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块才i7+4080+1T固态+2T叠瓦机械!外星人R15主机准备卖给谁?

  

  Hello大家好,我是健哥。去年4月,我们自费做了期四万块的外星人R13的i9 +3080 Ti主机的视频,120水冷压i9当时也是槽点满满。不过似乎国外的Gamers Nexus对这个机子喷得更猛,连续做了好几期视频狂喷。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原则,哎,过了一年,我又搞了台五万块的i7-13700KF+RTX 4080的机子,比去年的还贵一万块。顶配的i9+4090太贵了要八万,就没搞了。我们来看看,过了一年外星人除了卖得更贵了,还有什么别的改进吗?当然是朋友的机子,能忽悠来出个镜挺不容易了,他已经准备亏钱出二手了,不太方便拆机,大家理解下。

  

  这台外星人R15依然延续了R13的“预言”设计语言,“高贵”的大塑料外壳和蜂巢式的进气口一见如故。

  

  说实话,确实是有不少消费者,很喜欢这个外观,为了机箱买了这个机子的。比如去年的R13那个型号,就有个客户买了机子,自己改了分体水,还是外置压缩机散热,而且买的是国行,不是美行,还买了两年延保。

  

  前置的接口还是3个5 Gbps Type-A和1个10 Gbps Type-C,没有任何改变。

  

  侧板应该是变化最大的部分,可能是考虑到40系显卡的巨大发热,外星人R15在侧板开了很多的通风孔以加强散热。

  

  后面板接口也是没有任何变化,和R13是一样的。依次是主板:硬盘读写指示灯,光纤+同轴音频接口,6×3.5mm音频接口,4×USB 2.0 Type-A,2×USB 5 Gbps Type-A,1×USB 10 Gbps Type-C,1×USB 20 Gbps Type-C,1×2.5Gbps RJ45网线接口,2×WiFi天线接口,显卡:1×HDMI 2.1,3×DP 1.4a。

  R15把无线网卡的天线做成了外置,需要用户拧一个延长天线,可是这个延长底座还不带磁吸功能,只有壁挂孔,还没法吸在机箱上。我个人不是很懂这么做的意图。因为一般品牌机的WiFi天线都是内置的,不需要用户额外自行安装。

  

  R15下方的电源插头是16A的大号插头,因为这个电脑用的是1350W的电源。

  在部分国家比如美国,市电是110V的,10A的插头和线材最大就只能跑1100W,所以1350W电源得用16A的大插头,就是大家常见的空调插头。

  

  讲实话,都花五万块钱买台i7+4080的机子了,联想惠普那你别管丐不丐,三万块都能买到i9+4090的机子了,你搞ROG全家桶,什么乱七八糟都往里面塞,五万都能配的很豪华了。结果你买外星人i7+4080,花了五万块,连个16A的插座转接头都不给,真的我们之前做的,三千块钱的取暖器,都自带个16A转接插座。再讲句不好听的,大部分买外星人整机的,应该都不太了解数码产品,否则了解的人谁会五万块买这个啊,拿到手哎这插座怎么插啊,可能真把家里空调拔了插上面去了。外星人这对得起我们吗,退钱!

  看完了外观我们过一下配置,这台5W的外星人台式机的CPU是i7-13700KF,跑分方面和正常的DIY平台的13700KF差不太多。

  

  毕竟这次外星人总算用240水冷了,总算不是之前的120水冷了,240水冷压13700KF的性能释放应该是有保障的。

  

  这个机子在外星人控制中心(AWCC)内有多种超频模式和散热模式调节,具体来说是影响CPU的PL1值,就是长时间功耗,我们做个表在这边,可以看到默认的均衡模式下CPU的PL1只有160W,得把散热模式调整到“性能”才有253W。

  

  不过253W应该是够用了,打游戏更是跑不到这么高功耗的。不会真的有人拿外星人这个机子工作用吧?三种散热模式的跑分如图,默认的160W其实分没有降多少,但5万块的机子还玩限功耗降频,挺无语的。

  

  显卡是RTX 4080的戴尔定制版,双槽半厚度,三风扇。

  

  TGP也是标准的320W。

  

  不仅有显卡固定架,还有显卡支架。

  

  应该算是我们目前见到的最小的RTX 4080了。因为很多AIC厂家直接开摆,4080套的4090的散热器,都巨大无比,但这个戴尔的4080还是相对其他厂家的4080要小很多的,这一点好评。

  

  不过这也侧面说明了,绝大多数的显卡厂家,生产个显卡,都没人OEM厂家戴尔上心,巴不得所有显卡都用一个散热器来节约成本。

  

  我记得最夸张的,微星超龙4090,还分两个型号,经典版Classic是拿3090的散热器改的,不带Classic后缀的,才是40系新散热器,买的时候还得仔细看后缀。显卡的理论跑分如图,和首发我们自己测试的电竞叛客4080相比区别不大。

  

  内存是32GB×2的海力士DDR54800普条。

  

  颗粒编号如图,应该是海力士M-Die的。

  

  默认就运行在正常的JEDEC 4800规格上,这点要比拯救者要好。

  

