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颠覆三观的书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周末好,今天想为大家分享《被讨厌的勇气》,这是一本不厚,但很有分量的哲学书。
本书由岸见一郎和古贺史键共同编著,先说下本书的主要作者岸见一郎,哲学家,1956年生于京都,现居京都。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专业哲学和阿德勒心理学。主要活动领域是阿德勒心理学及古代哲学的执笔与演讲,同时还在精神科医院为许多“青年”做心理辅导。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顾问。译著了很多阿德勒的书籍,并著作了《阿德勒心理学入门》等多部作品。
再来说说古贺史健,他是自由作家,1973年出生,以对话创作见长,出版过很多商务纪实文学类畅销书。在近30岁的时候邂逅阿德勒心理学,并被其颠覆常识的思想所震撼。之后,连续数年拜访京都的岸见一郎并向其请教阿德勒心理学的本质。本书中他以希腊哲学的古典手法“对话篇”进行内容呈现。另著有《想要让20岁的自己接受的文章讲义》。
555电影网
正如作者介绍一样,本书通篇采用青年和哲人对话的形成呈现。整本书讨论的话题重点就是如何获得幸福和自由,这终极的人生话题。
而本书的观点: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幸福。而获得幸福的重点在于“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三者最难的就是自我接纳,所以书中花了大量篇章去写如何做到自我接纳,我会从这三角度来分享下书中的精华。
一、自我接纳
1、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喜欢甚至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是不是我们觉得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得到肯定,很多电影里,子女通过努力而期望听到父亲那句:“你是我的骄傲。”进而觉得自己的人生完美,终于证明了自己。
可如果得不到别人的认同或赞扬,我们就要停止自己的追求吗?换个立场,如果没人表扬我们,我们就不去做好事了么?这逻辑很显然不通,但我们通常都在做着寻求认可的事情,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甚至是教育孩子。
其实我们犯了一个大大的错误,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因为你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要说为谁而活,那当然是为你自己。如果不为自己而活,那谁有会为你而活呢?说的绝对点,如果一味的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2、如何面对自己的缺陷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着一定的缺点。比如身材矮小、声音难听、脸上长痘等等。我们时长被这些客观事实所困扰,所以我们想要极力隐藏这些缺陷,因为我们害怕别人会在意我们。
但这就像18度的水一样,你夏天的时候喝是一股清凉可口的水,而当你冬天接触的时候确实一股暖流。水的温度没变,只是我们对待他的角度变。
缺陷亦是如此,一个长时间要对着镜子整理头发的少年,在听到祖母跟他说:“在乎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那之后少年便活得轻松了些。当我们面对自己的短板的时候,不妨想想这句话,其实真正在意这些的只有你自己。
3、如何处理自己的人生课题
所谓的人生课题,其实就是人际关系,而从人际关系中,阿德勒分离出来了三种人际关系:工作、交友、爱情。这三类统称为人生课题,而我们烦恼的来源就是没有处理好这三大课题,也就是人际关系。
在面对这三种关系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的就是人生谎言,也就是说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逃避人生课题的谎言。换句话说就是对于目前的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
举例的话就是当你和恋人度过了某个时期后,你发现对方的一些行为让你接受不了,就开始慢慢讨厌对方所做的一切。而这个时候的你只是试图找机会“结束这段关系”,并且试图找到一些可以结束关系的证据,但事实上对方并没有改变,真正改变的只有自己的“目的”。
所以说决定你生活方式的不是其他任何人,只有你可以决定,而这既不是善恶的问题,也不是道德的问题,而是“勇气”的问题。
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楚“自己能做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才能完全接纳自己的一切,你才能产生改变自己的勇气,然后迈出迈向他者信赖的步伐。
他者信赖
关于信赖,我们要先把它和信用分清楚,所谓信用就像你贷款买房,其实是将房子暂时抵押给银行而得到贷款,即便你还不上,银行可以收回你的房子来充当你的贷款,这是则是通过了一定的条件,也就是“房子”才获得了银行和你之间的信任。
而信赖,则是无需任何条件和理由的。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斥着怀疑,我们把一切我们不想信赖的人,看做“敌人”打心眼里防着对方。可如果我们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也许我们会怕完全信赖他人,遭到到伤害,可我们要明白的是对方做出什么我们是无法左右的。虽然被伤害会令人悲伤,但就此选择逃避痛苦或者因悲伤不再付出行动,那最终会导致我们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深厚的联系。
当我们既能完全接纳自己又能信赖他人的时候,那么对你来说的他人是怎样的存在呢?
他者贡献
这里容易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贡献就是“牺牲”,甚至认为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我们要纠正的是他者贡献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工作,劳动的真正意义不是赚钱金钱,而是通过我们的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当然,赚钱也是很重要的。
想想那些富豪,在获得巨额财富后,便致力于慈善活动,也是为了能体会自我价值、确定“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而进行这各种各样的活动。
当我们能为这个社会带来某些价值的时候,你就能感到幸福。所以说当你迷茫的时候,不妨想想能为这个社会,为他人带来什么价值?
以上就是我要分享的内容,那么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下,以上的三点。这里我总结了有段话:以他者恭贡献作为引导,真诚接受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并且无条件的信赖他人,最终获得给变自己的勇气,进而不再惧怕别人的讨厌,最终获得所谓的自由。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