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蒜、烙猪头、挂春幡……徐州的“年”知多少?
“新年到,好热闹!贴春联,放鞭炮。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嬷嬷买个木疙瘩,老头买顶新毡帽。”徐州城乡传唱的歌谣,道出了春节沉淀在老少心里的喜悦和希望。年是团聚燕宴,年是祭祀祈望,年是更新创造!
徐州是汉文化的故乡,徐州的“年”与他处不同,年祭最久、年味最浓、年事最多、年的天数最长……徐州的“年”并不仅指除夕和初一,而是从进入腊月开始,就已经是年的来临了,老年人说,从腊月初八到元宵节期间都是徐州的“年”。
你若不信,请听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
腊八:过年自此开始
腊八为新年春节的端点,非常吉祥的日子,纪念活动多样。邳州、睢宁一带的女孩,在这天兴扎耳眼,有“头腊八扎,二腊八发,三腊八四腊八没了疤”之说,意谓腊八扎耳眼不发炎,不留疤痕。在这天,大家也腌制咸菜,如腊八豆,腊八蒜。
腊八蒜=“腊八算”?
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这是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腊八这天要债的债主子,要到欠他钱的人家送信儿,该准备还钱。
泡腊八蒜得用紫皮蒜和米醋,将蒜瓣古装片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那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泡腊八蒜为什么得用紫皮蒜?紫皮蒜瓣小泡得透,蒜瓣硬崩瓷实,泡出的蒜脆香。
腊八家家煮粥多
腊八粥,徐州民间是用五谷杂粮掺入花生、栗子、红枣、核桃仁、杏仁,用微火煮熟炖烂,再添加面糖,做成八色香粥,称之为“腊八粥”。徐州各县配料略有不同,有的加入豆腐皮、粉条及八角等,制成咸粥。
清代夏仁虎有诗曰:“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粥煮成之后,第一碗要敬天神,保佑平安,再盛上几碗放置于庭院天井、碾磨盘上、牛马羊猪圈的门上,以表示同庆丰收、迎吉祥之意。寺院里熬制的八宝粥,第一碗则须敬神佛,连京城里的寺院做八宝粥,当朝皇上都无缘吃第一碗。
徐州百姓吃八宝粥,还有一种特别的情愫。腊八,徐州谐音“拉巴”,即拉扯、扶带、养育之意。父母能把孩子拉巴大,好不容易。因此,多是自家煮好腊八粥分送给邻家,自家孩子则吃别家的腊八粥,这样有感恩互助之意。
如今,徐州有云龙山兴化禅寺、泰山普照庵、子房山东山寺、户部山念佛堂、九里山白云寺等十家寺院做腊八粥。仅兴化禅寺就要布施两万碗腊八粥,准备的大米就将近2000斤,腊月初七开始,就开始洗米、泡果、浸仁、剥皮、剔核,大火煮了还得微火炖,一直要忙到凌晨时分,才能全部熬制完毕。许多市民凌晨排队寺院门前,也成为了一道风景线。
腊月廿三:家家过小年
一到腊月二十三,家庭主妇就忙碌起来了。百姓说:二十三是小年,二十四熬糖炸果子,二十五扫屋掸尘土,二十六赶集去割肉,二十七里外洗一洗,二十八蒸馍把面发,二十九垃圾脏物朝外走,大年三十烧香守夜。没有一天可以空闲。
八十多岁的李奶奶回忆五十年前的时候说,一过腊月二十三,就觉得没有几天日子了,觉得好多东西没有预备齐。用红薯、大麦芽熬好的糖,要摺,不摺,糖太硬孩子咬不动,也不好吃。晒好煮好的山芋干要炸,不炸就跟皮条一样;还要炸丸子、炒花生、爆肉,晚上还要做针线活,想着给孩子做件什么新衣服,一直忙到年三十。攒了一年的东西都拿出来,看着孩子长大忙也高兴。
刘奶奶也说,那时侯人口多收入少,很困难,但是过年了,也不能让孩子受着。一边提前下乡,到孩子外姥姥家,多少要点山芋干、花生,没有就要点山芋、萝卜,回来弄弄给孩子过年吃。再不就起个大早排队,买个猪头过年。孩子见了猪头可高兴啦,拿镊子镊猪毛,镊不净,用火剪烙,弄得猪头黑不溜球,忙几天,到年三十了,又炒肉又煮汤,一家人过个大肥年。
