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国内第一车企,现却负债1328亿、10亿债券违约,敢问路在何方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不少企业都依靠先进的科技,不断提高自己的产品品质,特别是在传统汽车制造业中,突破“舒适圈”,成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以前,很多厂商都会选择“合资”的方式来共享技术,而一些企业,则已经摆脱了对这个“依赖”的“依赖”,比如长城、奇瑞等,但也有一些企业,因为落后,逐渐没落,“徘徊”在了倒闭的边缘。

  华晨最近因为无力偿还贷款而再度陷入舆论旋风,据有关媒体报告,三年前华晨公司的一笔融资10亿元的私人债权,目前已到还款期限,但因为华晨公司暂时陷入了资金短缺,短期内难以偿还。

  

  华晨汽车的金杯和中华,都曾经风靡一时,但现在,除了华晨和宝马,似乎再也没有人能听到别的品牌的声音了。华晨集团本来就是一个小厂,到一九八七年,五十多个小修厂和配件厂合并成为了一家国企,沈阳金杯就是华晨公司的前身,它的主要生产基地是海狮轿车,每年销量两千多台,但因为技术原因,大部分零部件都要从海外采购,后来因为汇率上涨,华晨公司的资金根本不够。

  

  由于工厂资金短缺,设备陈旧,一盘散沙,工人只能靠自己吃饭,赵希友想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通过发行来筹集资金,一开始是一块钱一股,一年下来,赵希友也只能筹集两万七千块钱,和一千万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直至一名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的中年人到来,沈阳的“金杯”彻底被颠覆。杨融在那时花了12000亿美元收购了沈阳金杯40%的股权,由他领导的沈阳金杯公司更名为华晨,并在一九九二年成功进入美国,这一过程要比全球最大的丰田公司提前七年。

  

  华晨集团本来就是一个小厂,到一九八七年,五十多个小修厂和配件厂合并成为了一家国企,沈阳金杯就是华晨公司的前身,它的主要生产基地是海狮轿车,每年销量两千多台,但因为技术原因,大部分零件都要从海外采购,后来因为汇率上涨,华晨公司的资金根本不够。

  而如今,一个曾经的汽车制造商,又一次出现在了大众的面前,在这里面。这价格简直高得离谱。华晨控股的香港公司华晨中国(华晨)股价在开盘时骤降14%,最后以9%的跌幅结束。截至昨天,华晨中国的股票在一星期内下跌了将近10%,以7.48港元的价格报收盘价。而且,股市的大幅下跌早就有迹象表明了。

  华晨汽车目前的负债高达1226.75亿元,资产比率将近70%,负债高达677亿元,占全部负债的半数,短期内还有484亿元的短期负债。

  汽车业是一项技术和资本密集的行业,每一家车厂都要投入巨大的财力来进行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华晨背后有辽宁省的,还有一家,融资问题不大。

  一个优秀的汽车制造商,怎么会沦落到这样的地方,无论是模式、管理还是资金管理,都是有问题的,你们怎么看?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