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革命的幌子,华丽丽地变身权贵。你看不懂的《让子弹飞》

  我平时不太喜欢看电影,对姜文那部《让子弹飞》却甚是喜爱。这部电影看了不下三回,每看一回,都有不同的领悟。感觉这不只是一部电影,更像一部文学巨作,一部意义深刻的文学巨作。

  耐人寻味,值得一读……

  观众往往只会注动电影的开头和末尾,而忽略了电影的中间部分。电影开头,马邦德吃着火锅唱着歌。电影末尾,黄四郎的身影若隐若现,让人云里雾里。究竟是黄四郎没有死,还是世间又出现了一个黄四郎呢?

  这个问题,要从电影的中间部分找答案。

  

  《让子弹飞》整部电影,隐喻颇深。黄四郎作为电影中的重要角色,身份一直比较神秘。明面上,黄四郎只是鹅城的一个财主。实际上,他可能还具备更神秘的身份。这个身份,甚至神秘得有点骇人……

  电影中出现的两个细节,揭示了黄四郎的真实身份。

  鸿门宴上,黄四郎声称:他二十年前曾经同张麻子有过一面之缘。他在明,张麻子在暗。这句旁白在旁人看来,可能只是一句试探张麻子的戏言。

  其实,不然。

  

  黄四郎极有可能见过张麻子,而且同张麻子曾经可能是亲密的战友。根据电影中叙述,张麻子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心灰意冷之下,才躲进山里做起了土匪。

  那他为什么要躲进山里呢?

  接下来的剧情,告诉了我们实情。电影的后半段,黄四郎拿出一颗地雷交给假张麻子,想让他用这颗地雷炸死张麻子。手握地雷时,黄四郎说了一段话。这种绝版地雷本来有两颗,在辛亥革命的时候,炸了一颗。

  

  黄四郎为什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呢?只有一种可能——黄四郎曾经也参加、或者经历了那场革命。这样看来,黄四郎见过张麻子也情有可原了。

  其实,这才是这部电影的导火索和精髓所在。

  辛亥革命,革的是谁的命?其实就是黄四郎这类官商买办的命。革命胜利了,黄四郎和刘都统他们摇身一变,竟然变成了曾经要革除的对象。

  这场革命看起来成功了,实际上到这里全部失败了。张麻子亲身经历了这次轮回,如同南柯一梦。作为真正的革命者,张麻子感到心灰意冷,因此躲进了山里。

  动漫

  剧情分析到这里,整部电影的脉络也清晰了。“浦东就是上海,上海就是浦东”。电影末尾处又出现了一个黄四郎,也就不奇怪了。

  老三他们打倒了黄四郎,钱却全部分给百姓。这让革命意志本来就不坚定的他们,产生了动摇。因此才会脱离真正的革命者张麻子,跑去浦东做黄四郎。

  而导致他们集体叛变的罪魁祸首,正是花姐这个半途挤进革命队伍的人……

  黑格尔说:中国的历史没有进步,只有重复。姜文可能就是要用这部电影,展示辛亥革命到民国,其实一直在轮回和重复。

  打着革命的幌子,变身华丽的权贵。打倒了一个黄四郎,另一个黄四郎又起来了,周而复始。而这个新的黄四郎,正是当初打倒黄四郎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