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关于“习惯”的10w+字思考内容后,我们终于知道如何养成一个习惯

  我们经常会说,习惯了就好了,或者一定要养成好习惯。

  同时,也被一些与习惯相关的问题困扰着,比如:我为什么很难养成一个新习惯?我为什么改不掉自己的旧习惯?

  为了解决这些困扰,我们共同写下了10.7w字的思考。

  小伙伴弘弘的思考,让我感触很深,她说:

  “以前一直认为有好习惯的人都是天生的,比如早起、阅读、运动等,正因为自己没有规律的好习惯,就认为它在我的生活里不存在。

  后来才知道习惯都是靠自我养成的,若是要让某个动作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习惯,需要日复一日地不断重复。”

  其实,很多人都跟弘弘有一样的想法,他们觉得养成一个新习惯很难,改掉一个旧习惯也很难,于是便直接放弃。

  但实际上,习惯养成的过程,是用新习惯替代旧习惯,只要我们日复一日地坚持,任何习惯都可以养成。

  

  01

  总是改不掉的旧习惯

  什么是习惯?

  当重复某种行为,让它成为自发的行动,是一种习惯。

  当我们做某件事,相同的结果重复出现时,也是一种习惯。

  新年伊始,很多人又开始制定新年计划,小伙伴文文也是其中的一员。

  以前每到年初,她就会给自己定下很多目标,比如:接下来的这一年,要看多少本书,赚多少钱,帮孩子提升多少分,减肥多少斤,买辆车,去旅行一次等等。

  但一年到头,才发现自己年初制定的目标,根本没有几项得以实现。

  每年制定,年年都完不成。

  这像一个魔咒,仿佛无论如何都打不破。

  实际上,制定计划又完不成,已经成为她的一个习惯,而且是费了好大力气也改不掉的旧习惯。

  

  为什么这个旧习惯总是改不掉呢?

  文文说:“行动起来才发现,没有拆解目标,一年做不了多少事,当我什么都想去做,结果就是没有好好地做好一件事。”

  是的,贪多嚼不烂,当我们想要的太多时,现实就会与期望背道而驰。

  她还分享了自己,顺利改掉旧习惯的故事。

  2022年写成长日课反思时,她曾两次放弃,直到第三次才真正做到持续不间断,如今已经写了190天。

  通过对比前两次和第三次的结果,她意识到之前会放弃,是因为自己觉得写不写没什么关系,坚持的不够。

  如今,之所以能坚持,是因为坚持的够久,而且足够的重视,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完成它。

  总的来说,当我们苦恼自己改不掉之前的旧习惯,或者做同一件事,总是达不成心里想要的结果时,本质原因是太过贪婪和坚持的时间不够。

  

  正如小伙伴河阴石榴乔所说,改掉旧习惯时,我们会对自己改掉旧习惯的这一行为期待太高,当结果未能达到预期时会失望。

  或者我们会多个旧习惯一起改,结果就把自己弄得焦头烂额,什么也做不好;

  还有就是坚持一段时间后,会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便开始放松自己,逐渐地就变成了放纵。

  于是,尝试了很多遍,我们还是未能养成自己想要的习惯。

  

  02

  总是养不成的新习惯

  当我们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时,我们的第一感受就是不适应。

  比如,上一周,我去洗了牙,原先的牙结石被清理干净后,牙齿的轮廓更加清晰,舌头很不适应这一变化,总是想去顶牙齿。

  对环境变化的敏感,让我们养成新习惯时,总会感觉很难受,甚至很多习惯未能顺利养成。

  小伙伴嘟嘟,曾分享过自己养成学习习惯的曲折经历。

  她表示,自己刚开始学习,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为今后换岗做准备,目标清晰时,动力很足,写作能力也在快速提升。

  可当换岗的目标实现不了时,就不清楚自己究竟为何而做,对待每天的学习任务就变得敷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它。

  当她从职场前辈中,找到提高写稿能力的方法,是多看行业网站文稿时,坚持一个月后,又开始怀疑,自己做这些真的有用吗?随后,就没再坚持看网站的文稿。

  为了提升自己,她还参加过读书训练营,不但坚持读书,还会写读书感悟。

  只不过,分享在群里的读书感悟,并没有得到过回应,坚持一段时间后,就感觉自己在自说自话,遇到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也就不想再写了。