那时候,过年包饺子,馅子没有卖的,也没有绞肉机,全是自家手工剁。剁饺子馅,可不是举刀猛剁那么简单,既有力气,也有技巧,整块肉化小块,小块化碎块,一点一点加,然后再加葱姜。那仿佛不是男人的活,全是主妇专利。白天没有空,晚上是剁馅子好时机。某年冬夜出门,走在巷子里,雪静静地飘落,剁馅子声从各家各户传出来,蓬蓬蓬,急急切切,时高时低,不绝于耳,温馨祥和布满徐州夜空。
如果没有年三十,什么事情均需提前准备,那就倍加忙碌。遂有了民谚:忙得跟没有年三十似的。这是千百年来的积习。
春联窗花:迎福纳祥
徐州人贴春联习惯在除夕,这是男人们的事。最简单的是院门上贴一副,许多人家炉台锅灶要贴,箱柜桌椅要贴,水缸石磨井台也要贴。徐州人解放前,春联通用的多是“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知足常乐,能忍自安”,“又是一年”之类。
不会写字的要向人讨春联,平时讨要东西丢人,就是讨春联不丢人,带着孩子拿着几把花生之类东西,请私塾先生写副春联,私塾先生说句“孩子来年好好念书啊”,遂挥起笔来。孩子若是懂事,帮助磨墨,先生高兴会多给几幅“福”字,还说:这孩子将来大福大贵,想着我啊。东西也不收。
现在徐州城乡街头集市,一过腊八,卖春联窗花爆满市场,琳琅满目,朱红金灿,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碰巧了,遇到书法家献艺,或是学校组织学生义务为民服务,还可以讨到书法、内容双绝的春联。
春联是书法的艺术,那么,窗门签却是剪纸艺术。窗花是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民间节庆艺术佳品,在乡村特别盛行。近年,城里挂门签的也多了。门签,称“春幡”、“春胜”,贴在门楣、窗楣上,随风飘动,所以又叫“风帘子”,是迎春纳福、驱邪避灾的作用,即古代“挂桃木符”的演变。
前几年,徐州民间艺人将汉画像石的形象,转变成刻制的技法,应用于纸上,产生了“门签刻纸”。用蜡光纸拼色,线条粗犷简洁,形象形态逼真,除夕时一些人家贴在门楣上。
除夕:祭祖守夜放爆竹
“振耳声声爆竹传,弱孙雀跃画堂前。有心教演周公礼,反索於我添岁钱。触目年华恨不蠲,华堂正供蜡含烟,衣冠肃拜诚如祭,守岁良宵夜不眠。”这是徐州民国诗人卜啸天《除夕旅怀》中的诗句,描绘出当时徐州人除夕的风俗和心境。除夕守夜,并不是家人相对枯坐,是有许多事情需要做,而且是需要认真做、小心做。
晚饭后,祭祖开始,条几揩净,供上祖像,一一摆好鸡、鱼、肉、果,焚香而拜。随后家人团聚。幼时见父亲把“合”字写成“閤”字,把“閤家欢乐”贴在室内,颇是不解。现在明白了,一家人平时天南海北,过年了团聚在家门里,围炉坐在室内,祭祖守夜,吃着果品,饮着香茶。大人回顾一年辛劳,望着孩子出落成人;孩子聆听着长辈的教诲,盼望着新春的礼物和喜悦,时而出望星空,数着钟声,辞旧岁,等候新的一年的降临,不是十分欢乐幸福的吗?
大年初一,放鞭炮,烧金箔,俗谓“接天地”。这几天,确也是孩子最快乐的时候,可以串门,可以任意吃东西,可以向大人提出要求,但就是不可以乱讲话,“吃完了”,“烧了了”之类的话是“大忌讳”,说了是要挨训斥、被驱逐操作现场的。却有一句多嘴的话受夸奖:福字倒了。一年年传承至今,这也是年文化啊!
现在的除夕夜,有了美味综艺大餐《春节晚会》,守夜话题愈加丰富了。往往是在八点开始,八点前,祭祀的时间足够,事情完全可以照样做得齐全。
初一拜年吃素饺:素净一年
大年初一,大人孩子没有起晚的。大人起来忙新年第一顿早餐。孩子也要早起,爷爷说,大年初一睡懒觉,一年都会变懒。大年初一要穿新衣服,不然一年没有新样子。大年初一说话要文明,否则要学瞎了,流里流气一年。所以,初一的孩子最听话,最明理懂孝道,叫磕头便磕头,叫喊什么喊什么,能得到许多压岁钱。
徐州大年初一,第一顿早餐,不能吃剩饭,不能喝面水汤,那样预兆不好,一年糊里糊涂,拖拖拉拉。第一顿饭只能吃素饺子,不能吃荤饺子。素饺子,意味未来的一年素净平安。素饺子煮好了,第一碗敬天地,第2碗敬前辈,然后自家再食用。不论你什么性格,家庭什么经济状况,都是如此,这或许就是徐州人几百年的约定俗成。现在,不少家庭在饭店聚餐年夜饭,上主食时,第一道也是要端上一盘香菇、春韭、豆角、豆腐等馅的素饺子,这是商家必须讲究的。
闹新春:锣鼓歌舞游行
