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师表,浅谈先秦时期孔子的思想主张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夫子被后世读书人尊称为孔圣人和万世师表,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在秦汉时代以后逐渐成为了统治中国思想届长达两千多年的官方正统思想。那么,儒家思想究竟有哪些主要内容?它究竟具有哪些吸引人的魅力?本篇文章将带领读者详细地梳理一下孔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认为,人在刚生下来的时候,本性是良善的,性善论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孔子在中国历史上以述而不作闻名于世,他提出了仁的概念范畴,却又没有明确规定仁到底是什么,让人们自己去领悟这个缥缈的概念。按照后世学者对于孔子思想的研究,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仁的具体内涵。

  

  第一,仁者爱人。孔子的弟子樊迟询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知人。孔子主张爱人、关切同情人,这是仁的核心主旨。第二,克己复礼为仁。孔子的弟子颜回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能够约束克制自己的欲望,并且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这样的行为可以称之为仁。在孔子看来,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执行礼的过程就是人性化的过程。第三,忠恕近乎仁。孔子在回答其弟子曾子的问题时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提出的人际交往的准则——忠恕之道。孔子认为,只有贯彻了忠恕之道,才有可能实现仁。

  第四,仁是一种道德境界。能够践行仁道的人,孔子称其为圣贤君子。仁有不同的境界,仁最高的境界是儒家追求的至善境界,仁一般的境界是普通人通过修行可以达到的。值得一提的是,孔子的仁爱思想不同于墨家的兼爱思想,它强调的是一种有差等的爱,即要求人应该先爱自己,爱父母兄弟,然后将这种亲情之爱逐步扩充为对于宗族社会和国家的大爱。

  

  孔子的义利观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身处春秋乱世,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孔子对于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见利忘义的无耻行径很是痛心和愤慨。因此,他为儒家制定了新的义利观,希望可以借此教化世人。孔子认为,人在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时,应该审慎思考这种利益是否正当,如果这种利益是正当的才可以获取。孔子用他的义利观来区分君子和小人,用牺牲道义和良心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孔子对这种行为是很贬斥的。另外,孔子并不是只重视义而忽视利。孔子认为,人应当有高尚的理想追求,这样一来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这对于国家来说是更大的“利”。

  

  因此,孔子说君子不器,即儒家的人才不应该玩物丧志,更不应该着眼于蝇头小利,他教育自己的弟子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将其培养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高级人才。孔子的义利观贯彻到政治领域,就是要求统治者生活节俭,爱民护民,做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比如轻徭薄赋,不误农时,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这是天下正道,是大义大利。

  孔子从他的仁爱学说和义利观出发,提出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大同社会。在国家治理上,孔子认为,仁与礼是国家治理的两大法宝,即良好的道德和完善的礼仪规范是国家稳定的基础。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天子的权威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天下陷入了相互攻伐的混乱状态。

  

  孔子是鲁国人,齐鲁大地向来是周礼的发源地。孔子出生于一个贵族之家,从小对周礼耳濡目染,他对于那个乱世深有感触。为了改变社会现状,孔子从周礼中汲取有益的资源,希望能够恢复周礼的秩序,重新建立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和社会。为此,孔子提出了儒家的正名思想。孔子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一个国家之中的君、臣、父、子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名”就是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只有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社会位置上尽职尽责,国家才可以正常运转,战乱才会停息,百姓才可以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通过正名和克己复礼实行仁政,孔子提出了儒家期望建立的理想社会的蓝图——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儒家经典《礼记》中,在这种社会里,每个人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每个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幼儿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老年人也能够安心养老,人人都讲诚信,天下的盗贼全部消失,国家由百姓选出的德才兼备的领导人治理。大同社会是孔子憧憬的理想社会,也是上古时期传说中的和谐社会。

  孔子认为,大同社会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分阶段实现这个社会理想。大同社会的前一个阶段是孔子提出来的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孔子所处时代所能够达到的最好社会,它是具备现实实现条件的。在小康社会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存在两极分化和贫富不均的现象,孔子的仁政礼治思想正是与这种私有制社会相适应的。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等教育方法。在春秋时期,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逐渐被打破,私学兴起,士大夫阶层也由此发展壮大。孔子就是春秋时期私学兴起的典型代表。孔子在鲁国设坛讲学,广招弟子三千人,相传只要拿着腊肉和粮食当学费,就可以成为孔子的弟子。孔子在收徒之前会考查拜师之人的品性和能力,在正式收徒之后,会综合考查弟子的能力,根据弟子的特点分门别类地来教授知识。与此同时,孔子十分注重教授弟子正确的学习方法。孔子在教授弟子功课之前,会先让他们熟悉功课,以平等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

  

