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战记:特效诚意满满,剧情乏善可陈,虽稍显可惜,但值得鼓励

  

  古天乐斥资4.5亿拍摄一部科幻片,成了全民热话。他为了圆梦而豪赌一铺,很多人都替他紧张能否回本及赚钱,商业的事留给商人考虑吧,香港电影圈有像古天乐这种眼光独到的投资者,无论如何都令人振奋。

  

  电影将重点放在特技场面,《明日战记》可归类为「机甲」式的科幻动作片:有战机、装甲车、战斗盔甲、枪械、机械人……全部对象设计都讲求美感与质感;配合巨型外星植物「潘多拉」及变种生化怪物,所有特技场面不惜工本,要做到一丝不苟;场面调度及镜头运用、剪辑和声效都要营造出这场未来大战的刺激感。

  

  在技术层面上,《明日战记》绝对诚意满满,遵循着科幻类型片模式,应有尽有。从动作场面的铺排,首先是空战部队对付「潘多拉」,接着战机坠毁,剧情转到地面发生:荒废的医院内,队员泰来(古天乐 饰)与光仔(万国鹏 饰)救了小女孩盼盼,被怪物围攻;

  

  然后是援兵队长郑重生(刘青云 饰)及旧部「臭鼬」游大郎(姜皓文 饰)前来营救,加入多功能重型装甲车元素;紧接是泰来与郑重生穿上战斗机甲在危楼内寻找遗失的「基因子弹」;随后众人被「刑天」及「穷奇」机械人追击,这幕主打是飞车及格斗场面;经过重重险阻,进入「潘多拉」母体执行最后任务。

  

  「潘多拉」的造型,是介乎植物与动物,像朵巨型食人花,它摆动的特技镜头,与部队的空袭构成的第一幕动大场面,能够令观众眼前一亮,随后的动作场面的编排都是很紧密明快,空间的转换,结合不同的动作对战模式,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例如穿上机甲的演员与机械人部队打斗,动作流畅,金属碰撞声音逼真。与之前医院打怪兽,玩恐怖片感觉截然不同。

  

  全片道具设计及制作很有心思,大量的特效镜头都很仔细,投入的资源加上团队的心血,绝对见到成效。

  一部成功的科幻电影是能够做到形神俱备:「形」是视觉及官能刺激/享受,《明日战记》在这方面成功了。「神」是故事和世界观,涉及创作人对当下的观察和对未来的想象,在这方面,《明日战记》的处理不是很理想。

  

  科幻片可以天马行空,什么都可以发生,但「人」的元素很重要。《明日战记》的文戏很薄弱,有些剧情甚至自设关卡,限制想象。

  科学的发展,理应为人类迎来更好的未来,但往往因为人类的私心而引致恶果,科幻电影经常诠释及想象未来。《明日战记》采用了「崩坏的未来」设定,故事背景和「B16区」状况,由泰来在片首的旁白清楚交代——离不开天灾、战乱及空气污染等因素,人民靠「天幕」保护,方能继续生存。

  

  陨石坠落,带来外星植物「潘多拉」,有危险但同时可以净化空气,于是军队制订了「改造」它的方案。总指挥李升(张家辉 饰)、上校谭冰(刘嘉玲 饰)及科学家苍松博士(谢君豪 饰)三人的戏份,全部集中在「指挥中心」——一处通常是充满戏剧冲突,演员互相较技的地方。导演却处理得呆板和俗套。

  

  李升这角色很没趣,从登场的第一分钟,观众便察觉他有阴谋。谭冰毫无高级军官气场,像位HR主管。当李升的诡计被在外面拼命的泰来知悉后,指挥中心内竟然一点剑拔弩张的情况都没有(看《寒战》都有下属联合解除上司职务一幕);最「惊喜」的反而是苍松博士,当观众以为会有特别事情发生在他身上——原来没有,他真是一位安分的科学家,一个无关痛痒的工具人。

  

  除了郑重生找臭鼬加入一场戏,见到较多「B16区」的人外,电影欠缺篇幅描述人的生存状况。剧情交代郑重生不满B计划没疏散计划,军方打算牺牲附近16万人口来与「潘多拉」同归于尽,但电影没有时间兼顾「人」的价值,泰来和臭鼬的恩怨、拯救孤女盼盼,弥补丧女遗憾,也显得很表面。

  

  导演在视觉效果上全力以赴,敢于挑战难度,剧情上却相当保守,经过无数好莱坞科幻片洗礼的观众,以为片中的B计划定会发生,然后再让主角力挽狂澜,或者改造「潘多拉」只是幌子,政府另有阴谋……但最终没有大转折,一切依计行事,化险为夷。

  

  《明日战记》其实也有值得反思的设定,例如该如何与「潘多拉」共存,减弱他的破坏力从而取得它的好处(有人会想起「与病毒共存」的争议),而不是只得被广泛引述的「个ending系自己决定」、「一定要行落去」等励志金句。

  套用臭鼬的金句,《明日战记》的剧情只是「做了」,特技是「做好」。未能两全其美,有点可惜。导演吴炫辉做好了熟悉的本分(特技及场面设计),值得赞扬。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