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488团阻截同登逃亡越军,途遇一群越南百姓,民兵:万不能留
对越自卫还击战时期的越军,可以说是一群被战争耽误的好演员,若是越南的最高统治者黎笋没有发动这场战争,估计到了当代,越南绝对是当今世界第一影视大国。
1979年2月17日,也就是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第一天,解放军163师488团3营的将士们就领教了越军“变脸戏法”的厉害。白天的时候,越军装扮成老百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不断跟解放军将士们套近乎,晚上的时候,全民皆兵,不断袭击488团3营驻地。
好在解放军早有准备,白天与前来刺探情报的越军逢场作戏,晚上设伏“请君入瓮”,粉碎了越军的偷袭阴谋。
越军很“鬼马”
2月17日早上6点35分左右,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全面打响。解放军东集团55军163师担任攻打越南同登镇的主力。该师麾下的488团3营从中国友谊关南侧的米七地区出击,负责夺取越南同登镇外围的探垄村,这是防止同登镇越军南逃的战略要地。
上午11点20分左右,488团3营在李万余副师长的加强指挥下,连续拿下了同登镇魁刀村和昆漂村两地,歼敌100余人。3营7连乘胜追击,直扑同登镇区东南方向约4公里处的探垄村北侧无名高地。
探垄村是一座拥有几十户居民的越南小村庄,地势比从村庄居民聚集点北侧约500米处过境的越南1号公路还低,而且四面环山,看似没有什么军事价值。反倒是村庄居民聚集点北侧约300米处有一处无名高地,高地是扼守同登镇区通往谅山市公路、铁路的咽喉要地。
3营7连在攻打探垄村北侧无名高地的时候,遭到该高地南面的417号高地的越军步兵反冲锋,好在163师直属107火箭炮营及时支援,端掉了越军第3步兵师68炮兵团设在探垄村北侧无名高地上的炮兵团指挥部。
3营8、9连趁机沿探垄村居民聚居点周围展开,控制了同登镇区通往谅山市的公路与铁路;李万余副师长随即带着营指挥所梯队进驻探垄村外围,就地指挥部队设防。
师指挥部配属给488团3营的侦察排进入探垄村居民聚居点搜索了一阵后,只看到一群衣着破烂、面色发黄的男女老少,没看见穿军装手持武器的越军,便回来向营指挥所梯队汇报情况。因为解放军有着严格的纪律,李万余副师长不准战士们打扰越南探垄村百姓的生活,只命令部队在探垄村居民聚居点东北侧500米处的山林里安营扎寨。
部队要安营扎寨,自然少不了伐木动土这些苦力活,营指挥所梯队真正的作战部队,不过一个加强排的兵力,其余都是通讯兵、后勤补给兵、卫生员、炊事员、指挥所干事,还有支前民兵民工、随军向导、翻译这些人员。破土动工的任务,就落在了支前民兵民工队的肩上。
此时,尽管探垄村周边枪炮大作,可奇怪的是,探垄村的越南居民一点都不害怕解放军。中午12点多的时候,七八个老头老太太,有的抱着孙娃,有的扛着锄头跑来488团3营驻地看热闹。
看到解放军战士正在伐木,甚至有个越南老头主动提出可以帮解放军战士干活,不过要给他们工钱。正值吃午饭的时候,这帮越南人毫不客气地在3营驻地里蹭饭吃。
因为长期居住在边境地区,这帮越南人会说一口流利的中国普通话,再不济,也会说一口广西土白话或者壮话,所以,双方之间没有语言障碍。
在闲聊中,一个越南老头主动告诉3营干部说,驻扎在这一带的越军部队是公安12团的一个连,营地本来设在村庄里,不过打仗后这帮人就跑了,村庄北侧无名高地是越军68炮团的指挥部。
这个越南老头提供的情况与3营7连遇到的情况相吻合,所以,3营指挥所梯队的一些战士和干部放松了警惕。
他们还说,这帮越军,天天跑来村里抢东西吃,村里三百多号人都快没米下锅了,要是中国能收留他们,他们就拖家带口投奔中国去。
这饭香味一出来,探垄村陆续有村民跑来3营驻地周边看热闹,人群当中,有牙牙学语的娃儿,有青年男女,也有上了年纪的老人。
这在李万余副师长眼里,并不奇怪,毕竟在战斗正式打响之前,越军不断使用暴力将越南平民往中国境内驱赶,听到这些越南老头老太太的诉苦,不由得对这些越南人产生了怜悯之心。
然而,奉命前来支援488团3营的广西凭祥民兵队里面,有人提醒李万余副师长说,越南人很鬼马,他们这样套近乎,很可能是来刺探情报,应该将他们就地消灭。
所谓“鬼马”,是广西、广东一带的方言俚语,是指一个人阴险狡诈、诡计多端的意思。
广西凭祥一带的民兵,战前长期在边境线上执行巡逻警戒任务,经常与越军打交道,非常了解越军的阴谋诡计。所以,一开始,就想打死这些套近乎的越南人。但是,解放军部队有着铁一般的纪律,不能随便杀人,因此,李万余副师长让大家不要声张。
不了解内情的民兵和民工都非常愤怒,不断有人跑去跟3营干部告状,甚至有民工怒称:再不干掉这帮越南人,晚上大家都得死翘翘。
