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微笑”!南京小伙的十年守护
??????
一提起“江猪子”
南京人肯定都不陌生
首先印入脑海的
可能是它可可爱爱的“微笑”了
南京江豚保护协会供图
为了留住“长江微笑天使”
南京的一位小伙
开始了十年的守“豚”故事
“江豚科考进入第七天,今天考察航段为扬州三江营-镇江江豚保护区-南京长江大桥,一路都发现了江豚活动的身影。”9月25日,姜盟在自己的朋友圈激动地记录下这样一段话。
这是第4次长江全流域江豚科学考察
对于此次科考队队员之一
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
副会长姜盟来说
这更是一次对自己
十年守“豚”使命的“考核”
“2007年,听到新闻中报道白鳍豚功能性灭绝的消息,我非常沮丧和难过。”姜盟从小就喜爱野生动物,工作后定居南京的他,开始探索长江生物的生存环境。通过走访住在长江边的南京当地居民,第一次得知另一种长江濒危动物——长江江豚。
作为长江中唯一的鲸类动物
江豚有着“水中的大熊猫”之称
南京也是国内少见、可以在市区
观赏江豚戏水美景的沿江城市
不少江豚在鼓楼滨江岸边嬉戏,游出江面一起一伏,岸边市民用手机都能拍到。武家敏 孙中元 摄
“老一辈南京人会把这种在长江里成群游动、油亮发黑的‘胖胖鱼’亲昵地叫做‘江猪子’。最早的时候,当地人几乎每天都看到成群的‘江猪子’在江水里嬉戏,与人类很亲近。可惜到了2010年左右,江豚数量的大幅减少。”
??
“协会成立之初,对于就生活在身边的这群濒危邻居,南京居民知之甚少。越来越繁忙的长江水域、被工业化污染的水体、肆无忌惮的捕捞,让这群长江居民寝食难安。”
为了再看一眼“江猪子”
与人类同游一江水的梦幻景象
2014年,姜盟和伙伴们
发起成立了南京江豚保护协会
开始投入到江豚保护的工作中
同年9月
江苏省政府批准设立
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江豚被提升到省级层面
随着协会工作的越来越繁重,姜盟决定辞职,全身投入到江豚和水生生物保护的公益事业中。
“让更多人看到江豚的生存境况”
是协会成立的“初心”
姜盟表示,“南京是一座特别适合观赏江豚的城市,江豚生活栖息地就在城市中心,距离江岸不到几十米的距离。近距离接触对观者来说非常震撼。”
协会自成立以来,坚持每一年举办百余场科普公益讲座和活动,并在长江边打造了一处了解江豚及其它长江生物的科普馆。由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江豚,江豚也成为南京的城市标识之一。
在民众关注度提升的同时
政府的保护力度也逐步加大
▽
滑动查看全部
2017年4月,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南京师范大学启动南京长江江豚科学考察项目,对南京段江豚种群分布、数量动态进行监测分析。
2018年,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范围。
2019年,为减少对江豚生活水域的干扰,南京将规划中的一条跨长江通道从原来的三塔悬索桥变成双塔悬索桥,取消江中塔桥,保护江豚栖居地的安宁。
近年来,南京先后拆除、搬迁了长江三桥至二桥段所有生产性码头,并陆续向长江投放鱼类苗种数亿尾,增加江豚的食物来源,完善长江生态体系。
这一切的背后
还有着无数个像他一样的
江豚保护志愿者们
守护的身影
方飞 摄
如今,姜盟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走在南京长江沿岸步道,看江豚保护区水域中的小岛绿意盎然,江水中时不时浮出江豚欢快嬉水的背影,江面上空翱翔着数不清的水鸟。
“你看,绿色回来了,
‘江猪子’回来了,
水鸟们回来了,
十多年前我梦想的画面
一点点地回来了。”
?
内容来源 | 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留住“微笑”!南京小伙的十年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