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看懂《纸人回魂》的故事线
故事方面:
先出场的老爷子,不是在那个故弄玄虚的故事里,一开始就在雨夜里等着记者陆小笙(也就是他的哥哥乔桐)。而是指引乔桐去寻找当年的真相,去寻找她的亲生妹妹乔媛媛(南裳饰)。因为他就是那个知道最后真相的人——赵全警长,把他藏起来了。
为什么警长这么多年下来,沦落成一个烂摊子?在警长隐瞒真相将此案定性为纸片人杀人后,刘大帅希望了解真相的想法,可以从警长的言语中判断出来。可为什么警长不告诉他呢?或者军阀们为何对这样的案子如此关注?更大的暗线由此而来——刘大帅。(即擒壮丁充军的阿生刘大帅)
其实所有悬案的始作俑者都是刘大帅。一开始,刘大帅一直在利用手中的资源,为乔家拓展家业提供帮助。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侵吞乔家的家产!侵吞之道,即为下毒。通过乔家总管的手,把饭菜里的毒毒到了乔家的人身上。这也就是为什么乔家的一家子都是体弱多病的人,包括小莲,后来被逼着嫁到乔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病逝的。乔老爷之所以急着要把乔家的香火延续下去,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明白自己也不可能长久地活下去。至于乔媛媛因与乔家完全没有地位同桌吃饭,为何身体无恙。
所以乔家包括管家在内,都是集体上吊,不是纸上谈兵干出来的。又是刘大帅仿照纸人杀人,灭绝余生,以求得到乔家的家产。
为什么乔家的主人Joan如此迷信,就是这个道理。他把自己和妻子、儿子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做了坏事,结果被报应了。所以他才打心眼里相信鬼神可以救自己的儿子(就这么个能被神棍和管家耍的团团转的人,在民国这么个乱世,凭本事经商发财,岂不是真的有人相信他能做到这一点?。
最后在故事上,上编刘三、下编阿生、下编南裳。为何前三部故事中都藏着猫腻?其实大家都是出于对两个孩子的保护。这一升华,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真人真事的时间线:
小莲被迫嫁入乔家,阿生被刘大帅抓去充当壮丁——小莲在乔家生下乔媛媛和乔桐姐弟后,因韩大帅下毒再加上心病,郁郁而终——乔桐身患重病,乔安命管家找来韩师傅为乔桐驱邪,乔桐在乔家生下乔媛媛和乔桐姐弟二人后,因韩大帅下毒,乔桐因病重为使香火得以延续,决定向乔媛媛献祭——管家找来纸扎店的主人,让他亲手做纸人送给韩媛媛。老板和阿生得知乔媛媛有危险——在祭祀仪式上,老板和阿生破坏仪式救出了韩媛媛,韩媛媛因为担心弟弟再次回到乔家——乔家为未死的韩媛媛举行了葬礼,阿生大闹葬礼现场,阿莲的纸人被韩师傅破坏——在墓地中,乔安和韩师傅举行了杀害韩媛媛的仪式,阿生和老板一起出来解救被制服的韩媛媛。乔桐乱中杀父乔安救妹妹。阿生杀死韩师傅清出目击证人,上司救下乔媛媛。随后赶到的警长赵全带走了乔桐,得知真相的赵全决定瞒天过海——在赵全的指引下,乔桐与乔媛媛姐弟重逢,而乔桐这个已经成为记者的人,多年后才来到浮水镇调查纸人杀人事件。
细节方面:
就简单说几点。
关于阿生叔的第二个故事转场时,南笙的背后出现了一位女纸片人。为故事的主人公埋下了伏笔。
当阿生叔将小莲推上街头时,画面被白绫围得水泄不通,为小莲的离世埋下了伏笔,而小莲随后又巧遇自己的女儿乔媛媛出殡。
小莲画中的诗句“此情只待成追忆,彼时已然”,出自李商隐的《锦瑟》(《锦瑟》)。这首诗的出处,其实一直以来都是个未解的谜题。有人说是李商隐写给当时令狐楚家的一个宫女,也有人说是为了悼念亡妻王氏,所以才会去看故事的。但无论是宫女还是老婆,对小莲这个身份,都无比的贴切。他被逼嫁到乔家的待遇,简直就是一个宫女一样。而它也一直在心里,把自己当成了阿生的老婆一样,没有过门。
同时也有“晓看天色暮看云卷云舒”时小莲的别离。“一剪梅”唐伯虎。借用天空和云朵,强调的是将两人的距离无情地拉开的空间感。电影里,更是生离死别。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