请君入瓮
作为163师副师长,李万余对越军的阴险程度是有所耳闻的,早在163师刚抵达凭祥市区之时,盘踞在越南同登镇的越军步兵12团就喊出了“消灭163师,活捉边贵祥”的口号。这其中,越军就采用了化妆侦察的手段。
但是,两军在交战过程中,不能对手无寸铁的人员使用武力,就算是知道对方是敌军士兵,但其没有穿军装,没有携带武器,更没有携带刺探情报的器材,只能当成平民对待,这是国际惯例。
所以,李万余副师长暗中把情况汇报给师指挥部,一边安抚民兵民工同志们不要动怒,一切行动听从指挥。
下午3点多的时候,李万余副师长以“驻地容易遭到越军炮击”为由,将套近乎的这帮越南人打发回村里,然后迅速命令战士们在驻地周边埋设地雷,防止越南人靠近驻地。
紧接着,此前战士们辛辛苦苦构筑的工事都弃用,另从原驻地北侧300余米处挖工事。为了防止越军察觉,原先修筑的工事仍保留有部分人员站岗巡逻。
这道命令一下达,原本满腔怒火的民兵和民工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大家都非常卖力地挖防炮洞、挖隐蔽部,3营8连的战士们则马不停蹄地给探垄村北侧无名高地的7连运送补给;9连则陆续前往探垄村北侧无名高地集结。
晚上6点30分左右,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突然间,呼啸而来的炮弹不断落在488团3营指挥所梯队白天弃用的驻地上。据站岗的战士们汇报,有部分炮弹是从探垄村南侧的越军417高地打来,有部分炮弹是从同登镇339高地打来。这就说明,白天跟战士们套近乎的越南人当中,混有不少的越军炮兵观察员。
他们白天之所以没有炮击488团3营指挥所梯队所在的区域,可能是因为情报还没有送出去。显然,在探垄村居民聚居点里面,至少藏匿有1个连的越军,只是这些越军假扮越南平民,又将武器藏得严严实实的,所以,侦察排的战士没有发现。
事实上,越南的武装力量,由中央军、地方部队、公安军、民军构成,民军跟中国的民兵一样,既承担农业生产任务,又承担作战任务。战前,越南黎笋集团早就转移了边境地区的大部分百姓,此时,留在交战区中不穿军装的人员,多半是越南民军。
由于越南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战火,使得越南大部分武装人员,都是一流的情报专家、一流的战士、一流的化妆专家。所以,在交战区中一个看似普通农妇的越南老太太,很可能是越军的炮火观察员或者是特工人员。好在163师指挥部及时作出了应对之策,所以,越军的炮兵部队扑空了。
越军的炮兵阵地开火后,随即遭到解放军55军的炮火反击。此时,藏匿在探垄村的越军步兵开始袭击488团3营的假驻地。
三三两两的越军光着脚丫,手持自动步枪蹑手蹑脚向488团3营的假驻地摸来的时候,李万余副师长命令战士们使用轻重机枪,高射机枪对着越军所在的密林进行扫射,还呼叫师直属炮兵部队使用瞬发引信炮弹进行覆盖射击。
瞬发引信炮弹,只要撞击到树干或者大一点的树枝,就能发生爆炸,数百发炮弹落在密林中,有很多炮弹都是在半空中发生爆炸,杀伤力非常大,前来偷袭的越军毫无防备,在短短的半个小时内,就损失惨重。
2月18日一大早,李万余副师长派人进入假驻地搜索时发现,越军遗弃在现场的尸体就超过100具,而且,只有少部分越军遗体是穿着军装的,大部分都是穿着老百姓的衣服。
等李万余副师长命令战士们将探垄村包围起来时,探垄村已经人去楼空。3营的战士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探垄村越军的演戏水平居然如此高超,若不是其演戏套路早被中国军民发现,后果绝对不堪设想。
尽管解放军狠狠教训了“鬼马”的越军,但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因此,解放军江燮元将军命令麾下的55军和43军各部,在作战过程中禁止越南平民靠近我军营地、阵地警戒区内,并重新设立营地、阵地外围游动哨。
因此,在长达28天的战争中,越南第一军区屡次派出特工分队刺杀55军和43军高级将领的时候,都以失败而告终,还损兵折将。
参考资料:
[1]王志军: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M]星克尔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9:44-46
[2]李鹏:难忘1979(续)——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纪实系列之一[J]兵器知识,2004(12):6
[3]《张万年传》写作组:越南电台播报:特工"活捉张万年"[J]文史精华,2015(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