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登山徒步路线:午潮山小环线,阳春三月
双休日避开杭州西湖边的人群,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往山上跑。
爬山,其实蛮小众的,我发爬山路线图文,流量总是不大。远不如早餐的流量,比如楠哥煎饺什么的。
但我还是要发登山路线的图文,很多朋友是因为登山内容才关注我的。
昨天我爬了午潮山,今天就说一下这条路线的情况吧!18张图可以按顺序看。
我是从石马地铁站下车的。c 出口出来后,往后走531米,右拐到和漫巷,继续往前走543米到第二公墓。再继续沿着柏油路往前走,663米后,到一个临时简易的停车场。
这1737米,如长长的引子,是没什么风景的。接下来,才开始真正爬山。


从停车场到午潮山惨案遗址,这一段山岭叫龙门岭。
这是一条融合各种类型的趣味型山道。不加雕琢,天然成趣;路边有溪,淙淙有声。非常适合爬山伊始的热身开胃享用。


到了午潮山惨案遗址,右拐继续往前,是一段平缓大路,再走一小段柏油路,便进入林场。
林场四周光秃秃的,视线开阔,处于十年树木的养育阶段。路边的玉兰树碗口粗,花也瘦。几个路口几经拐弯,到柏油路的山边,有两个蓝色的蓄水箱可作标识(如下图所示)。
眼前一条黄土小径,似路非路,如一缕烟往上飘。


之所以把“上山点”设在这里,是因为今天我们爬的山是“午潮山”,目标是506米的午潮亭。
上山无趣可言,也无植物可藏,属于很容易被日寇发现的那种。
这种感觉,就好比我是一只虱子,很不幸趴在一个理了飞机头的男士头上,从鬓角往上爬,好长一段路,身子是明摆着的。
只是快到山顶,植物骤生,身子才得以融入山中。
到达第一个山头,视野猛地开阔,但见巨石鼎峙,草木扶疏,俯瞰大地,天开图画徐徐展开。

一群小朋友在嬉闹声中,轻手轻脚,攀缘而过,甚为佩服。
不过,一路上偶遇登山者,其实寥寥无几,所拥挤者,皆为山石与灌木。
虽然走在山脊之上,却被灌木包裹,并没有机会看两侧山谷。
如穿行在天然的绿色管道中,只有少数时刻,绿荫打断,眼前一亮,往往是在山谷悬崖边了。

春天的气息,就从山谷中升起,连打三个喷嚏。
山茶花正在凋零,发出农药般的气味,不知道是甲胺磷还是敌敌畏,没喝过不好判断。
杜鹃花还在思考,到底什么时辰,突然盛放好呢?

一些无名的小花,如野生的山胡椒花,倒是闹得欢。但那素雅的色调,只能算是自家人在一起哼着小曲儿,难以招蜂引蝶。
世人如蜂蝶,只爱艳丽的醒目的大朵的有名的。

每到一个山头,我就问儿子,这叫什么山?答曰“无名”。
无名的山头,无名的山道,无名的植物,无名的山石。它们不像西湖群山,三里有古迹,五里有画风。有的只是古风依旧,今日所见的午潮山,估计与三百年前一致。
对我而言,这就足够了!

蜿蜒越岭五重,如在牙罅中西行;一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却传来乌鸦的叫声。
对面之峰,峥峥高峻挺拔,峰顶的午潮亭翼然,此乃午潮山本山无疑了。
最后一段路,是整齐的台阶路,蹑磴而升,如同天梯,应该是从赏心悦目牌坊处上来的。
到午潮亭已是下午4点半了,一阵山风吹来,汗收了一大半,腿抖得更厉害了。
我看到山底的闲林水库,幽幽发着光,像是随意丢地上一块绿玻璃碎片,总想拾起来。

暮色逼人,还是下山为妙吧!匆忙中,差点走错路。
下山极为艰难,山壁片削,土滑坡陡,坡度几近60度。只得如攀岩状,以手抓棘,贴山下挪。
连分针都走得比手脚快,区区两百米,花时半小时。到山谷柏油路处,天色已黛。

好在接下来都是柏油路,倒是轻松,黑行三里,一直到午潮山惨案遗址处。
再接着下山龙门岭,再穿过第二公墓,一路毛发竖立,不敢多语,恐惊地下人。
到了路灯有亮光处,方才松了一口气,感觉穿越了无数古人与梦境。

路线:石马地铁站——第二公墓——惨案遗址——上山点——山脊线——午潮亭——下山野路——柏油路——惨案遗址——第二公墓——石马地铁站。
数据:海拔最低:39米,最高:509米;全程长度: 9.8公里;花费时间:5小时14分钟;
攻略:
1、山的野趣很好,像是山的样子。
2、环线还可以优化,比如把车停到白龙潭景区,以此作为起终点,可以把更多的里程走在山里。
3、时间一定要安排好,最好上午来这边,充分的时间才能从容。
4、下山的路很艰难,如果作为上山,倒是会轻松许多;体力不支的朋友,不如直接走台阶下山。
5、一双好的登山鞋很重要,带上足够的水,如有条件再带上一只头灯吧。

本文系作者“郑在杭州”原创所有,码字不易,欢迎点赞留言关注。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必究!
更多好玩、免费、新奇景点的吃喝玩乐攻略,请关注“郑在杭州”。
好看的你,别忘记文末点个赞哦!欢迎留言交流讨论~
举报/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