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你是否希望有那么一个人,不顾一切地爱你
原标题:你是否希望有那么一个人,不顾一切地爱你电视剧
导语
常听人说,希望能有一个人,不计得失、不求回报地来爱自己。
如果,真遇上这样的爱,若没有承受上巨大的内心痛苦和压力愧疚,便也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
那么,又拿什么资本来承蒙爱呢?
“我最大的心愿是可以在白天行走”,这是电影《白夜行》中阴冷寡言的男主角桐原亮司嘴里难得蹦出的一句发自肺腑的话,也是他内心深处最深切的渴望。
之所以无法拥有,才如此渴望。
不能在阳光下牵着心爱姑娘的手散步,像一只鼹鼠一样地藏身于黑暗里,生命里除了绝意的守护和绝望的等待,没有一丝愉悦的希望。
而他不惜用生命代价去维护、去爱的那位姑娘——唐泽雪穗,真的值得他那样去爱吗?
带着这些困惑,一遍遍地去翻看不同版本的电影和原著小说。
试图从不同的视角、电影小说的语言描写、对话、情节,乃至于书中每一次眼神的阐述或镜头的刻画中,寻找和判断属于爱的蛛丝马迹和爱的初衷原意。
而这一切貌似疯狂愚昧的寻找,只是想替已经死去的桐原亮司找回一个存在的价值,告诉他:没错,她也是爱你的。
没有回应的爱,是多么悲凉。
《白夜行》是一部日文小说,作者是东野圭吾。小说于1999年8月在日本发行,先后被日韩两国改编翻拍成舞台剧、电视剧和电影。
不同的版本情节安排稍有不同,但大致还是不改小说原意的。
少年时的雪穂和亮司成长于不同经济背景的家庭,却同样有着一颗孤独无依的心,两个孩子偶然遇上,瞬间吸引。
从此便有了惺惺相惜的看顾和守护,在他们静静坐在一起欣赏《飘》或者细心手工的时候,这种单纯的爱意就会在他们相互眼神的传递中悄然释放。
雪穗糟粕的单亲母亲却不惜为了生计,出卖女儿的肉体,这位常常光顾的客人正是桐原亮司道貌岸然的父亲。悲剧从这个时候已埋下伏笔。
当亮司在一栋废弃大楼发现一直敬重的父亲竟趴在雪穗身上,愤慨与冲动,以及保护雪穂的强烈欲望,他用父亲送的美工剪亲手杀死了父亲。
而后,他让雪穂先行离开了那个血惺肮脏的现场,堵死了出口,而他,则沿着废弃大楼的那条又黑又长的通风口隧道攀爬,带着满身满脸的血和恐惧。
也有人说,从那时候开始,桐原亮司的灵魂其实仍一直徘徊在那条黝黑的隧道,再也没走出来过。他的人生里没有阳光。
为了保护亮司,为其转嫁杀人嫌疑,雪穗也动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在外人看来,亮司的父亲只是跟的雪穂母亲有染,而雪穗母亲则是杀人后畏罪自杀。
案情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搁置了。
之后两个孩子约定,接下来的15年不再在阳光下相见,直到案件审理的有效期过去。
我相信,曾经,她对亮司是有爱的,只是沉痛的成长代价,促成改变。
长大后的雪穗,看似完美无瑕的外表下,空留却冰冷的谋略和无情的厮杀。
唯一能让人感受人性的只有那句“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一缕光,可以代替阳光”。
我想从这句话里参透爱,却只看到残酷的摆布。
15年里,亮司怀惴着少年时那颗忠贞守护的心,又或者还多了一份赎罪的心情,藏在暗处,无时无刻不在守护。
为她清除掠夺路上的障碍,只要她需要的,他一概去做,即使是为了她能够嫁入豪门而一次次地违背本意去杀人,也在所不惜。
绝望的念想,悲恸的守望!
“只希望能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这个象征故事内核的绝望念想,有如一个美丽的幌子,随着无数凌乱、压抑、悲凉的故事片段像纪录片般被一一还原。
没有痴痴相思,没有海枯石烂,只剩下一个冰冷绝望的诡计,最后一丝温情也被完全抛弃。
当案件的真相即将揭幕时,亮司从楼顶一跃而下,从雪穗新开张的服装店的天花顶穿堂而下。
选择用最后的力量为雪穗缄默其口,拼尽全力保护他心目中残存的天使。
小说的最后,作者只用了一句话来描写雪穗:
她镇定地走上电扶梯,白色优雅的背影像一具失去灵魂的躯壳,她没有回头,一次都没有。让人久久体味。
很遗憾,这份不顾一切里,没有爱情。
作者简介:南亦丹,80后作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著有长篇心理小说《浮生若梦》。
当一个人
渴望被人不顾一切爱着的时候
这到底是爱
还是爱的索取?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