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朝中兴之下的暗流,一次交易而引发的战争,商王朝的崛起之路
夏王朝是历史上少有的二代即亡国,然后还能再度复兴的王朝,这只能说是大禹恩泽苍生,遗泽后辈了。
但毕竟作为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家天下的所有弊端都会遇到,但却没有可以借鉴的前朝,所以很快就在少康、杼父子刚刚恢复统一,王朝之下便开始了暗流涌动。
首先是夏王杼子夏王槐在位时,位于洛水流域的洛之君洛伯用与黄河流域的河之君河伯冯夷之间开启了战端。
而河洛之地正是夏王朝的核心区域,洛伯居于夏王都附近,必是夏王的亲信,可以认为是河伯的势力拓展过快,威胁到了夏王政权,所以借洛伯之力对河伯进行打击,仅统一之后的一代就发生这种事情,可见夏王的权威在已经直线下降了。
而到了夏王槐子芒,更是在暗流之下涌现出了重大隐患,商族开始崛起。
生活于漳河流域的商族,商候子亥在位时,“服牛、乘马,引重致远”。部族拥有大量的牛,农耕就会有优势;拥有大量的马,战争就会有优势。而商族还以牛马运输货物进行中介交易,财货也远超周围部族,因此逐渐强大起来。
而在河之南,与夏王亲近的有易氏主导着交易,商候子亥也只能“托于有易河伯仆牛。”委托有易氏进行代理交易。可有易氏之君绵臣不知是眼红商族的财富,还是受命于夏王想要打击商族,乘“商候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王亥取仆牛。”杀死了子亥,并抢走了牛。而从事后商族没有马上报复来看,受命夏王的可能性更大。
而到了夏王芒子夏王泄在位时,夏王权进一步衰落,商侯亥子上甲微开始了行动,“上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代有易,灭之,杀其君。”,联合之前被夏王打击的河伯,一起灭掉杀父仇人有易氏,垄断了夏王朝的商业贸易。夏王泄居然毫无反应,于是商侯更进一步,借皮氏内乱,“殷灭皮氏”。这个皮氏族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制作皮具的,皮具既是生活用品,更可以做武器,至此,商族愈发强大。
可夏王朝依旧还是正统,大禹遗泽未尽,商族还不足以改朝换代。当然,总有不开眼的主,于是夏王泄子不降在位时,另一个刺头九苑国直接扯旗造反,不降亲率大军军进攻,将其平定。夏王朝此后还有五世七位君王的命数,王朝的终结还得等到商汤革命。
读史可以知兴替,明事理,鉴人心。此为中国历代经典战争系列合集第十四期, 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关注一下。
史料引自:《史记·夏本纪》、《帝王世纪》、《世本·作篇》《易·系辞下》、《山海经·大荒东经》、《竹书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