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居》里的顾清俞嫁给了施源,还是嫁给了“观众”?

  冯绍峰在《心居》里演的是施源,是顾清俞的初恋。施源是名导游。顾清俞是外企高管。两人在身家上差距很大,顾清俞追的施源,施源犹犹豫豫了好久,在展翔的助力下,施源向顾清俞求婚,成功,二人领了结婚证。

  两人虽已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但没办酒席,没请亲友,如果把他们的婚姻比作一款产品的话,你会发现,这款产品很难落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亲友们纷纷不看好这款产品,以致于,就不会用这产品,根本原因,这产品违反了婚姻门当户对原则,男方会觉得被羞辱,女方会觉得倒贴。

  

  但是,有趣的是,外人并不这么看,观众并不这么看,因为,与观众无关。观众喜欢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也喜欢公主和青蛙的故事,前者是吸引小女生的,像来自星星的都教授,后者是吸引男生的,特别是中年男人和初恋的故事,要有个白富美的初恋倒贴过来,追着不放,该多好,想想就美的慌,可也仅限于想想。顾清俞和施源,不就是聊斋的故事么,现实里没有,幻想女鬼来倒贴,幻想女狐狸精来倒贴。

  

  1、施源求婚为啥能成功?

  顾清俞先求婚施源,施源再求婚顾清俞。有啥不同么?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层纱。

  施源和顾清俞领证前,做了财产公证,施源提的。用意在于,他们这段婚姻,顾清俞随时想退出,就能全身而退,财产上,谁也不占谁便宜。双方看起来是结婚,其实,和谈恋爱也没啥区别,AA婚姻,这又违反了婚姻本来的原则,婚姻本质上是两个人的财产放一块做大做强,两个家庭家族的产业一起强强联合,让后代实现资源整合,更具竞争力。

  施源和顾清俞的婚姻,就是个玩笑。也可以说,施源陪顾清俞玩的一个游戏。

  

  2、顾清俞为啥非找施源结婚?

  从顾清俞的视角看,一天天的职场上勾心斗角的,心已然累了,婚姻里何不放松自己呢。她为啥不和展翔结婚?他俩结婚,复杂程度不亚于两个公司重组,后续更累。

  还有就是,顾清俞觉得,她有资格找个她喜欢的,单纯地就喜欢这个人,她有这个实力。而像冯晓琴,嫁给顾磊,她真那么喜欢顾磊么?不见得。婚姻么,搭伙过日子,向好便是了。顾清俞在婚姻这件事上,不存在向好不向好的,已然那么好了,还要怎么好。上嫁不得,就遂自己心愿喽。

  

  3、顾清俞究竟嫁给了谁?

  《心居》这个剧,定位是家庭剧,拍给中老年人看的,小孩子不追这种剧的。男人如展翔,钻石王老五,女人们恨自已没这样的老公,几套房在手,天下我有。他为何追不到顾清俞,他俩要成了,女观众要摔手机了,就是要让他感情上失利,才解恨,更重要的是,他要给女人的留着。

  顾清俞的定位是啥?中年男人的初恋,大多数男人,像施源一样,中年危机,等着女神来解救呢。

  顾清俞嫁给了谁?与其说她嫁给了施源,倒不如说嫁给了手机上追剧的中年危机男们。

  

  还记得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么,曾一度让中年男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顾清俞在中年男人眼里,如出一辙。

  最后的话:

  世事不太平,疫情挥之不去,战乱又来,欧洲人上街游行,东航飞机失事,每个中年男人都在奋力前行,愿刷到《心居》时,看到施源和顾清俞时,能得到一丝丝安慰,初恋和初心一样,坚守的,总会获得回报。

  

  电视剧《心居》是一部既充满烟火气息,又承载人生奋斗内涵的优秀作品。生活从不会吝啬给予人们风雨挑战,而他们将如何面对、如何破而后立找寻“心之居所”?把自己的人生过得再好一点。

  电视剧《心居》是由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滕肖澜的同名小说《心居》改编而成,原著聚焦繁杂日常,道尽普通人为改变各自生活现状的不懈争取。电视剧则透过小人物“买房”“卖房”的微型社会生态视角,讲述了上海居民与闯入者,都在努力让自己扎根上海、将自己融于上海的故事。

  

  整个小说中有很多这种描述,值得电影先生多次翻看学习。

  

  滕肖澜表示,“《心居》的侧重不是‘居’,而是‘心’,书中大多数人都在为了心中所想不断努力,顽强地生活、奋斗着,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心灵居所。希望读者在看完《心居》后,在感慨‘人生不易’的同时,能够更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即使身处逆境也始终对人生抱有希望,这是我创作这部小说的初衷。

  

  总的来讲电视剧已经拍得挺好,但是对比《心居》原著还是有许多删减,原著中对于许多的细节描写得更加透彻,对《心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购买原著看看,利用休闲时间拜读滕肖澜老师的文笔,提升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你对这本书感兴趣,那你少抽一包烟,少喝一杯奶茶,点击下方的商品卡,就能把这么好的书直接购买带回家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