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四渡赤水,毛主席的神来之笔,永久的典范

  先说背景,在博古李德的指挥下,第五次反围剿不出意外的失败了,红军被迫战略转移(也就是长征),并于1935年在遵义召开会议,会议确定了毛主席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这是前提条件,红军如果还听由博古,李德指挥,那就没有后面的事了。

  再说意图,红军既然是战略转移,那总得有个目标吧,我们的目的就是北上会合在川陕已经建立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

  而在敌军眼里我们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北上去川陕,另一个则是向西去湘西会合红二红六方面军。

  这是后面毛主席操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即敌方摸不准我们究竟要去哪。

  再说兵力以及各方态度,我军三万,敌军四十万。

  我军:要么从金沙江渡河,要么从宜宾一线渡河,不管怎么样,这河我渡定了。不过怎么渡,咱还得商量商量。

  川军(郭勋祺):这明摆着是冲我来的呀,全军出击!

  滇军(龙云,孙渡):死守,死守,还是TM的死守!(固守金沙江)

  薛岳: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呀

  黔军(王家烈):赶紧离开贵州吧,求你了。

  湘军:修碉堡!修碉堡!

  两广联军:来包瓜子,看戏。

  老蒋:这次既要灭了红军,又要收拾贵州军阀,看我一虎杀两羊。

  以下是各部兵力图

  

  那么,四渡赤水,正式开讲。

  老蒋:滇军,川军守住西方和北方,坚决不让共军渡河,湘军守住东方,薛岳以及王家烈部队出击,进攻遵义。

  为什么要滇军和川军守住,因为红军渡江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从宜宾-泸州渡河,一条是从金沙江渡河(见图),只要坚守住这两条防线,红军就很难逃出生天。

  

  为什么不从其他地方渡河,因为其他地方水流太急,悬崖峭壁,根本渡不了。别忘了,这可是横断山脉,有多陡,不用多说了吧。

  我军:占领赤水县城,然后从宜宾-泸州段过河。

  我军占领土城后,在向宜宾-泸州推进时,遭到了川军的顽强抵抗,一时间陷入了拉锯战。

  而此时,王家烈部队已经占领了遵义,也就是说,后路被截住了。

  而川军的增援部队已经在来的路上了,一旦不能破局,红军有可能被活活拖死在土城。

  毛主席:不能打下去了,我们改变计划,从金沙江渡河。

  于是,红军集体渡过金沙江,朝着金沙江前进。

  这就是一渡赤水。

  要从金沙江渡河,必须先攻占叙永,但由于将士刚打完土城大战,有日夜兼程,战力大打折扣,叙永一战也以失败告终。

  叙永战败,意味着从金沙江渡河这个计划也失败了。

  为什么不绕过叙永呢?很简单,金沙江对面是滇军,战力不容小觑,且军事防御工程做得很好。一时半会儿肯定攻不下来,如果绕过叙永,那么在红军渡江时,叙永军队一定会前后夹击红军,陷红军于两难境地。见图

  

  在攻占叙永失败后,我军进入云南贵州四川交界处的扎西稍作休整。

  老蒋在知道红军在云南扎西后。

  老蒋:部分川军南下,滇军守住金沙江,薛岳和部分黔军分别从东南和南部进攻红军,另外,薛岳再出一个师由西向东打,四面合围。

  老蒋来回走了两步,既然红军已入云南,如果有机会,云南我也要一并拿下。

  

  龙云自然也知道老蒋的算盘,决不能让红军渡过金沙江,不然老蒋的军队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入主云南了。

  滇军:死守,死守,还是TMD死守

  于是在滇军龟缩死守的战略下,我军果断放弃引蛇出洞的战术。

  毛主席大手一挥,决定向东北前进,于桐梓,娄山关一道再次进攻遵义。

  

  为什么决定这么走呢?首先,其他路不好走,都有强敌。其次,守在桐梓,娄山关,遵义一带的王家烈实力较弱,好打。

  王家烈:骂骂咧咧。

  其实王家烈较弱还有一个原因,便是蒋介石各种威胁拉拢他的手下,导致他手下能用的兵并不多。

  王家烈:再次骂骂咧咧。

  说干就干,红军再次渡过赤水,攻占土城,打下娄山关,一举击溃王家烈,再次占领遵义。

  其中,娄山关一战尤为惨烈,在部队久攻不下的时候,采用迂回包抄的战术攻下敌军指挥部才得以成功。

  我们的李德胜同志也在这里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主席的诗永远是那么雄伟壮阔,因为他的诗总是饱含着铁与血。

  等红军攻下土城,打娄山关的时候,老蒋才反应过来。

  老蒋:这么小的包围圈让人给跑了,岂止是愚蠢,简直是愚蠢。

  可最惨的还是王家烈,好好的就被人偷家了。

  其实这也不喜剧片能怪王家烈,谁也没想到红军一天功夫就从扎西跑到了娄山关,并一路打下来。

  你说,老蒋都没想到,他能想到吗。

  显然,他没有,他在干嘛呢,他在家里给他的母亲过寿,红军就打过来了。

  王家烈有话说: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走四方,共匪任何时候都要剿,不剿不行,你们想一下,你在家里给母亲过寿,吃着火锅还唱着歌,突然共匪就打过来了。所以没有共匪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其实大家不用过于嘲笑王家烈,解放战争结束后,王家烈并没有随蒋介石退守台湾,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回到了老家生活。此后被邀出山,他先后担任贵州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等职,受到了广大贵州人民的好评。1966年8月,他在贵州病逝。也算是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