  而且,孔子要求弟子要经常复习所学的知识,这样一来,知识就能够越学越深、越学越精,还能够在旧知识中发现新的知识。孔子特别擅长启发教育,他往往给弟子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给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弟子按照这种思路去解决各种新的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孔子教学的特色。孔子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典范,他不仅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弟子,而且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基础,为后世教育事业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天命,是指上天的意志以及上天主宰之下人的命运。孔子继承了夏、商、周三代的天命观,在天命观上有重大改变。孔子将以前天命观中的鬼神信仰悬置起来,从神学理论转向了人事努力。孔子的弟子子路向孔子询问鬼神的事宜,孔子回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对鬼神这类东西是否存在避而不谈,他认为鬼神是否存在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人际处事中的积极态度。而且,孔子将天命的内容客观化,去除了其中迷信崇拜的成分。天命是孔子提出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孔子将天命当作了儒家学派思想理论体系的道德保障。孔子要求人们知天、敬天,在人际关系中小心谨慎,达到个人命运与天命的统一。

  

  中庸既是孔子提出的儒家学派的方法论原则,也是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理想境界,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都贯穿了中庸原则。中庸一词出自儒家经典《礼记》,中是指中和、不偏不倚,庸是指平常、不容易变更。孔子将中庸思想解释为过犹不及,这其中蕴含了朴素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孔子将中庸之道贯彻到了他思想的方方面面。比如孔子提出了文质的中庸之道,孔子认为,质朴过多就会显得粗野,装饰礼节过多就会显得矫揉做作,只有文质相得益彰,才能够成为翩翩君子。再比如,孔子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情感表达的中庸之道。值得说明的是,孔子的中庸之道不是无原则地迎合所有人,而是讲求原则性和灵活性。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主张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化风貌,他提出的仁爱思想和孝道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孔子不仅是一位思想家,还是一位注重实践的、人格魅力巨大的圣人。孔子安贫乐道,以自己的亲身行动贯彻了儒家思想,他为春秋时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并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是当之无愧的万世师表。现如今,孔子的思想主张具有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孔子思想是中华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典型代表。

  举报/反馈大家都在搜儒家为什么不叫孔家儒家和道家的故事孔子有性三品说吗孔子是哪个朝代的人孔子是否被过誉了孔子的一生有哪些特征

  发表

  Fdgf1r2p

  孔子的思想是要人民跪下去。要跪的坦然,从容,姿式优美。要跪的无怨无悔。跪习惯了,就不觉得卑微。当你从跪中得到乐趣的时候,你就成为了一个万劫不复的奴才。

  2021-06-17

  举报

  回复

  87

  随风吟唱波涛

  有些优秀的为什么不学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个自学方法可以有吧,“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个对父母的态度还是要学一学吧,“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立个小小志向可以有吧,“道不行乘桴于海”,这种对人对事的潇洒态度也可以学一学吧,学问之所以厉害就是一定有他可行之处,国学不止于儒学一门,法道儒墨、纵横阴阳相互补充相互应正照亮了古代中国的天空,学其精华去其糟粕应该是2000多年的后学向先贤致敬的方式吧

  2021-06-24

  举报

  回复

  2

  随风吟唱波涛

  夫子的话被解读了两千多年,解到你这里居然一地鸡毛连人都算不上了,果然是人才,高人

  2021-06-24

  举报

  回复

  赞

  全部10条回复

  抗战复兴文化酒

  孔子不是“本体论”者,“中庸”绝对不是“辩证法”。孔子的思想不是“本体论”,因为从来没发现孔子曾对宇宙本源有个任何断定,孔子既没有说是“物质”也没有说是“精神”。所以,关于“本体”是什么,孔子既不会跟自己打架,也不会跟别人打架。孔子“中庸”压根就不是“辩证法”!

  2021-06-18

  举报

  回复

  9

  随风吟唱波涛

  最近重读中大论,才发现后人曲解了什么,我们失去了什么,

  2021-06-23

  举报

  回复

  赞

  抗战复兴文化酒

  ??

  2021-06-21

  举报

  回复

  赞

  全部8条回复

  国学闲扯之人

  文化领域爱好者

  纵读了《论语》《中庸》《大学》,然后提出了假设,又在《诗经》里验证后才发现,孔子“述而不作”的意思:孔子并没有提出什么特别的思想,他仅仅是对当时好的思想进行了总结。过分夸大孔子的作用,会阻止我们去理解真正的儒家思想。

  例如“中庸”,这并不是一个思想,而是一系列方法。我们会认为“不好不坏”是为中庸,但少一分则增,多一分则减,最后达到最好,是不是也是“过犹不及”?

  2021-06-18

  举报

  回复

  7

  蝶贤义

  孟子谓之集大成者

  2021-06-22

  举报

  回复

  1

  塞外骑士qr6IL

  中庸,中,正,庸合,恰到好处,在自然科学领域平衡不被打破,事物不会发展,进步,

  2021-06-21

  举报

  回复

  赞

  全部9条回复

  和平WRT5Q

  二千年的封建礼教,害人不浅!

