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离世,儿子用塑料袋装骨灰,网友为何“点赞”?
中国人一向讲究风光大葬,在丧事这方面,是很舍得花钱的。
据有关调查数据现实,国人平均在丧葬上的花费约占年平均工资的45.4%,占比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

因此,殡葬业内人士有句话叫“操着卖白菜的心,赚着卖白粉的钱。” 可见,殡葬行业是很赚钱的暴利生意。
近日,一则新闻引发网友热议。
一位89岁高龄的北大教授去世,遗体火化后,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让教授的儿子挑选骨灰盒。儿子看到价格后目瞪口呆,最低档次的骨灰盒也要7000元,贵的有几十万。
儿子是博士,肯定不差这点钱,问题是一个木质的骨灰盒,价格咋就这么贵呢?这种事也不能讨价还价。买吧,感觉自己就是“冤大头”;不买吧,又不符合“规矩”。
最后,儿子没有买骨灰盒,从车里拿出一个黑色塑料袋,直接把父亲的骨灰装进去带走。

博士的操作,让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感到很吃惊:哪里有这样的儿子?最便宜的骨灰盒都不舍得买,居然直接用塑料袋装走,太不孝了!
于是,有人就发视频传到网上,希望大家一起来谴责这个“不孝子”。没想到,网友的态度根本没有按着“剧本”走。不仅没有“骂”儿子,反而认为儿子做得对。
网友们一边倒地指责殡仪馆赚黑心钱,一个骨灰盒居然卖出了“古董”的价格,简直就是在“抢钱”。
很多网友表示,孝顺不是买一个贵的骨灰盒,而是老人活着的时候好好孝顺,儿子做得没错。
古往今来,中国人的传统是“逝者为大”。因此,在丧事上往往不计较花多少钱,只图“好看”。
《焦点访谈》曾经报道过,一款进价450元的鸡翅木骨灰盒,最后可以卖到16800元的高价,收费之高令人咋舌。

这几年,骨灰盒动辄上万,墓地价格更是一路疯涨。据媒体报道,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一个墓地售价已经超过10万元,最高卖到40万每平米,最贵的一块墓地甚至达到了800万元。
墓地比房子还贵,让很多人直呼“住不起,也死不起”!更荒诞的是,曾经昆明一家墓园与银行合作,还推出了“墓地按揭贷”,一度冲上热搜。
后来“墓地贷”被紧急叫停,虽然有违公序良俗,但殡葬行业的暴利可见一斑。
这个冬天,冰寒刺骨。因为新冠,带走了很多老人。殡葬“黄牛”应运而生,火化场生意异常火爆。
生前不尽孝,死后大操大办,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尤其在农村几乎比比皆是。
有些人,老人活着的时候不闻不问,等死了以后就出来装样子,用最贵的棺材,请乐队吹吹打打,愣是把丧事变成了闹剧。
说到底,这纯粹就是伪孝,是做给活人看的!
俗话说:“床前一碗水,胜过坟前万吨灰。”
孝顺,不是老人去世以后的高档骨灰盒,也不是上百万的豪华墓地,更不是敲锣打鼓、悲痛欲绝,而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为人子女,最大的痛,莫过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生前好好尽孝,胜过死后风光大葬。心中无憾,又何必悲痛欲绝?
古语有云,“死人无知,厚葬无益”。博士拒绝购买骨灰盒,“不孝”的背后是通透,与其厚葬,不如厚养,让老人安静的离去也是孝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