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奇案:哭声中听出杀人案,明代也有福尔摩斯

  1467年,在南直隶润州府,时任南直隶巡抚邢宥仅凭哭声就破获了一起杀人案。一时引起轰动,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本来,邢巡抚是到润州府视察工作,正赶上中秋节。于是,润州府上下官员备了宴席,请邢巡抚饮酒赏月。

  席间,正在听曲儿时,突然在不远处传来一个妇女的哭声。

  润州知府马上派人去找寻那人,要她别哭,别扰了巡抚的雅兴。

  不料,邢巡抚却突然阻拦,让大家不要出声 ,仔细倾听那哭声。

  众官员不明所以,但也只好耐着性子一起听。

  其中有人觉得晦气,中秋佳节,听这种哭嚎;有人心里忐忑,别是那妇人有什么冤屈,要是被邢知府查出来,搞不好要丢官的;有的纯粹是好奇,这哭声有什恐怖片么特别的呢?为什么邢巡抚要大家一起听这个?

  听了半晌,邢巡抚说: “行了,这下派人去打探一下什么情况吧。”

  派出去的人很快回来禀报,说是府前街杂货铺店主温焕刚刚去世了,其妻汪氏悲痛不已,所以在号哭。

  邢巡抚“哦”了一声,就没追问了,继续招呼大家喝酒。

  一时间又是觥筹交错,仿佛刚才的事没发生一样,但众官员都心中惴惴,不知道邢巡抚这唱的是哪一出。

  第二天一大早,邢巡抚刚到衙门就让亲信去传府前街杂货铺的老板娘汪氏。

  人带到后,见是三十来岁一少妇,长的说不上漂亮,但也有几分妩媚。如今身穿重孝,双眼红肿。

  

  邢巡抚问到: “你丈夫因何而死?”

  汪氏答道: “昨夜中秋,我们夫妻正在吃酒赏月,却不想他忽然中风,倒地而死。”

  邢巡抚继续问: “中风为什么不请人医治?”

  汪氏说: “我托了邻居前往叔伯家告知了,待他们赶来时,人已经不行了。”

  邢巡抚当时恼怒起来: “一派胡言!你丈夫并非死于中风,乃是你谋杀的,赶快交代,免得受皮肉之苦!”

  汪氏哪肯承认,连呼冤枉,一边说巡抚大人血口喷人,一边说他们夫妻恩爱,邻里都知道,并且可以找来叔伯作证。

  邢巡抚见状,说到: “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了。人证只能证明你们表现的样子,见证不了内心。待本官仔细检验你丈夫的尸身,证据自明!”

  说罢,邢巡抚指派晋县丞带着仵作去勘验尸身。

  来到杂货铺,仵作打开棺材,小心翼翼地检验起来。奇怪的是,查遍周身,也没找到一处伤口,而且也没有中毒的迹象。因此不能确定是谋杀。

  晋县丞深知邢巡抚必然看出了什么,这样的结果,回去肯定没法交代,所以催促仵作继续查找可疑之处。

  仵作没法办,只好反复勘验,却始终找不到什么可疑之处。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一只苍蝇落在尸身发髻之处,仵作福至心灵,拨开发髻仔细查看。

  却见头顶处有一铁钉头,拔出来后,竟有半尺多长,显然这就是致命伤。

  晋县丞回报之后,邢巡抚立即提审汪氏。拿出铁钉后,邢巡抚说到: “铁证如山,看你还如何抵赖!但谅你一妇道人家既想不出这样的办法,也做不到这样的事,还有谁是同伙,速速招来!”