  2021-06-18

  举报

  回复

  36

  无名LYMJ

  程朱理学代表孔孟?回去读读比较比较吧娃,三纲五常是程朱搞出来的,汉唐一样儒家思想治理却没有这些糟粕,而汉唐的儒和孔孟的儒另有不同,去找找资料学习学习去吧!另外告诉你,秦后实行的是帝国制,和封建制有本质的不同。

  2021-06-22

  举报

  回复

  1

  和平WRT5Q

  程朱理学,才是孔孟子思的大学精神,儒学之正统。可惜,天道人理上还是输给了,人欲和无良知良能之举,输给了封建黑暗的统治手段,输给了为自己束缚的伦理常纲!这个祖制,谁也没能逃脱或改变,这是二千年来的国殇!

  2021-06-21

  举报

  回复

  赞

  全部3条回复

  函安宜9O

  孔子什么时候出生贵族了

  2021-06-19

  举报

  回复

  2

  塞外骑士qr6IL

  丘父叔梁纥确系宋国贵族,只是其母颜征在乃与叔梁纥野合所生,孔丘并非嫡出,

  2021-06-23

  举报

  回复

  赞

  函安宜9O

  问题是孔子出生时未被承认

  2021-06-21

  举报

  回复

  赞

  全部3条回复

  寻寄aB

  年龄越大,越发觉圣人所说的才符合天道,事物的规律,是永世不衰的学问。

  2021-06-18

  举报

  回复

  9

  雨过天晴FEA

  世上没有圣人,你只是自己没有思想的人,你还是做好才吧

  2021-06-22

  举报

  回复

  赞

  帐号已注销

  没有仔细看,告诉你哦,孔子是讲法治的,孔子不是重义轻利的,没有读易经就来看论语读孔子完全读不通的,儒道释三家讲的是立生,安生,乐生,讲的是一个道理的。

  2021-06-21

  举报

  回复

  3

  帐号已注销

  还有什么性善论,有教无类的。更不用说了。很多人连无可无不可都说不清楚,连小学老师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都解释不清楚。

  2021-06-21

  举报

  回复

  1

  一而已

  文章一开口就是谬论,我不知作者是学者,还是爱好者,不管什么“者”,我都建议,在写孔子之前,先拿出身份证看看自己姓什么,忘了什么也别忘了自己姓什么。再回到开头,说“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夫子”,听谁说的?依据何在?如果不知道,以后就别再说了,不要说自己不懂的事物。

  2021-06-18

  举报

  回复

  5

  天下第一杠

  劣儒篡史亡华夏,古道重光赖竹书。

  2021-06-18

  举报

  回复

  27

  贪天之功补己私德不配位

  不负你网名啊!

  2021-06-20

  举报

  回复

  赞

  不可解的秘密

  孔子的思想尽管有好的方面,但也避免不了他对女性和儿童不友好的事实,其实在老子和孔子,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年代东西方对女性都不友好,而儒家的孝文化更是对妇女儿童更大的迫害,所以放到现在儒家可以有,但绝不能再奉为主流,孝文化也绝不该存在

  2021-06-23

  举报

  回复

  3

  旁凌晴Rt

  孔子的思想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这需要辩证的对待,取其精华,去之糟粕,需要实事求是。

  2021-06-18

  举报

  回复

  4

  wanjinyou1

  的确孔丘述而不作,那孔丘做什么?删诗修书。先秦时期所谓的仁是指祭祀时借尸还魂的行为。仁字从尸。

  2021-06-19

  举报

  回复

  6

  随风881

  孔的思想是让众生都跪拜他

  01-23 17:35

  山东

  举报

  回复

  2

  齐威风风

  孔子的思想,适合人类思想文化

  2021-06-18

  举报

  回复

  2

  来自千灯古镇斗志昂扬的牡丹

  有人极力反对,怕是忘了自己从哪里来的了

  2021-06-21

  举报

  回复

  1

  路见不平一声吼ai

  韩国认为孔子是他们的

  01-18 14:07

  辽宁

  举报

  回复

  1

  HEISG66

  跪下的民族,无资格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既己站起,就永不跪下!欧美剧

  杀头不足惜,双腿坚决不跪伏!

  2021-06-21

  举报

  回复

  2

  星光大盗369

  孔子思想是多边主义,统治阶级硬是把他歪曲成单边主义!

  2021-06-21

  举报

  回复

  2

  路见不平一声吼ai

  现在不行跪拜之礼,被点头哈腰取代了。

  01-18 14:05

  辽宁

  举报

  回复

  赞

  unead

  鲁国用了孔老二,结果。。。。

  2021-06-23

  举报

  回复

  赞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