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美军两个月屠杀17万朝鲜人,把朝鲜推上“全民反美”之路
“美国鬼子把孩子们强行关在另一个仓库里,给那些要水喝的孩子汽油喝,然后放火,把母亲和孩子们烧死了。”
这是朝鲜信川大屠杀幸存者描述的一段场景。1950年10月中旬,美韩军队深入朝鲜境内,他们以为战争很快就能结束,对朝鲜人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短短两个月时间,造成17万平民死亡,仅在黄海道,美军就逮捕并屠杀了12万以上的老百姓,其中,信川一地的遇难者人数超过3.5万、约占当地人口数量的四分之一。
那一年,朝鲜人口不到980万。也就是说,十几万美军在两个多月时间里,就屠杀了接近2%的朝鲜人——这个效率不知道比当年的纳粹德国高多少倍。
美军之所以痛下杀手,一方面是为了报仇,朝鲜战争初期,美24步兵师兵败大田,连师长都被俘虏,成为美军的奇耻大辱;另一方面,美国人普遍相信感恩节前就能结束战斗,北朝鲜将不复存在,历史都是战胜者书写的,他们举起屠刀时毫无心理负担。
战后,西方国家垄断全球舆论,朝鲜人有苦说不出。为了让这段苦难历史不被遗忘,他们建设了信川美国战争暴行博物馆、用来陈列大屠杀罪证。
博物馆的正前方修建了两座坟墓,这里原来是一座仓库,美军曾在这里纵火烧死了400多名妇女和102名儿童,前来参观的人们都要在此驻足默哀。

展品中,既有信川当地发掘的被屠杀平民的毛发、骸骨,也包括战争时期国际调查团的实地调查报告,证据确凿,令人信服。
今天的朝鲜,是公认的全世界最反美的国家,除了“意识形态斗争”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朝鲜平民确实非常憎恨美国。
三年朝鲜战争,半岛非常混乱,老百姓获得了“选边站”的机会窗口,亲美的那帮人很多都跑到三八线以南去了,留下来的,自然都是对美韩那一套没什么好感的人,这其中,就有很多当年美军大屠杀暴行的亲历者。
可见,朝鲜对美国的仇恨并不是臆造出来的、而是有着深厚的群众心理基础。这有点类似于中国人对日本的仇恨,里面既有国仇、也有家恨,一点就燃。
在朝鲜,“反美”已经变成了一种“宗教情感”。陈列美军大屠杀暴行的信川博物馆,如今是朝鲜反美教育基地;6月25日是朝鲜战争爆发的日子,也是朝鲜官方规定的“反美斗争日”;在朝鲜的大学里,专门开设了“美帝侵略史”的课程;就连朝鲜运动会上的射击靶标,都画着美国大兵的形象……
更令人钦佩的是,朝鲜人的“反美”并没有停留在口号层面。为了营造半岛和平氛围,外界一直对朝鲜战争结束后、三八线附近发生的冲突避而不谈,实际上朝鲜人一直都在搞“大动作”。仅1967年和1968年,三八线附近就发生了1769起冲突事件,有260起被美军定义为“重大事件”,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普韦布洛号事件”。
1968年1月,美军派侦察船普韦布洛号前往朝鲜领海捣乱,遭到朝鲜人民军迎头扫射,八十多个美国大兵当场投降。冲突发生之后,美韩态度强硬,美国总统约翰逊发布军事动员令,韩国总统朴正熙建议美军轰炸朝鲜六个司令部;朝鲜人民军闻讯非但没有退缩,反而直接而宣布战争动员。
白宫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了妥协,发表声明承认“普韦布洛号非法侵入朝鲜水域”,并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
“普韦布洛号事件”可以看作是一次压力测试,其结果证明:朝鲜的“反美”不是一句口号,他们确实已经做好了随时与美韩进行全面战争的准备。
至今,“普韦布洛号”依然停留在平壤大同江畔,只不过,它已经变成了朝鲜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此事之后,美国彻底改变了对朝鲜的态度,不再将其视为“苏联傀儡”,开始在谈判桌上“平等对话”,并针对性部署“美韩同盟”。
长期以来,朝鲜在国际社会缺少发声渠道,西方社会只记得朝鲜人的种种极端反美行为、却几乎没人听说过1950年那些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朝鲜这个国家有许多不完备之处,但至少,他们能正视历史、明辨是非。他们的生活并不如意,但血液里却流淌着一种稀缺的精神力量。你可以不认同,但却不能不钦佩。
举报/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