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在海参崴,又有大手笔,重获图们江出海口的契机来了

  #顶级创作挑战#

  2022年俄美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向西”的大门被西方国家完全封闭,俄罗斯30年“融入西方圈子”的梦想完全破灭。 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制裁的“统一战线”形成后,俄罗斯再次“向东看”。

  

  为什么俄罗斯会再次“向东看”? 这是因为俄罗斯在“向西”的途中,多次受阻,多次转向东方,但仍然对西方抱有幻想。 到2022年,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也受到制裁,俄罗斯就此完全放弃。 俄罗斯“向东看”,就是要在远东地区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普京计划在靠近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阿尔乔姆地区的远东地区建设最大的干港。 普京在这个项目上,大手笔,主要目的是在远东地区增加贸易活动,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加强中俄的经济联系。 这个项目对中国来说,可能是恢复豆满江出海口的契机。

  

  所谓干港,又称陆港,是沿海港口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的支线港口和现代物流的操作平台。 该干港的建成,将提高远东地区的物流效率,对海参崴自由港的建设有很大的好处。 该计划将在2023年符拉迪沃斯托克东方经济论坛上公布。 在2022年符拉迪沃斯托克东方经济论坛上,普京亲自宣布中俄联合将符拉迪沃斯托克打造为俄罗斯的第二大香港。

  

  但这些项目是巨大的项目,光靠俄罗斯是无法完成的。 在俄罗斯战争和西方制裁的情况下,俄罗斯的建设效率非常缓慢。 因此,普京认为远东地区的项目需要中国的合作,毕竟中国被称为“基础设施迷”。

  

  但是,远东地区并不像建造干港、开发海参崴、修几条路那么简单。 俄罗斯要想和中国合作,让中国参与远东河口开发,比如把豆满江河口归还中国是俄罗斯最明智的选择。

  

  豆满江河口及其两岸地区,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但清朝末年,俄罗斯让晚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抢占了中国东北31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858年和1860年签订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使中国失去了豆满江的出海口和沿海地区。 自此,曾经是中国海岸线最长的吉林省,如今已成为望海叹息的内陆省份。 失去了豆满江的河口,中国东北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逐渐衰退。

  现阶段,即使俄罗斯不情愿,“向东看”也是俄罗斯的唯一出路。 美国和西方国家建立制裁俄罗斯的“统一战线”后,俄罗斯要想继续发展经济,就必须“向东看”,必须深入开发远东,必须加大与中国的合作。

  在当前俄罗斯的国际环境下,俄罗斯“向东看”的合作对象也只有中国。 俄罗斯别无选择,但我们有选择。 所以俄罗斯要扩大合作,就要放下身边,和中国好好谈谈豆满江的河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