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之女儿国记

  假如真有来世,我愿生生世世为人,只做芸芸众生的一个,哪怕一生贫困清苦,浪迹天涯。只要能爱恨歌哭,只要能心遂所愿。——仓央嘉措

  

  被人们期待很久的西游记女儿国,在2018年大年初一上映,很多影迷们都迫不及待的去观影,但是这部电影的评分不高,还有很多网友说不好看。网上的争辩也是非常的激烈。以至于我也来观看了这部不一样的女儿国。

  

  电影的开头,沙僧看见两只小猴子在树上打闹,便问唐僧为何凡间都是成双成对的。唐僧说万法缘生、皆系缘分,一切随缘。沙僧追问道:“万一随缘随到师傅头上怎么办?此时便见唐僧有一丝慌乱”。在原著中,唐僧自小出家,皈依我佛。从未经历过爱情,又怎知世间情为何物。所以,沙僧的话让唐僧不知如何作答,以至于说在经书里寻找答案。这一段话已经为后边有关唐僧的情感发展做了剧情铺垫。 随剧情的发展,唐僧从悬崖坠落时刚好与正在崖上的国王四目相对。可谓“一眼万年”国王眼中的震惊和唐僧眼中的惊艳都让人更加地想要知道后边的剧情。

  

  当然,西游记在广大中国民众里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唐僧四人的九九八十一难其中八十难皆与妖魔鬼怪作斗争,唯有女儿国这一难看似简单却又是最不容易过的一关。对于这一部新片女儿国,在我个人看来此剧把唐僧塑造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情感归真的人物。即便唐僧已是出家人,但是凡人生来就有七情六欲,否则为何出家之人要遵守戒律清规呢?在他被国师推出苦海时,国王却生死相随跳入小船,一刹那间唐僧又仿佛看见悬崖上那位美丽的女子。他们相依为命,在茫茫苦海上漂流,当国王因口渴难耐想要饮海中苦水时,唐僧一句“小僧血肉,可使人长生不老,你若不嫌弃,只要吃上一口”。此时的剧情描写体现出了佛性,即使在生命最后一刻,也要普度众生。在以为将要命丧苦海,受尽磨难的两人也慢慢的明白了所谓的情为何物,都互相许诺“若有来生”正是因为两人的情感起伏,通往女儿国之外的结界也打开了。国王说“我舍我的王权富贵、你守你的戒律清规”唐僧同意了。可国王是女儿国之命脉,无法离开,导致昏迷,唐僧无奈跪求菩萨点化他。“这世间但凡能放下的,都是你未曾拾起的,你是选择爱一个人,还是爱众生呢?菩萨这句话在佛性上再次升华,不管唐僧如何抉择,他必须要为整件事画上句号。所以,在我对这部剧的感悟,情感贯穿还是很不错的,把唐僧这个人物塑造的比较人性化,不同以往的呆板形象,固执、把一个正常人该有的情感体现的淋漓尽致。

  

  到影片后尾,国王醒来对唐僧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你蓄起了长发,我们一起慢慢变老,但是你不快乐”。当她说这句话时她就已经明白,他有普度众生的使命,她有保护万千子民的责任。唯有成全,才可以拯救受苦难的子民,环臂为你批上袈裟,让你西去,是我唯一能为你做的 。唐僧也就因此明白,菩萨所说的爱一个人和爱众生是没有区别的。而剧中歌词“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更是贯穿整个电影核心的一句词。今生使命在身,只能许卿来世。

  

  在最后送唐僧离开时,女儿独自撑伞在雨中,让人觉得落寞与不舍,但眼里又透着释怀。不得不说,颖宝在这部剧中把一个女儿对爱情的体会,饰演的很透彻,不管是眼神还是情感的转换都让人深有现实社会中那种情感碰撞。以至于唐僧最后离去时默默的一句“若有来生”.当然,剧中忘川河神,为爱苦等二十年却被无情拒绝,并没有如唐僧学会去放下,而执念过于沉重的河神,选择了伤害。剧中的两段情感起伏,和我们现实社会诗非常相像的,就像总有一个人闯进你的世界,给你上一课后便转身离开。有的只为他人/她人停留,注定没有结果,所有的付出与等待皆为泡影。现在的社会,爱的人,也许并不你的;你不爱的却是最有可能和你共度一生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在我的认识里,好的爱情就应该有好的样子,岁月静好,与君共语。古人曾有诗句“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美好爱情。

  

  对于这篇电影感悟,认真的去看了整个影片,每个人的观点是不一样的,对于我来说,我只是站在我自己的情感角度上,把自己融入了剧情,把想说的分享出去,每个人有自己的观点。也很多人并不觉得这部剧有什么看头,甚至觉得只是搞笑。这和我们人的情感一样,人有千千万,谁能只是一种性格呢。愿今生的我们,多发现生活中美好,遇见缘分。且行且珍惜。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