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大恐怖职业,无门槛易上手一天10万,全球不到千人敢做

  大家好,我是腾哥!日本三个不为人知的恐怖职业,没有技术要求,有手就能还有高薪回报!其中一个需要女孩子独自入住私人屋!面对这三个职业,你敢做吗!

  

  2019年日本“最后一位忍者”甲贺流派第21代掌门,川上仁一,通过互联网进入人们眼帘,并且他表示自己不再收徒,不再传承自己的“忍术”,因此,一份职业即将消失在历史洪流中。很多人都会认为,“忍者”和“法师”一样,只是存在于影视作品中的职业。但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如果你看到了川上仁一的新闻,一定会感叹很多有趣的故事,被埋在了历史的神秘面纱之下。但也有一些工作是上不了新闻的,日本如今依旧有3个不为人知的恐怖行业,拿着高额薪水,但极少有人从事,看似“有手就能做”但需要极大的胆识和勇气,很少有人敢于从事。

  

  捡鲔鱼

  日本是个奇特的国家,经济上,疯狂打脸经典经济学理论;信奉“阴阳”来规划城市;设立“结界”保护东京,是全球唯一一个还在使用“魔法”的国家。伴随着的还有层出不穷的奇葩产业,高到离谱的社会压力,以及领先世界水平的“自杀率”。在“高自杀率”的环境下,日本又要维护干净整洁的公共环境,于是诞生了一个正规的职业:“捡鲔鱼”!首先“鲔鱼”并不是真的鱼,而是暗含自杀者的身体碎块,而鲔鱼的肉质比较鲜嫩,比较像人身上的肉,用“捡鲔鱼”来称呼这份职业,也有效地淡化工作人员的恐惧。很多人会纳闷:这份工作不是该由警察来做吗?日本的自杀率最高时达到了17.5%,而警察数量只有千分之二,因此警察常常忙不过来。

  

  甚至在2020年十月份,自杀的人数,超过了新冠肺炎的死亡人数。所以必须雇佣一些专职工作人员来处理自杀者的遗体。这份工作就属于“有手就能做”的高薪职业。不需要有多么专业的知识,但是在招聘中依旧有奇怪要求:首先,必须是喜欢铁道的人。很多的自杀事件都是“卧轨”,所以铁轨周围,就会是主要的工作场所。然后,需要有很强时间观念的人。官方数据说,日本每16分钟,就会有自杀事件出现。所以你需要时刻待机,前往自己最近的事发区域。最后,需要喜欢玩拼图的人。

  

  是因为这份工作还带有“辅助刑侦”的性质,捡到的“鲔鱼”是需要交到执法部门手里,先要由警察判断逝者身份,然后由法医来寻找逝者生前是否被“投毒”“利刃伤害”等证据,来排除“谋杀”嫌疑!虽然这是一份担惊受怕的工作,但是,捡一条“鲔鱼”的收入,便可以达到200—500人民币,很多人一天需要捡1到5次,要知道,东京程序员的平均工资,一天也只在720左右。而且“捡鲔鱼”老手可以克服恐惧,他们表示时间久了也会习惯,很难想象自己手里的碎片是属于“人类”的。而接下来的这个职业比捡鲔鱼还要恐怖,从业者需要面对的是完整的遗体,而且还是几小时前还是活蹦乱跳的人,这份职业就是入殓师!

  

  入殓师

  泷田洋二郎的作品《入殓师》上映后,很多人了解到了这个行业,“入殓师”也逐渐在我国多了起来。要知道日本是个“泛宗教化”的国家,他们自己的神话中有“八百万柱神”,一个日本人出生的时候,是“道教”,信阴阳,结婚时候又成了基督教,用类似的模式办婚礼,去世的时候,又成了佛教,信轮回。于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体面地离开人世进入轮回,于是给逝者化妆的“入殓师”行业就诞生了。入殓师的工作,并不是给逝者面部化妆这么简单,而是在化妆前,首先清理遗体,杀死皮肤表面细菌,同时抽出遗体内的血液和气体,防止细菌在内部滋生,然后用金属丝固定面部,为遗体换上逝者家属要求的装扮。

  

