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家庭教师与学生父亲(有妇之夫)相爱,《简爱》的故事有何结局

  张爱玲的小说《多少恨》,是她自己“力所能及的最接近通俗小说”的一篇了,这部小说的情节,与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非常相似。

  内容都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家庭女教师,与自己学生的父亲相恋了,然而男主角都是有妇之夫,他们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或病或疯、早已没有夫妻感情的原配。

  不过,相似的情节却没有相同的结局。

  《简爱》中男主人罗切斯特的疯妻放火烧死了自己,成就了简爱与男主人的合法婚姻。

  而《多少恨》中,家庭教师虞家茵与夏宗豫的爱情,却因为种种现实困境而最终错过,终究是一段无助、苍凉的的悲剧。

  初相逢——看戏

  虞家茵与闺蜜约好电影院看戏,然而闺蜜因事耽搁,于是家茵要退票,夏宗豫要买票,两人都比较含蓄,钱和票都是通过售票员在中间传递。

  就像是一部琼瑶剧,充满了缘分的巧合。

  “那人和家茵对看了一眼,本来没什么可窘的,如果有点窘,只是因为两人都很漂亮。”

  电影院的建筑很空旷,有一种光闪闪的幻丽洁净,遥遥传来别殿的箫鼓声。

  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场合,两人的初见也充满了美丽的、梦幻般的色调。

  再相遇——商店

  两人的再次巧遇,是家茵给自己的学生买生日礼物,夏宗豫给自己的女儿买生日礼物。

  彼时,家茵已经在夏宗豫家做了他女儿的家庭教师,但两人还没有在家里见过面,彼此都不知道这层关系。

  家茵帮助夏宗豫挑选了礼物,夏宗豫要送她回去。对于两人的路线完全一致,彼此都非常惊讶。

  等到车子开到夏家门口时,两人终于明白过来,没想到两人竟然有如此的际遇。

  这时候,有一些微妙的感情在两人之间逐渐产生。

  “两人其实什么都不想说,心里静静的,讲的那些话如同折给孩子玩的纸船,浮在清而深的沉默的水上。”

  爱情是两情相悦、是相互关心,是顺其自然的脉脉深情

  不似《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与范柳原,两人试探、较量,互相挑逗却却又各怀心思,

  也不似《封锁》中的吕宗桢与吴翠远,只是在短暂的时间、封闭的空间里发生的一场稍纵即逝的暧昧。

  虞家茵与夏宗豫的相处没有算计与心机,他们之间有着满满的温暖与甜蜜。

  电影盒子虞家茵发现夏宗豫的手套坏了,背地里为他细心缝好。

  夏宗豫心里记得家茵的暖水瓶破了,下次就顺便捎去一只新的。

  就像恋爱中的男女一样,两人互相看对方的手相,看手指上的螺与簸箕,为的只是有机会两手相握,传递浓浓的爱意。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美好的恋情总是太短暂,还没来得及体会爱的滋味,两人的关系便出现出众多力量的层层阻挠。

  初级阻挠——势利仆人姚妈

  姚妈是夏家做久的仆人,她的性格尖酸刻薄,嫉妒心强、势利多疑。

  当家茵第一次到夏家揿门铃时,“那女佣总怀疑人家来者不善”。

  当看到家茵与夏宗豫一同来到夏家时,她又怀疑夏宗豫与家茵早就有一腿了,在车夫面前碎言碎语。

  “今儿那些东西还不都是老爷买的——给她做人情,说是‘老师给买的礼物。’”

  最初看到当家茵的父亲虞老太爷时,对他非常冷淡,虎起一张脸,当确定真的虞老太爷时,马上改变态度,满面春风的往上上,竟然忙得“花枝招展起来”。

  及至后来,姚妈因孩子生病的事与家茵产生矛盾,赌气把生病的夏太太从乡下接来,间接导致了家茵与夏宗豫的爱情凋零。

  中级阻挠——虞老爷子

  虞家茵的父亲虞老爷子是一个泼皮无赖,年轻时因出轨别的女人,狠心抛弃了家茵和她的母亲。

  再婚后的他仍然不改好吃懒做的本性,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竟然恬不知耻地找到城里的女儿家里来要钱。

  当他偶然得知女儿和药厂老板夏宗豫的关系后,便缠上了夏宗豫,要求在药厂给他谋一份职。

  善良的夏宗豫给他安排了工作后,更加得寸进尺,天天向宗豫要钱、甚至私自挪用药厂资金,引发夏宗豫的反感。

  他从心底里只顾自己,而从不为女儿的幸福着想。

  为了攀上这门亲事,为了钱,他劝自己的女儿去当夏家的姨太太,还有着自己的一套邪理论:

  “哪个男人不喜欢姨太太?哪个男人是喜欢太太的?我是男人我还不知道么?就是我后来娶的那个,我要是没跟她正式结婚,也许我现在还喜欢她呢!”

  可以说,虞老爷子的厚颜无耻、撒泼耍赖的所作所为,让家茵深受其害,让她与夏宗豫之间的美好感情荡然无存。

  终极阻挠——夏太太

  夏太太与夏宗豫属于父母之言、媒妁之合,两人基本上没有感情基础。

  夏太太是典型的传统封建婚姻的受害者,她得不到丈夫的爱,得不到尊重,还弄了一身病。她不在乎自己的丈夫爱上别的女人,只想着保住自己的正室的名分:

  “虽然不住在一起,到底我还有个丈夫,有个孩子,我死的时候,给人家说起来,一个女人给人家休出去的,死了还做一个无家之鬼……”

  虞家茵性格坚强独立而又不失真诚善良,夏太太不幸的遭遇、可怜又悲戚的人生让她心生同情,她的良心不容许她忍心让夏太太最后的希望破灭,特别是当夏太太说到自己的女儿小蛮时:

  “虞小姐,不单是我同你同他,还有他那孩子呢!孩子现在是小,不懂事——将来,你别让她将来恨她的爸爸!”

  家茵自己便深受离婚家庭的影响,由己及人,她不想因为自己而让小蛮重复自己的生活,这也更加加速了她离开的步伐。

  最终,家茵决定远赴厦门工作,她带着满心无奈的伤恨选择了离开,两人的爱情无疾而终,戛然而止。

  张爱玲对这部小说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是这样的恋恋于这故事。”

  这部小说写于1947年,而也是在这一年,张爱玲向胡兰成提出分手,随分手信一同附上的,还有她的电影剧本《不了情》(小说《多少恨》)和《太太万岁》的稿费30万。

  小说《多少恨》中所描写的那些朴素而温暖的恋情日常,或许正是她与胡兰成在一起所度过的美好时光。

  而最后家茵的无奈斩断情丝,也印证了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故事,终是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张爱玲这一生,真真切切爱过的男人,是胡兰成。

  即使很多人谴责胡兰成滥情,为她不值,但张爱玲也只有一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两人最后一次见面,胡兰成去张爱玲的床前道别,俯身吻她,她伸出双手紧抱着他,泪水满面,哽咽中只叫了一句“兰成”,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这就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张爱玲对胡兰成说:“我将只是萎谢了。”

  就像决定离开夏宗豫的虞家茵,面对夏宗豫想要送她上船的要求,她只说了一句:“不用了”。

  这真是一段太凄美的爱情故事。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