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边缘人生的浮沉百态,穷也是一种病!

  又是一部站在自由高度看待体制的电影?

  还是深入生活,向人们展示社会底层和那些站在人生边缘人群的优秀作品?

  贫与富的执念,生与死的考量;

  一幕幕震撼的在生活的角落里上演着,

  但我们通常情况下却没有机会看到。

  他们站在了人生的边缘,

  他也站在了人生的边缘,

  那么这部电影,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

  为何却那么火呢?

  假如有一天我也站在了人生的边缘,处于贫穷的生活环境中,那么我该何去何从?

  《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其实就是通过白血病人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向人们展示了医疗行业的一些不正常现象,揭露了边缘化人群的真实生活状态。

  一部极具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那么就肯定要依赖于现实,无疑,导演本身也对程勇这个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刻画。

  01、

  取材于现实生活,通过一部分特殊人群,想要向这个时代发声,诉说些什么。

  白血病俗称血癌,在去年吴京主演的《杀破狼2》里面的那个泰国小女孩,就是患有这样的疾病。

  早年间人们对白血病的理解其实就是“绝症”,但是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新的医疗器械和药品的诞生,这种疾病也渐渐的摆脱的了绝症的标签,并不是不治之症。

  化疗、骨髓移植等,不仅能够延长白血病人的生存期,而且还有希望根治白血病。

  当然这种疾病的治疗不是一蹴而就的,大部分患者需要2-3年的时间去治疗,这期间所产生的医疗费用,无疑是巨大的。

  如果一个人不幸患上了这种疾病,无疑是一个家庭的灾难,这才有了后续的“看病贵”、“吃药贵”等等问题!

  而且白血病的治疗药物还很特别,不是我们平常在医院药店里面经常能够见到的药品种类,它其实属于一类特殊药品。

  正版格列卫国内售价两万五,药厂代表穿西装戴名牌手表,在他的眼里只有利益的攫取或被侵害,而另一端的白血病患者群体,是倾家荡产。

  为了能省点药费,程勇尝试各种仿制药铤而走险,甚至自己的内心在面对这群白血病人的时候也产生了本质的变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面对的是生与死的选择,还面临着生活和命运的考验。

电影

  他们有的到处寻找仿制药延续生命,有的放弃治疗或自杀,选择死亡。

  无疑,当导演把这一幕幕都呈现在屏幕上的时候,我们真的体会到了这一部分人群的凄凉和无奈,还有命运的无情!

  但是电影本身所反映的却是社会问题,吐槽的其实是医疗行业的不正当现象,并且在潜意识里隐约向医改发出疑问……

  以小观大,其实导演若仅仅是用“白血病人”这一社会群体来讽刺现有的医疗现状,说实话并不能站得住脚。

  毕竟,这一部分人群他们本身就站在了人生的边缘,站在了社会的边缘,他们的存在是“少数”,甚至是极少数,不足以体现我们所有的普通人的生活和思维。

  但是其中有一个点却十分特别,让导演本身挣脱了这种“少数”、“边缘化”社会群体的桎梏,那就是国内医疗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关于看病的三大难题,关于药品的高价格难题!

  这一个问题表现出来后,就能够引起大众的共鸣了,而这一问题在白血病人群体上表现出来时,就更能体现出医疗行业的不正当现象给社会带来的灾难和困苦!

  说的严重一些,以此来抨击整个医疗行业也并不为过,毕竟我们所经常吐槽的那三大医疗难题已经困扰了我们普通老百姓很久了!

  他们的人生虽然是“边缘化的人生”,但是他们却演绎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最能反映我们社会的问题!

  当然了,他们自己的人生其实颇具悲剧色彩,他们的角色属于少数,他们的位置,也属于靠近底层或角落的地方。

  这部分人退一步就是万劫不复,想要前进,却找不到什么可以停留的地方。

  02、

  《简爱》里有这样一句话:

  “被命运所抛弃的人,总是被他的朋友们遗忘。”

  我想,用来形容白血病人这一部分人群再恰当不过了,同时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群,一些深处贫困状态人们。

  而贫穷又究竟有多可怕?