  汪氏倒是坦然: “我只恨他经常虐待于我,我忍受不住,便趁中秋之夜,把他灌醉,再捆上他的手脚,用铁锤将铁钉打入他的头颅。既然已被大人查明,我也不隐瞒了,杀夫是凌迟之罪,这我也知道,就不胡乱攀咬他人了,我一人做事一人当。”

  邢巡抚见状,对其用刑,汪氏疼得死去活来,仍是坚称自己一人所为。

  邢巡抚无奈,只得按律判了她凌迟。但从作案手段来看,这绝不是她一个妇道人家能想的出来的。邢巡抚仍为此困惑不已。

  转眼到了行刑那日,邢巡抚并没有亲自监刑,而是在附近酒楼的二层雅间之内,临窗而坐。

  待到午时,汪氏被蒙上双眼,准备行刑。场面一阵骚乱,毕竟是血腥残忍的场面。

  但见前排一书生向汪氏喊到: “你走好了!黄泉路上有人送你!”虽然声音不大,但足够汪氏听到。只见她浑身一颤,随即竟露出了一丝笑容。

  邢巡抚在高处,把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当即让亲信抓住那个书生带到衙门审问。

  审讯得知此人叫章成,浙江人,四十来岁,来润州贩卖丝绸,店铺也在府前街。

  

  邢巡抚让其交代与汪氏通奸,合谋杀害温焕的经过。章成当然不认。

  邢巡抚便让街坊四邻为证 ,可以确认其与汪氏通奸,但合谋杀人却不能证实。

  邢巡抚便说: “我一看你就是个会讨女人喜欢的人,可是你也太薄情了吧。汪氏为了你谋杀丈夫,一片痴心,却死也不肯交代你出来。而你,见汪氏被判了凌迟,也不肯来自首。按律自首可以减罪,你不至于死,王氏则有可能被判绞监候,若是赶上朝廷大赦,也不用死。但你宁可看着心上人去死,也不肯出头救她一命,简直不是男人。你如今招不招都难逃一死,你不是说汪氏黄泉路上有人送吗?我看你们俩就一起去黄泉路吧!”

  说罢,给章成上了夹棍。在邢巡抚连蒙带吓的操作下,章成招任了。

  原来,最初汪氏到章成店里买丝绸。章成见其姿色,就送了她一些。一来二去之下,便勾搭成奸了。

  温焕家中并不富有,见妻子穿着绫罗绸缎,知道不是正路来的,便时常打骂,弄的汪氏经常伤痕累累。

  汪氏受到虐待,便又去找章成,章成为其敷药,又关怀备至,汪氏大为感动,便死心塌地地爱上了章成。

  但毕竟是有夫之妇,所以,汪氏决心杀掉丈夫,但又不知道如何动手。

  章成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曾听闻过铁钉打入脑中能不被人察觉,便教给了汪氏。

  汪氏和章成万万没想到邢巡抚过问温焕的死因,并且还查出了铁钉。

  于是,邢巡抚按《大明律》判了章成绞立决。

  事后,一众属下向邢巡抚请教因何得知温焕死于谋杀。

  邢巡抚说到: “古语有言: ‘有病则忧,临死则惧,既死则哀。’你们记住,人们对待自己的亲人时,如果是亲人得病,肯定十分忧虑,而亲人将要死的时候,则有恐惧感,假若是亲人死了,肯定是哀痛不已。我那天听到汪氏的哭声,哭的很急而少了哀痛,还隐约有一种恐惧感。你们想,人已经死了,哭声不哀痛反而恐惧,所以本官断定其中必有蹊跷。”

  顿了顿,邢巡抚接着说: “待查出真相后,我想,她一妇道人家,也没什么见闻,怎么能想到这种杀人方式?一定是有人教唆的。虽然汪氏不肯交代,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等到在刑场上观察到了章成的举动和汪氏的反应,就可以确定二人有奸了。”

  众人听罢无不拜服,邢巡抚接着正色道: “诸位应该知道《周礼》所讲的‘五听’,即辞、色、气、耳、目。如果你们能做到观其出言,察其颜色,听其气息,看其眸子,闻其聆听,那么或许可以减少很多的冤狱。与诸君共勉之。”

  众人皆肃然道: “谨遵巡抚大人教诲!”

  此案本无人告发,民不举官不究,但邢巡抚闻声查情,想到了老百姓可能的冤屈。其实邢巡抚为官二十余载,一直留心民情,为民请命,由此案可见一斑。

  

  其实很多冤案的产生,并非作案者手段有多高超。只是因为查案官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不用心的对待才让人含冤。如果官员都像邢巡抚般时刻留心老百姓的声音,那才是真正的海晏河清。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参考书籍《柏桦讲明代奇案》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