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香港卫生官员称通关不是话题,但无钱度日市民望眼欲穿
文 | 黎子珍
内地继公布“新十条”之后,意味著走出疫境已见到曙光。内地在疫情防控实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已逐渐成为现实。内地在短时间内大幅放开防疫限制,是基于病毒变种的变化,虽然传播力极强,但病毒杀伤力极低,所以,再频繁大范围做核酸检测已经没有意义,放宽是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做法。
![]()
特区政府也松绑,确诊者及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检疫时间由七天缩短至五天,抵港人士只需每天进行快测至抵港后第五天,但口罩令维持不变,被指无用的“疫苗通行证”及“安心出行”不取消。
取消抵港检疫亦意味再没有隔离人士入住本地酒店,加上市民出外旅行也不用回港隔离,选择留港的人自然较少,无可避免会令本地酒店业少了生意。然而,根据旅游业促进会总干事崔定邦所指,自从8月中“3+4”检疫隔离措施实施后,入住率大约只维持在50%左右,可见少了检疫住客对酒店业的影响是局部的。
香港卫生官员在立法会面对议员质询时却声称,内地是调整内控政策,通关暂时不是一个话题,香港始终属于境外区域,要把内地省市之间的免检疫、免核酸检测要求适用于香港,暂时没有可能做到,担心会造成漏洞。至于“安心出行”,卫生官员说应用程式推出之初,追踪个案源头和密切接触者,当局会继续监察其运作情况,这种抗疫措施曾经非常重要,但因应病毒转变,加上本港已改善免疫屏障,所以“安心出行”的角色有所调整,强调未来可能再出现新疫情,假如有新变种株及传染病,“安心出行”或可再发挥作用。
![]()
卫生官员说通关暂时不是一个话题,但通关却是一个最重要话题。社会各界对尽快通关望眼欲穿,落实与内地和海外全面正常通关,才可让无钱度日、等米下锅的市民有工开、有收入,才可真正发挥香港联通国内国际的功能,尽快通关复常,才能确保香港活力。
自疫情爆发以来,香港一直实施入境检疫安排。但随着全球多个国家相继撤销入境限制,香港将面对愈来愈大的通关压力。港大微生物学系临床助理教授薛达以“终局的开端”为题发文,建议当局尽快放宽防控,反映不少市民的心声,可谓大快人心。
在亚灾难片洲最早提出“与病毒共存”、决定全面开放的新加坡,在今年4月时有九成人口完成全程疫苗接种,71%完成接种加强针;60岁或以上老人中,达到95%完成全程接种,80岁或以上人口的全程接种率也有94%。香港已接种第一针的人口为94.5%,已接种第二针的有92.8%;已接种第三针的也达到82.3%。这样比例的接种率,媲美新加坡,为何不加快内外通关呢?
![]()
香港有传媒一针见血指出,现时香港每日有上万宗本地确诊个案,既然外国人都不怕,为何香港还把他们视作潜在播毒者?一方面说招徕游客,一方面打击他们来港意欲,如同精神分裂。
3年疫情的劳累和沮丧,令复常成为了最大的民意,世界各国皆如是,香港更加如是,香港内外通关迫不及待,能与内地恢复免检疫通关,香港才能完全复常。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带领6大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游黄山,他说,他们到黄山这里来合影,也是表示“开放的中国,欢迎各方来客”,似是传达一个开放的资讯,同时也给香港市民对开关怀有一个合理期望,希望通关的制约措施及早全部解除。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