  我想…等你生病的那天,你就会知道了。

  这就是现实,这也是生活!其实在谈到看病、治病本身的时候,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其实无法理解到这一部分人的痛苦。

  他们在某一刹那所经历的生与死的考验,那种前方的世界已是万丈深渊的无助和绝望,当他们站在人生边缘时内心的挣扎和孤独,还有因此而产生的贫穷和空虚等等诸多阴影时的绝望,都是我们无法想象得到的。

  影片本身在暗中也透露着这样的一种价值观:

  去帮助那些无辜和善良的人们,去拉一把那些站立在人生边缘的人们,他们本没有错,生活已经如此艰难,希望这个世界的人们,能够多给他们一份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其实程勇这类人,和他接触到的白血病人群体,不能单单的说是贫与富的问题,药品的价格高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另外,我们作为普通人,和白血病人(或者类似白血病人这样的某些群体)也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至少我没没有身患绝症,我们也没有在人生中某一个绚丽的篇章里忽然走进死亡的深渊,我们也没有背负着残酷的命运苟活了大半生。

  也许,对于他们来说,我们是幸运的!正如大家平时最关心的一个话题: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

  我们对于这一部分人,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包容,如果没有,那么才是证明了这个社会真的可怕和丑陋,我想任何人都不会希望得到这样的结果。

  他们这一部分人,其中有很多人都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状态,赢得人生的蜕变,但奈何命运的桎梏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他们也想着摆脱贫困,从一个穷人变成富人,但是他们可能在先天,就处于一种劣势的阶层。

  不得不说这些人天生就悲剧了一次,又或是中道崩殂,往往是被人们所忽略的一群人!

  和他们有类似命运的人,比如:孤儿、残疾人,相信在你的生活中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身影。

  03、

  一个人之所以改变,往往是因为人生中发生了重大的变故。

  程勇这个人其实是一个十足的失败中年男人,老婆和他离婚,孩子也被老婆带走了。

  他自己一来事业没有盼头,二来生活没有指望,索性未来的路,他都看不到方向了。

  持续下去就是更大的落魄,他若再不开始改变,那么他就可能这样废物一般的过一生了!

  这个男人从一开始的作为,就并不能得到自己的家庭和周围人的认可。如果我们仔细想一下,他大概是个这样的人:

  有家暴习惯,而且从最后和老婆翻脸时的情况来看(老婆当时有身孕在身,他说动手就动手),他这家暴还不是一次两次了,我想他们夫妻之所以发生暴力事故,估计都是因为钱!

  不得不说关于这一点,导演其实刻画的很好,通过这些细节表现出来了程勇的的确确是一个十足的中年loser。

  完全可以被定义为“穷”,一无是处,再加上家中病倒的老父亲,嗷嗷待哺的孩子,他现在的成就和作为,无疑是一个中年屌丝!

  这也为后来程勇暴富后在歌舞厅那一段埋下了伏笔,跟他后来遭遇的官司和困难埋下了伏笔。

  他的穷困状态虽不至于导致他吃不上饭、流落街头,但也绝对会让他的生活和家庭变得支离破碎,无非是早晚的事情。

  失败者的下场往往都很惨,40岁的年纪,我们可以扪心自问:大概需要多少的时间,才可以促使一个人进行改变呢?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

  再加上程勇这个角色本身的个人层次并不是很高,所以在妻子每每像他阐述某些关于家庭责任和钱的概念时,他都很烦躁,以至于人生之后的道路几乎都是在走下坡路!

  我想,只能用“杯具”两个字来形容程勇这个人了吧?这似乎也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中年男人的无奈!

  你别看现在很多中国男人在30-40岁这个年龄段还算不错,生活和家庭上也算过得去,但是如果哪天遭遇了如程勇一般的变故,又有多少人能够挺得下去呢?

  电影到最后部分,格局显得特别的大,程勇甚至成了一个英雄式的人物…但不得不说他在之前是选择了孤注一掷,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了一次!

  新闻曝光了药物和有关他们这一群人的所有事迹,事情渐渐发生了变化,他们成了全世界的焦点。

  他被减刑,药品的制作从违法变成了合法,格列卫也纳入了医保。

  印度的药品公司在第一次打官司失败倒闭了,但没想到最后和瑞士的制药公司又再次打赢了官司,药品的仿制和代理成了合法行为。

  说真的,这一整部戏下来,程勇付出的代价是极大的!

  首选,他陷入了人生的绝境,加上本身其实也属于站在了人生边缘的人,又结识了很多的站在人生边缘的其他人,所以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变,可以说是他从此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

  其次,失去了家庭后,他再次失去了自己所坚守的原则,最后渐渐的失去了自我,直到最终纸包不住火可能入狱那天,他才意识到什么是所谓的“代价”。(或许在一开始,他真的只是想赚钱)

  最后,在自己所处的那个圈子发生崩裂的时候,一条条人命离开世间后,他似乎看淡了一切,像是找回了什么曾经失去的东西一样。

  那是一份来自心底的勇气,对抗生活和命运的勇气,他又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信念……

  而讽刺的是,这些我们却无法从那个40岁之前的程勇身上看到……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不禁有这样的一个疑问:

  是否程勇没有经历过这些,没有失去过全部,自己的老婆、孩子,自己的父亲,他就无法发生改变?他会一直穷下去?

  他之所以是个穷困潦倒的家伙,到底是因为什么?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