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对于人性的刻画很深刻

  首先,看了印度电影《调音师》,听说改编自法国一个小短片,真的超级好看。一开始电影院发生了一些小小的意外,但真的不影响后面的观赏,看完之后会大呼电影好看。前二十分钟讲的是男主阿卡什作为盲人,唱歌和钢琴,但是又发现他只是假盲人?我想过可能有啥隐情,于是我被吸引住了(编剧优秀)我就在想,这不是其他印度电影的最后经典片段吗?这么演132分钟能演多少?

  

  说实话就降低了期待,等到后面阿卡什弹钢琴却看到血迹和一双腿之后我才意识到真正的剧情才开始展开(其实从西米拥抱他丈夫出现的一声惊悚片音乐有点埋伏),后面的剧情的各种反转人意想不到,比如西米的情夫就是警察局局长,但又有点欧亨利式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还有准备把西米卖掉的医生却被西米干倒等等超多情节。

  

  这部电影对于人性的刻画很深刻,比如推迪萨太太下楼绝不手软,动起手来各种不手软的西米,医生说他会治好阿卡什的眼睛其实是为了他的肝脏,莫里和他母亲救了阿卡什却是为了卖掉他的肝脏得钱(前面部分,莫里只是个开突突车的司机,他母亲只是卖彩票的而已,看起来都是好人)剧中人物的一次次反转让我震惊,也感受到人性中的恶,中国电影或者电视剧总会在最后突出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只要你变好,你就被洗白。

  古装片

  而这部电影,在最后一幕都在揭露人性,到结尾的部分我以为起码西米是有纯粹的善良的,但是没想到又有一个反转,绝了,真绝了,但是真的很刺激有意思,影片中很多细节的策划也很不错,比如首尾呼应就是点睛之笔,其实我觉得那个西米其实是有良知的,她丈夫死了她也真心哭过,后来让阿卡什走,但我知道,她的良知随着剧情的发展,从她决定将阿卡什撞死的一瞬间就消失殆尽了。

  

  再就是影片中音乐很贴合剧情里的氛围。阿卡什得知那天是西米夫妇的结婚纪念日,弹了西米喜欢的较舒和欢快的曲子,在西米和情夫手忙脚乱的处理尸体的时候是狂风暴雨的曲子,我理解过来是,这也是他当时的心境:我看到一切,我却不能表现出来,我的良知很不安,但我没有办法,否则我也会死。后面的音乐全程和影片发展情节相适应。关于电影,我个人感觉会有第二部,首先阿卡什确实被兔子救了,他到伦敦之后有个朋友把他送到了英国,剧中已经交代他朋友很少,莫不是莫里的妈妈?这么大本事?

  

  在丧子之后还能将阿卡什送到伦敦?达妮自己做为一个女娃娃都没办法帮助自己,别说帮阿卡什了。苏菲的爸爸?不可能管这么远吧。所以我觉得还有一个幕后推手。其次,最后一幕,阿卡什又看得见了,前不久她跟苏菲说的西米出车祸的事情,但是这件事情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就算有第二人看到,苏菲也不可能叫人来当面对质,所以西米到底是出车祸死亡还是真的被卖掉不得而知。最后,如果说西米真的死了,那警察局局长被困在电梯里,电影没有交代,谁知道他是被救了还是死掉了呢?也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