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千年古桥旁,岳飞枪刻石碑纪念爱将,写下千古名篇“满江红”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将军的这首“满江红”可谓名满天下,尽人皆知。
然而,关于这首词的写作地点有许多说法,近来不少学者认为岳飞是在河南漯河小商桥旁写下的。
01天下第一桥
小商桥位于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与郾城区交界的小商河(颍河故道)上,始建于隋开皇四年(584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小商桥是一座敞肩圆弧石拱桥,世界公认该桥型首创于我国。所谓敞肩,是指桥拱上建筑结构由实腹演进为空腹并以一系列小拱垒架于大拱之上,这样既可减轻石拱桥的自重,减少拱券厚度和墩台尺寸,又可增大桥梁的泄洪能力。
所谓圆弧,是采用小于半圆的弧段,作为拱桥的承重结构,在相同跨度清况下,可以较半圆拱大幅度降低桥梁高度。反之,在相同的桥梁高度时,可以得到较半圆拱更大的度,两者结合,使拱桥技术克服了障碍,得到了发展。
小商桥原位于历代大路上,107国道建成后,这座桥才正式退出履行了1000多年的交通职能。2001年06月25日,小商桥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小商桥上的石雕
历代修葺导致桥的构成多种多样小商桥被专家誉为“天下第一桥”,主要是该桥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早”,该桥历史悠久,创建时间早于著名的河北赵州安济桥,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式圆弧石拱桥。经过一千多年的高强度使用,桥面青石已经磨损严重,桥的栏杆结构被历代修葺后,变得样式不再统一,而是多种多样。几乎成了中国石桥栏杆的博物馆。

小商桥另一个特点是“极具研究价值”,小商桥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做工精致,经历代修葺,保留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成就,是研究古代建筑、交通史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实证。
现桥主体结构属北宋建筑风格,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最大的一次修筑是元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
自1982年9月起,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派考察组到小商桥进行实地考察,同年11月3日《北京晚报》头版发表《河南发现一座隋代石拱桥》的通讯,引起全国各界关注,国内十余家报纸转载。1986年小商桥被定为河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小商桥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3月29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国古桥一拱桥》邮票,其中,第二枚即为小商桥。
02小商桥因英雄而扬名
公元1140年,金兵进犯南宋,岳飞副帅杨再兴率三百部下与十二万金兵在小商桥展开大战。
杨再兴一马当先,直奔金兵元帅兀术,因求胜心切,杨再兴欲跃马趟过小商河,坐骑突然陷在淤泥中不能自拔,最终杨再兴被金兵乱箭射死。
岳飞哭祭再兴,焚其尸,竟然发现骨灰中的箭镞竟有两升之多,众人悲愤交加,将杨再兴葬于河北岸,岳飞亲自用自己的兵器沥泉神矛为杨再兴刻下墓碑,立墓碑于坟前。
时天下大雨,岳飞悲愤交集,于小商桥上吟作“满江红”词一首,传彻万世,小商河两岸成为闻名古今中外的南宋古战场。

如今,在小商桥旁边,便是杨再兴的陵墓。人们已经建起了“杨再兴纪念园”,为这个旷世英雄树碑立传。

特别令人欣慰的是,历年来多位军旅人士在此留下墨宝,组成了“百名将军题字碑廊”也彰显了现代军人的英雄情怀!
都知道漯河博物馆镇馆之宝是贾湖骨笛,有谁知道这骨笛并非一个?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