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普照》:春节期间最值得看的华语片

  其他剧之前,“风影院线”一直都是我们输出热门电影评价意见的渠道。如今这个版块无限期停做,在此期间,我们会把每个月最值得探讨的两部佳作“提上议程”,给大家推荐。

  首期选择的电影,是在去年一个电影大奖上,一举拿下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辑等五项大奖的《阳光普照》。

  电影从一个四口之家的切面,表现人伦亲情之间的罪与罚,以及建立在罪恶之上的救赎,带有浓厚的悲情色彩。小儿子年少轻狂,犯罪伤人被关入少年辅育院,父母还未能接受这样的打击。怀孕的女友竟前来求助,收留与否陷入难题。父亲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备考医学院的大儿子身上,但更大的悲剧却袭来,这个原本平淡幸福的四口之家分崩离析。

  我们邀请了几位影迷,谈谈《阳光普照》。

  徐若风

  8.5分

  能刻入21世纪华语电影家庭题材的一流行列,钟孟宏拍出了属于他和这个时代的《一一》(杨德昌)/《父子》(谭家明)。

  绝非“日式”,而是决绝的台湾本土情节剧创作,必须要将《阳光普照》放在台湾电影的创作谱系中,将其诠释为彻头彻尾的寒凉、血淋淋的亲情关系,才能认清它的表达。犯罪类型的嫁接处理,看似漏洞横生却又风生水起。父子亲情是痛苦的枷锁,亦是无声的温存,不顾一切“以罪恶作为救赎”,阳光与阴影汇于一体。直至最后,这个家庭“守得云开见日明”的时刻,建立在巨大的罪恶、鲜血和麻木之上,黑色幽默中黑色的那一面也被推向顶峰,令人心生恸意。

  可惜剧作上过于直白、工整,多次点题析义、前后互文、围绕概念做文章,不够信任观众。所以纵使人物的状态已经呈现出惊人复杂的情感,却仍旧无法令人满意。动物园、婚礼、出院、夜寻、狂奔、坦白和最后骑车的开放结局,这七场是本片最有力道的戏点,提炼出了人生的几个关键时刻,的确每场都非常击中人,但缺点和优点一样,亦在于“大写加粗摆到面前”,反而拖累这部电影,使它无法成为一部真正的杰作。

  p.s.配乐是华语片年度数一数二的水准,尤其《动物园》和《远行》都太震人了,给电影增加了很多好感。

  西子卡

  8.5 分

  把握时间,掌握方向。在沐浴阳光时,尚能习得一二,可这世间毕竟阴影遍地。阿和一家,城市底层,贫贱夫妻,哥哥跳楼,弟弟进劳教所。人生啊,难以把握。

  导演很好,在林生祥的音乐中,留给每个人一点温暖。至少没有大吵大闹,至少宝宝顺利生下,至少家人没有放弃面对。哥哥说阳光普照,但阴影全在自己身上。

  半夜醒来在黑暗中看,从未想过会有一版《花心》能使人泣不成声。有人说后半段有些拖沓,我原本也想电影停在阿和出来那一刻。但导演想表达得更多,有关父爱、有关新生。跟着阿和在桥上奔跑的脚步,相信春去春会再来。

  澍

  8分

  每个家庭都有说不清楚的阴影,而这些交织在日常之中,不容易被察觉。更喜欢前半段集中在家庭内部的矛盾。摄影和音乐是真的棒。

  汪金卫

  8分

  一刷于釜山电影节英文字幕版,二刷于Netflix。《阳光普照》关于家庭的分崩离析与重组,关于少年的成熟长大,关于父亲身份的责任与担当。从始至终,片中这个四口之家似乎从未团聚过。经历了分别、悲伤、团聚、和解,四口变五口重新上路。即使是一家人,但彼此内心隔着巨大的鸿沟。除了深沉无言的父爱,哥哥的角色也很让人感动。在冥冥之中的安排与果断决定,让弟弟得以出狱见到女友,让父亲和弟弟得以化解隔阂。刘冠廷散发邪气、阴魂不散的表演可圈可点,他和陈以文获得的影帝实至名归。林生祥配乐加分。问题有三:一是节奏略拖沓时长过长,二是片尾关键剧情不能通过剪辑呈现,竟要让演员大段对白完成叙述和煽情,过于直白无力。三是台词过于直白,导演说教意味浓厚。刻意强调“阳光普照”的主题,倒不如乱入的司马光动画有深意。不过整体瑕不掩瑜,至少比《一路顺风》好太多。

  伊夏

  8分

  家庭是相害相爱的场域。哥哥突然选择离去,弟弟重新站起。看似背负最多的是母亲,但父亲的沉默不语背后,也为了让全家继续生活背负巨大秘密。在特殊时期看这样一部影片,让我觉得人性的多面可能真的多到难以揣测甚至难以直面,有时候不是恨也不是怨,是无力和无法重来的永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