新春佳节,一家人或带孩子进公园赏新景,寻找春天的足迹,给孩子丰富知识;或结伴逛商场超市,买点时鲜水果,打折的商品;利用年假享受全家团聚的幸福。
然而,爷爷奶奶年轻时,却没有这些活动,那时年节他们怎么活动?奎山快九十岁的苗老先生兴奋说起当年的事情,记忆犹新——
以前,我们过年好热闹。做什么?“拜会”。这里的“拜会”,不是指邻里亲戚之间的私人礼尚往来,而是村社之间,以锣鼓、杂技、旱船、舞狮子等表演的形式相互礼拜、娱乐、竞技,显示本村社的威武、团结和礼仪。有时在本村内进行,或是两个村彼此联合进行活动。
队首是唢呐、笙竽、钹锣等一行人开道,随后是一位彪形大汉,双手各执一片直径尺余的大镲,镲声洪亮,接下来是四面或六面红漆大鼓,最多是达到八面,或斜背在胸前,自擂自打,或有人背在身后,擂鼓人跟随擂鼓挥跳跃着、擂击着,口里呐喊着,十分威风!后面还有好长队伍,前面几人怀抱五谷斗秤,有的戴着面具扮作鬼神,随下便是村民,男女老幼,奇怪的是各人都拿着一只扎把长两头翘的板凳,随着擂鼓的节奏,一边呐喊,一边弓腰用板凳敲击地面,左右前后,唢呐的悠苍,板凳敲地的激越,阵阵遏云的呐喊,非常壮观。
老人们说,这种活动不是进行一次两次,春节期间从初三可以延续到元宵节,年初七(人日)掀起高潮。元宵节还来到城里的城隍庙,与其他乡里的锣鼓队比武。
这种新春民俗,地方色彩非常浓烈,其他地区少见,徐州以往的地方史志和近几年的民俗著述,也没有记载。徐州远古曾有“傩舞”,汉画像石上有过“傩舞”的图象,唱跳歌舞,动作质朴粗犷。奎山这种“拜会”,显然带有原始的古朴的社稷和祭祀的意义。
类似的社祭活动,铜山称作“迎神赛会”,柳新一带流行,邳州称作“乡会”。大都是年前准备,年初二即去邻村表演,邻村也来回报演出,直至上元节。
古今徐州元宵夜
正月十五闹花灯,农村多是蒸面灯。面灯的边缘捏出花纹,形成兔灯、龙灯、虎灯、牛灯,入夜倒点油,棉线做捻子点亮,让孩子端着,房前屋后照一遍,口里念叨些祝福的话。睢宁十五夜,却兴把旧刷帚把子点燃,扔向夜空,落下来拣起再扔,还唱着歌谣:“刷帚把子琉璃灯,扔到天上告神灵,一棵秫秫打半升。”祈求来年丰收。
其实,徐州帝王之乡,历来是土沃水利、物阜民丰的地方,历史上几度兴旺。古代徐州元宵节何等景象,近日读唐诗,有位诗人薛能,咸通年间曾任徐州节度使。他的《影灯夜》给我们描绘了一千多年前徐州新春闹元宵的盛况,难得一睹:
偃王灯台古徐州,
二十年来乐事休。
谁见将军心似海,
四更身领万人游。
十万军城百万灯,
酥油香暖夜如蒸。
红妆满地烟光好,
只恐笙歌引上昇。
“十万军城百万灯”,是夸张是写实,你自去判断。那万千灯火、漫天笙歌,烘托出古城的香暖之夜,却可窥见唐代徐州城的繁华非同一般。
1978年,改革开放初始,徐州举行了规模盛大的灯展,东起火车站,西至矿务局,北从市中心,南抵云龙山,灯火璀璨,明若银河,展示了徐州人民奋发创造的精神。
兔的习俗
我国养兔的历史较早,三千多年以前的殷商时代,甲骨文中已有了“兔”字的踪影。在由野兔驯养成家兔的历史中,形成了诸多习俗。
兔子奔跑的速度非常快,有时可以与马抗衡,甚至优于奔马。所以就有“赤兔马”的美名,成关羽的坐骑。汉乐府中传说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洁白如玉称作"玉兔"。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服用此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周代开始有秋分祭月的习俗,宋时始定为八月十五日。
至于兔毛可以制笔,那更是稀奇。兔毫是中国毛笔的上等原料,尤其是紫色兔毫。“紫毫之价贵如金。”白居易曾经感叹过。
徐州地区兔年一是扎制兔子灯,有的是提灯,有的是举灯,多数是安在四个小轮子上,可以让儿童在地上拉着行走,更有趣的是,一大两小三个兔子灯安在小轮子上,称为“兔婆婆”灯,兔婆婆带着两个孙子在元宵之夜游玩。
剪纸艺术家,兔子的题材丰富多彩,有的艺人能剪出100多种兔子形象的剪纸,非常可爱。兔年来了,绘画、剪纸、扎制多种非遗活动不断创新,必是带来欢乐的一年!
(来源:无线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