正向的意义,这就是过往皆为序章的真正含义。过去的是无法改变的,它已经发生,成了历史,我们只有赋予它不同的意义,才会有价值。

  生活配图

  时常我们都在说改变自己。可结果呢,自己还是那样,生活依然如故。《被讨厌的勇气》说到:人们常常下决心不改变。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的生活,其实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保持现在的我会让人舒服,一旦作出改变,会让人无所适从,从而忧虑重重。比如有人说自己性格悲观,他一定会认为自己的秉性不会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改变。但是性格悲观,换种说法就是拥有悲观的人生观,或者说对世界的看法是悲观的,其实你可以主动选择另外一种方式;而这些都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我一个朋友常常爱说些悲观的话语,一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觉着生活黑暗没有希望;有时一个失恋的打击,他都想用跳河来结束生命。我有时难免也会悲观,总觉着自己不堪的事情多。改变自己,也不是说一回两回了。记得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有十年光景,可也没见有什么大的改变。似乎性格一旦形成,改变就无从下手。书中告诉我:人们常常倾向不改变自己时,我恍然就明白了。如果想真正有所改变,那就从心态与态度入手。

  勇气配图

  2 《被讨厌的勇气》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人是社会中的人,一个人想孤立存在是不可能的,人也只有置身于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这个观点深深的冲击了我。有时我幻想可以逃离红尘,其实这只是痴人说梦。明白了这点,就要学会更积极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内心也会坦然很多。社会最小的单位,是“我和你”。从这一点出发,学会处理我与其他人的关系。从此刻开始,认真对待每一个人,这样你会渐渐把生活过好。

  为了更好的人际关系,我们有时去讨好他人, 而“人际关系之卡”其实在我们自己手中。这是一个颠覆常识的观点。好比你和父亲的关系,你认为父亲打了你,所以才让你们的关系无法和好。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你是为了不想和父亲搞好关系,所以才搬出你被打的这一记忆。这就是人际关系因果律发生了逆转,变成了目的说。就修复和父亲的关系上来说,此时只要你想改变“目的”,事情就能解决了。这正是人际关系之卡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秘密。

  重新出发的网络配图

  3 《被讨厌的勇气》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要学着从多角度去看待世界,去除自我为中心的执著,多去关心他人。这是一个事实,却被人性自私化了。从小我们被父母宠在手心,习惯了自我中心化,一旦发现了别人都很忙碌,没时间理你这个事实,就有些心中不忿。如果能理解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你内心就欣欣然。这时你会有更多的体悟和归属感,它在一个更广更大的范围内。

  网络配图

  “被讨厌的勇气”,就是要有被否定和拒绝的勇气。你不能接受被否定和拒绝,就不能走出去,就无法建立人际关系,所以被讨厌的勇气,就是追求幸福的勇气,就是勇往直前的勇气。有勇气投身到更广阔的天地,对他人有用,这就是价值。

  通过这次的阅读,更深一层的懂得了阿德勒心理学。《被讨厌的勇气》能颠覆你的三观,这犀利的言语,使人发醒,满目清凉。它将会是你人生路上照亮未来的灯塔。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