  很多人也会纳闷,为何入殓师工作要如此繁琐?这是因为日本的习俗里,遗体需要停放一周,日本是很相信“头七”文化的,普遍认为“灵魂不灭”,觉得逝者离世七天后,他的灵魂还会造访自己的肉身,目睹自己的遗体无恙,才能安心轮回。由此,不少日本人也发现了商机,开了很多“遗体宾馆”来收取逝者的住宿费,当然了是从家属手里拿钱,而不是天地银行转账!化妆的手法就简单一些了,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化妆,给逝者化妆需要用到的材料则是,福尔马、油漆油脂等,这样一来也省下了每天的补妆工作。

  

  对于入殓师而言,技术要求还是很强硬的!有些入殓师可以把烧伤的遗体还原到颜值巅峰,或者把经历碾压,水泡浮肿的遗体还原得惟妙惟肖。入殓师也会应家属的要求,为遗体烫发染发,穿西装甚至婚纱,让家属可以安心悼念逝者。与“捡鲔鱼”不同,入殓师是很受日本人尊敬的行业,在他们眼里入殓师似乎打通了两个世界的间隔。同时,入殓师这个行业不会消失,毕竟“人生自古谁无死”嘛。所以电影出来以后,很多日本年轻人都发现,这个职业工作人员少,也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有手就能做,胆大就能成,于是争相去应聘入殓师,但最后真正从业的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毫无疑问,就是这个工作太恐怖了。

  

  要知道,人在离世时,难免痛苦万分,遗体往往面目狰狞,并且有时候会遇到不完整的遗体,器官外露,和“捡鲔鱼”不同,会清楚地看到这是人体的“零件”!要知道人对人体残骸的恐惧是刻在骨子里的,因为上古时代,人还不是食物链顶端的时候,有一个机制,当人路遇同类的残骸时,就会知道前方有危险,本能的就会产生恐惧,逃离当前环境。所以毫无疑问每位入殓师都战胜了基因里的恐惧,可谓是人上人。除了克服恐惧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入殓师的工资并不高,时薪只有850日元左右,相当于50人民币,人们都觉得这样的工资,不值得自己用夜不能寐的生活来换取。

  

惊悚片

  洗屋人

  和入殓师一样,洗屋人也是通过影视作品被日本人熟知,但不同的是,没有人争相应聘这份工作。在导演桐健滋执导的《洗屋》中,女主就是职业洗屋人,入住凶宅领取报酬,帮助死去的两位怨灵,实现生前梦想。恐怖片的背后,包裹着的是温馨感人的故事。在其他国家颇受好评的原因即是如此。但日本观众追剧的原因,大多是演员池田依来沙的颜值和身材。很多老一辈的人也会回忆起,历史中似乎有过这样的职业,但如今似乎很难见到。洗屋人职业曾经广泛存在于幕府时代,后淡薄于明治维新。无名浪客暴尸荒野,名人剑家死于屋邸,所以当年的洗屋人收入很高。日本是一个很信仰灵魂,很惧怕亡者的地方,他们供奉亡者不是因为思念,而是担心怨灵会为自己带来灾祸。

  

  很多人相信,死过人的房间里,还残留着亡者的怨念,于是和“遗体宾馆”的诞生一样,洗屋人这个行业也走进了当年的生活。在初期,洗屋人入住鬼屋,会带上一只大鹅,或者鸭子,表示7天内,大鹅死则亡者超生,大鹅活则被亡者寄居,此时杀死大鹅,亡者也会超生。这么一来,工资必然都会到手。第一批从事洗屋的人可谓是先驱般的存在,在信仰繁多的日本文化下不信鬼神,认为真正的鬼,是人心里的鬼。所以洗屋人工作前,往往先用物理手段制造怪声,怪光来伪造冤魂到来的假象,然后才会入住鬼屋。入驻后便是每天蹭吃蹭喝,所以洗屋人大多都是流动工作,居无定所。

  

  据说如今日本依旧有上千从业者,资料无从考证,但种种侧面证据似乎表明这是真的:首先日本人很忌讳死过人的房子,这些凶宅要么被廉价出售,要么被铲平开停车场,大多数都是烂在房主手里无人问津,但也有些房子似乎在“专业人士”处理过后,便会有人愿意租用,或许这些专业人士,就是洗屋人吧。随着时代发展,很多职业消失了,比如电话接线员,钢笔修理工;也有很多职业被“出口”国外,比如“黄河捞尸人”如今集中在印度恒河,民国时期的人力车夫,如今在欠发达小国集中。如今入殓师,也被本土化进入我国,那么你敢做这样的工作吗?还是说,你有勇气挑战另外两个职业呢?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评论留言,最后别忘了给腾哥点个赞,点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