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普通观众和专业观众,你属于哪一类

近年来,看电影已经成为国民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方式。据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已达559.11亿元,同比增长13.45%;2018[1] 年一季度全国票房更是高达202.18亿元,首次超过了北美市场同期票房,进一步反映了我国电影市场的繁荣。
在如此规模的电影市场中,观众对影片的审美、以及对电影的消费能力必然有很大差异。未来,电影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将有利于从业者为观众提供差异化、针对性强的服务,进一步带动市场消费,促进电影产业良性发展。
电影观众分化趋势明显
随着我国观众审美需求日益多元,电影观众分化趋势日益明显。中国电影资料馆日前发布的2018年春季档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众对档期内不同类型影片的偏好存在明显差异。

2018年春季档影片普通观众和专业观众满意度对比图
根据对不同类型影片的偏好,国内电影观众大致可分为两大类:普通观众和专业观众。调查发现,普通观众主要关注电影的故事情节、娱乐性、视觉和听觉的呈现方式,对商业元素浓厚的爱情片、喜剧片、动作片、科幻片等类型更为偏好;专业观众则更为重视电影的表现手法、影片风格、思想性和艺术性等,也更倾向于观看文艺片、剧情片等类型。
电影消费地域差异显著
不同城市的影院数量、电影排片量、地区消费水平和对电影的偏好均有所不同,导致电影市场的地域性差异明显资讯影评。据艺恩数据发布的《2017—2018年全国影院市场十大观察》显示,2013—2017年各线级城市的票房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一二线城市票房贡献大,但票房增速呈下降趋势;三四五线城市票房增速快,同时在全国总票房中的份额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