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值得期待的华语片,可能不超过十部

  ▲ 每一次推送都在告别的木卫号

  设为星标收藏

  导

  语

  这篇推送,放在年前,可能还更合适。岂不料,一再持续,反复期待,如今延期再发布,也没有太影响大家观看。

  怎么说呢?

  熬过上半年,几乎所有人都感受到,生活彻底被打乱掉:不能出门,不敢旅游,论三个月练就一名中国餐馆厨子……这种乱,也体现作用在电影上,就是电影节取消延期,电影院立即关闭,上映档期一改再改,最后消磨掉了所有人期待,前年去年今年未来,全部都被丢进了破壁机,人们一个个,被迫成为面壁者。原来与饿肚子相比,看电影显然是一个非必要选项。

  可事实上,还愿意关注木卫号的都知道,正是充耳的非必要,更鼓动着你内心的声音:一个人,他到底需要什么。

  这些片子,有些是前年PYIFF的片子,有些是去年放风的期待,有些我本来已经选到影展不幸被拿掉,还有些这样子有那样的……总之,大陆影迷,基本上都还没有看到它们。于是,依然可以期待。

  

  《七人乐队》

  如果从看一部电影的预告片次数来论断,我应该是相当期待《七人乐队》的。港版long long ago的预告片,看了不下十次。

  固然从一名高龄影迷的长期修养来看,《七人乐队》的短片锦集形式,无论如何,也都意味了它的成色,不会完美。换言之,努力摇着七个导演的签桶,掉落下来的好运签,一定会有长有短,有吉有凶。

  由于一再推迟,《七人乐队》已经从一部缅怀胶片时代的电影,变成了“致敬回归25周年”的片子,以及再到今天我这里,它绝对是一部关乎“昨日的世界”的电影。极其强烈的情绪感受,伴随最近一遍预告片(港版),如大潮来袭,无法躲闪。我已经不在乎气泡型观影还是窒息型观影,我只想看到这部电影。哪怕我已经知道,谭家明部分的短片,被恶评最多,而我,恰恰最想看到他的那支短片。

  

  《神探大战》

  一撮好事者,已经通过大头海报推论:谁是幕后凶手了。这似乎是我怎么洗、怎么卸载,都丢不开的记忆了(正如许多人之前被无良公号剧透了朴赞郁《分手的决心》)。好在,因尚未看过片子,我也无从证实传言。

  再则,好比《杀人回忆》之类的悬疑片,或韦家辉之前的《神探》,有些电影,其实也无所谓剧透的。就好比我现在下馆子,看到有个人蒸了条斑,就着个碗,大口干白饭,我都会浮现上来《神探》的经典场面,不禁多瞟了几眼他周围身后,看是不是还有几个鬼,在逍遥食烟,或是恶狠狠盯梢。

  老实说,与剧透相比,我担心的那个真凶,其实是十几年前,祸害港片甚烈的剪刀手。那几乎意味着,一部香港电影,必然要接受净身,特供结局,还有自我审查。

  总之,至少在电影的丰富层面上,没有坏人的电影院,真的太无趣了。

  

  《大侠胡金铨》

  有人可能纳闷,怎么华语电影,突然间进入一个总结盘点的时代了,杜琪峰、许鞍华又到胡金铨,纪录片纷纷推出。而在我看来,华语电影无疑太缺少这种总结。

  以胡金铨遗留给后世者的武侠片矿脉财富,拍他十个纪录片,其实都不嫌多。这套纪录片有上、下两集,220分钟,应该是一个里程碑的作品。

  《椒麻堂会》

  艺术家邱炯炯经过十五年的纪录片创作,终于开拍了第一部剧情长片:《椒麻堂会》,载誉海外。在《痴》的结尾,主人公掷地有声,对历史和帽子说“不”——这也是值得今天所有人观看和学习的。

  

  《椒麻堂会》以一个更大的时间跨度和舞台形式展开,诉说川剧大家的历史坎坷和命运沉浮,以此际的乱世之眼,看彼时的乱世云烟——云之南影展的易先生独挑大梁,群像模式的江湖秀,尤其令本人期待不已。

  《尘默呼吸》

  我纯然只是对“呼吸”这个话题感兴趣。也看到了一些争执,纪录片是否应该介入和干涉现实,譬如50万救助一个人,比50万拍一个“冰冷客观”的纪录片,奏效得多。但如此一来,当我们看《杀戮演绎》和《沉默之像》,显然应该全球华人募捐,资助导演带领摄制(猎杀)小队,直接干掉那群印尼老暴徒才是。

  

  事实并非如此,对与错,并不是救一个人和杀一个人那么简单。救人当然不用拍一个片子那么曲折绕,而艺术创作与帮身边具体的一个人,并不矛盾。它预设的立场,是影响更多人,“帮所有人”(即便这种说法过于理想乃至显得可爱可笑)。

  

  《宇宙探索编辑部》

  各路创投大赛,已经出现了各色宇宙研究所,但这部PYIFF受好评的片子,仍未定档出现。据说来年要在成都开一个世界科幻大会,结合今年的许多赛博末世画面,这会啊,真绝了。

  

  《永安镇故事集》

  2022的现实,已经比电影里的现实,还要一地鸡毛,手起刀俎鱼肉,喷溅黑色狗血……可人们,你、我、他,为什么还是要拍电影,看电影?

  

  《一个和四个》

  从预告片就嗅察到,毕业于BFA导演系的久美成列,在为藏地电影注入不一样的悬疑和类型气息。全员男性的身份之谜,《猎凶风河谷》式的天寒地冻,这部长片首作,当叫人刮目。

  

  《不止不休》

  回到刚看完《不止不休》那阵,对于缅怀纸媒时代的人,不免会觉得——这里不够,那里少了。如今,借助一连串打多少惊叹号都不足够的社会新闻事件,我们终于知道,哪怕只是假装停留在拥有纸媒的,银幕上草莽的理想时代,也比彻底没有了媒体的今天,真实得多。

  

  《野蛮人入侵》

  陈翠梅这部马来西亚电影,当然应该被放进来。它没有去金马,也意味着它被选中了另外一种命运。这是一个告诉我们可以抛弃身份,把自己变为武器的尖锐故事,它有归元的形式感,凝练的动作打斗,还有浓缩的作者母题。

  · END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