  

  从嘟嘟的故事的中,我们发现建立新习惯之所以很难,是源于:

  我们不知道为何要养成这个习惯,甚至是为了做到而做到;

  或者在做的过程中,坚持一段时间,看不到结果,也得不到外界的反馈,就开始怀疑自己做这件事的价值。

  究其根本,是没有目标、认知不足以及得不到反馈,让我们缺乏坚持下去的动力。

  小伙伴冰晶则说,除了缺乏目标感、认知不足以及得不到反馈之外,还有两个原因让她很难养成新习惯。

  第一,是待在舒适区太久,还是无法克服懒惰思想;

  第二,是容易受环境、受他人影响,给自己找很多不行动的借口。

  养不成一种新习惯,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种原因。

  但,找到原因不是目的,关键是我们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就是增强内在动机,让我们有力量去行动,有动力去坚持。

  

  03

  用新习惯替代旧习惯

  《习惯的力量》一书中说:“习惯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

  我们常说改掉某种习惯,或养成某种习惯,其本质都是用新习惯替代旧习惯。

  当我们感觉改掉或养成某种习惯难时,就是没能做好新习惯替代旧习惯这件事。

  小伙伴春风分享了自己和女儿,用新习惯替代旧习惯的故事。

  她说女儿有一次与哥哥视频时,发现他能够把题目讲解的很清晰,于是她便问女儿:“你想要变成这样吗?”

  在确定女儿内心对此十分向往后,便告诉她讲题很厉害是可以练习的,自己先理解题目,然后按照“关键信息、求什么、解的思路和讲解、列算式、验证”的过程讲解就行。

  之后女儿就练习了一学期讲题,不但在题目讲解上有了很大改善,而且现在看了书也会给她分享。

  春风说:“养成某个习惯是为了让自己更好,而不是为了某个其他外在目标,否则就无法内化为自己的习惯。”

  是的,想要真正用新习惯替代旧习惯,就一定要弄清楚,新习惯的建立对自己有什么意义,问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此外,在帮孩子列计划,制定奖惩机制时,刚开始她会制定好多个日常项目,完成之后就有加分,结果发现孩子虽不能全部完成,但总能完成几项加几分,这并不能帮助孩子养成某种习惯。

  第二个月便调整策略,将晚上八点前自己安排并完成作业,作为重要奖励分数,另外再给予一些加分的机会。

  这样孩子就清楚,当月的核心目标是自己安排作业,并且及时完成,也就帮孩子养成了自主安排学习不拖拉的习惯。

  此外,在自己用新习惯替代旧习惯时,她用的方法是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和保持最低动作。

  她有一个共修群,大家每天早上6:30-7:10和晚上19:30-20:10共修,每天到了该时间点,就算自己时间不够,也会做上20分钟,甚至即使有事情不能参与,头脑中也会自动提醒自己该做这件事。

  在运动方面,她曾设立的目标是运动30min,有时候没有整块的时间来完成,就分散练习时间,伏案工作1-2小时后,就起身做3-5分钟拉伸运动,几次下来就能完成当天任务。

  从她的故事中,我们发现要想顺利地用新习惯替代旧习惯,需要:

  确定新习惯,真的是自己想要的;

  切忌太贪婪,一次只替代一个动作;

  将行为固定,每天在同一时间点完成;

  将期待降低,以保持最基础动作为目标。

  如此,养成或改掉某种习惯,于我们而言,就是轻而易举了。

  

  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是我们每个人都想要达成的心愿。

  然而,在实现心愿的路上,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等着我们,让它变得格外艰难。

  可能多时候,我们只是自己放大了困难,被自己吓住了。

  周岭在《认知驱动》中曾讲过一个故事,小孩子学走路时,刚开始总是跌跌撞撞的,但不管周围人怎么看待,他总会朝着自己的目标一点点前进,只要有进步,就会很开心。

  一段时间过后,他就真的学会走路了。

  小伙伴lwj说:“养成习惯跟小孩学走路是一样的,一开始都是跌跌撞撞的,但朝着自己的目标一点点前进,给自己更多时间慢慢练习,就一定能养成。”

  习惯养成的路,虽然曲折,但持续坚持,就一定会有所成。

  愿我们,都能窥得习惯养成的秘籍,养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作者 | 江武墨

  编辑 | 江武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