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剧版《三体》《流浪地球 2》能掀起科幻热?
2023年开年之际,电影《流浪地球2》、电视剧《三体》双双热映,引发关于中国科幻的又一次现象级热议。
可以说,以刘慈欣、郭帆等为代表的中国科幻人,为全世界读者和观众建构的中国式宇宙观。无论文学还是影视,中国科幻已然跻身第一方阵,这是群体性的喷涌而出和个性化的异军突起。
在这些影视作品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影视的崛起,更看到了中国科技的崛起。比如《流浪地球2》拍摄过程中,徐工集团为电影提供了大量的机器,甚至还派出了300多人的配套团队全程服务,通通不要钱;傲鲨智能赞助了多款外骨骼机器人;漫步者公司赞助了所有的耳机……

科幻承载的,不仅有科学幻想,还有我们的骄傲。为什么剧版《三体》《流浪地球 2》能掀起“科幻热”?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在于时代的发展和整个国家层面的进步。
导演郭帆在《流浪地球制作手记》中说:
“科幻片有一个特别的属性:只有国家强大,你才有可能去拍科幻片,这个涉及观众的自信心和故事的可信度。
如果现实中国家没有足够的国力,是无法支撑这两点的。

之前,我们经常会看到在美国的电影里面,他们去拯救世界的时候是无所顾忌的,他们的军队可以出现在全世界的任何地方,解决一切问题。
如今,我们有资格并且有能力尝试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美苏太空竞赛、人类遥望星空的时代,科技突破层出不穷,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也日益成熟,随着美国热爱科幻小说的婴儿潮一代长大,众多科幻经典纷纷问世,西方科幻影视繁荣一时。
眼下的中国,似乎正在复刻这一模式。

要认真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回顾一下中国科幻发展的历史。
多年后,当科幻迷涌入影院观看被搬上大银幕的《流浪地球》时,仍然会心潮澎湃地回忆起1999年那个在中国科幻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年份。
那年的高考语文作文别出心裁地出了个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颇具想象力的话题当时难住了很多考生。但在山东济宁考场,一个叫郭帆的考生却是大喜过望,他平时喜欢读一本叫《科幻世界》的杂志,就在不久前,恰好在那上面读过一篇关于记忆移植的文章,他因此拿到了接近满分的作文成绩。

那一年,在山西娘子关电厂工作的刘慈欣,在《科幻世界》上发表了自己的科幻处女作《鲸歌》,还凭借《带上她的眼睛》获得了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一鸣惊人。那年的笔会,他带去了四篇作品,其中有一篇叫《流浪地球》。
而在安徽合肥八中,有个叫谢楠的小女生,也喜欢天马行空的幻想世界,那年在《科幻世界》发表了一篇豆腐块,讲的是计算机病毒进化出自我意识后的世界,她后来虽然没有成为一名科幻作家,却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到中国科幻的发展历程中。

17年后,那个叫郭帆的考生早已从法律系毕业,但兜兜转转还是走进了自己喜欢的电影行业,他决心拍一部中国人自己的科幻片,一眼便相中了自己多年前便读过的《流浪地球》。
电影拍到一半时资金告罄,他四处找人投资。而那个叫谢楠的小女生,这时候已经和演员吴京组建了家庭,当郭帆找上门来时,他们给电影投资了6000万,使电影得以拍摄完成,撞开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
今天,提到中国科幻的旗帜,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是刘慈欣,是获得雨果奖的《三体》,以及创造了票房奇迹的《流浪地球》,但在此之前,中国科幻一直在边缘地带曲折前行,跌跌撞撞地走过了大半个世纪。

任何一个能在国际上暂露头角的领军人物可以直接给他所在的行业立马带来正向刺激,尤其是曝光度很高的体育以及文娱行业,中国足球除外。
姚明,刘慈欣,莫言等等,以及有可能未来拿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导演们。
其实科幻热并不是这两年才出现的,真正让大家意识到中国出来一位世界级的科幻作家,是《三体》获奖,而且奥巴马向杂志社催稿(英文版)开始。《科幻世界》办了很多年了,没几个人知道星云奖到底是个什么奖。但美国总统向杂志社索要一位中国作家的作品翻译稿,这件事立马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然后,小说的价值扩大化引起了影视界的重视,圈内所有人都意识到大刘可能是一座早就存在于身边的金矿,一直等到《三体》第三部出版后获奖才意识到,原来国外已经关注和觊觎这部小说很久了。国内只有一对导演制片人夫妇有这个眼力见,在获奖前半买半骗地从大刘手上搞到了《三体》的影视改编权,最后转手赚了个把亿这样。
再者如果作品本身不够硬,那你作品之外的手段再怎么频繁,再怎么炒作热度,也没办法让话题一直能保持。作品素质过硬才是根本。

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组委会分别以“科幻视域中的人与自然”“那些已经成为现实的科幻元素”“科幻文学的魅力何在”为主题,组织了3场直播活动。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姚海军、多位科幻作家和首届“鲲鹏”奖得主以及来自多所大学的科幻社团代表参加。
很多科幻作家与其说是预言家,不如说是梦想家,只不过这个梦想具有成为现实的可能性,科幻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飞氘表示,科幻作品更多地是提醒我们未来难以预测,换句话说,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习惯性思维,我们会按照线性思维去想明天,安排我们未来的生活,但科幻作品却可以让我们得到启发,那就是未来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

少儿科幻作家何明瀚认为,所有的人文思考、自然知识方面的内容,包括现实主义的思考,还有惊悚的元素、悬疑的元素、搞笑的元素等,科幻可以无所不包,“科幻既可以脚踏实地讲我们现实的知识,又在这个知识的基础之上去发散。这样的幻想几乎也是无边界的。”
在谈到中国科幻热潮又一次出现的原因时,少儿科幻作家马传思认为,一是因为现在我们国家科技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科技的发展为科幻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非常丰厚的现实土壤,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科幻文学现在出现热潮的局面,也是中国科幻文学经过上百年发展之后的一个必然结果。

剧版《三体》和电影《流浪地球2》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们不仅仅是一部科幻作品,更是一部探索人类文明、科技进步和未来发展的哲学作品。这两部作品的共同点是对科技进步、宇宙探索、人类命运等深刻的思考和探索,这些内容吸引了观众的关注,激发了人们对未来的遐想和探索。
此外,这些作品的高水平制作和视觉效果也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这些作品采用了先进的特效技术和精湛的制作技巧,为观众呈现了一个逼真的未来世界,让人们仿佛置身其中,更深入地体验和感受了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这些作品还得益于中国科幻文化的兴起和热潮。近年来,中国的科幻文化开始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读者和观众开始关注和热爱科幻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剧版《三体》和电影《流浪地球2》等作品的成功也反映了中国科幻文化的崛起和繁荣。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