  我看外星人宣传页面上说是能支持XMP 5200,结果是8W的那个顶配机型是5200频率。这个5万的机子去BIOS里看了下,压根就没有内存超频相关的选项,所以只能4800用了。

  

  还行吧,总比外星人R13的4400甚至3600的要好。我们自己尝试换了芝奇幻锋戟XMP 6000频率的内存上去,结果发现XMP选项出现了但无法打开,提示当前内存不兼容,可能还得使用戴尔原厂的指定XMP内存才能开。

  

  顺便,2023年了,这BIOS还是没有中文,外星人在中国卖得比美国贵这么贵,多赚了中国消费者这么多钱,你能不能稍微尊重一下中国的这些土豪们?不过相比上一代R13,这代R15戴尔对主板进行了部分修改,四个内存插槽减到了两个,M.2固态硬盘的位置都挪到了侧面。

  

  固态硬盘是海力士PC801 1TB,这个硬盘零售型号就是Solidigm P44 Pro,英特尔把自家的固态存储业务卖给了海力士,海力士弄了一个新品牌就是这个Solidigm。

  PC801的性能基本就是三星PM9A1、980 PRO的水平。

  

  不过坑爹的是这么一个高性能固态,戴尔还是不给它加散热片,就让它裸奔,你透过侧板看上去就感觉非常丐。

  

  更为抽象的是这个机器居然还搭配了一块祖传的、2TB的、叠瓦的机械硬盘,希捷DM008,还好没上最低端的便宜30块的DM005。

  

  都五万块的机子了,硬盘还是1TB固态+2TB叠瓦机械,讲实话,这价格,上2个2TB固态都是起码的,也就2000块钱,外星人真的是当有钱人都傻子吗?游戏一不小心下到机械里,游戏体验太糟糕了吧。还是老样子,其他配件我们还是列一张表格在这,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暂停观看。开头也说了,是忽悠来朋友的机子来出镜的,他已经准备亏钱卖掉了,就不拆解了。

  

  看完配置我们直接进行双烤,室温21度左右,散热模式选择“性能”,20分钟后,CPU温度94度,大核心5GHz-5.1GHz,小核心4GHz,功耗253W,有轻微降频,应该是撞功耗墙了,显卡这边核心温度68度,显存温度60度,热点83度,频率2000MHz左右,功耗317W。

  

  热成像温度如图,感觉勉勉强强吧,换了240水冷压个默频i7还算凑合,但这是5万块的机子,更别提上面还有个8万块的i9顶配,也是240水冷,那个恐怕只会更倒霉。

  

  整机的噪音,在这个“性能”散热模式下,那只能使用“起飞”二字来形容,非常的吵,大家感受一下噪音。

  

  烤完机我们简单跑几个游戏,就不一个一个念帧数了,主要看看游戏内功耗频率正不正常就行,显卡驱动版本最新,现在BIOS都默认开启Resizable BAR了,以后我们这个就不提了。考虑到买这个机器的用户,如果不是搭配外星人最新的500Hz刷新率的显示器,那也应该是AW3423DW这种接近4K分辨率的显示器,所以我们竞技游戏就用1080p跑CS:GO低画质和R6中画质,大型游戏就跑地平线5和古墓丽影:暗影4K最高画质。整个游戏体验还可以,毕竟打游戏的时候CPU功耗没有烤机那么高,不过能明显感受到彩六被内存频率拖了后腿,显卡都没跑满。

  日韩动漫

  CSGO的负载也比较低,跑不上去。

  

  4K分辨率的大型游戏表现基本正常,地平线5显卡日常两百多瓦功耗。

  

  古墓丽影:暗影一百多帧也算是能够比较流畅地玩。这个机子跑1080p高帧率还是不太理想,可能搭配外星人自家的高分辨率显示器会更合适些。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这台外星人R15主机,其实相比R13的120水冷压i9,它的CPU散热还是好了不少的。显卡也有通风孔,整个散热也更好一些了,而且这样相对小尺寸的RTX 4080确实非常非常少见。

  

  但较低的内存频率,16A电源线和外置天线的设计,还有打死不加散热马甲的SSD和祖传叠瓦机械硬盘,都让人没有任何选择它的理由。当然,真正无法选择它的理由是极为糟糕且普信的定价。这比上一代i9+3080 Ti的机子足足贵出一万块,而我多花了这一万块只能买到i7+80级别的配置,虽然这代i7性能已经超越上代i9,4080也比3080 Ti强不少,但在这台机器上,我没有看到戴尔的任何诚意,五万块钱i7+4080,1TB固态+2TB叠瓦机械,疯了吧。而且需要指出,外星人笔记本是有意外保的,而外星人台式机并没有,所以外星人台式机的售后也没大家想的那么高贵。

  

  整个R15,有的仅仅是吃老本摆烂,卖“奢侈的垃圾”,这样你看好多那些去买溢价极高的ROG全家桶的,简直充满了性价比。再对比一下国外和国内同配置的R15的价格,我只能感叹中国土豪的钱,真好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