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景怀乡怀味·夜读丨人间烟火味最温暖,情深意浓属家宴

  家宴

  江月卫(苗族)

  小区里有好几户是我新晃老乡,不是我们邀起买在一个小区,之前我们根本不认识,是住进来后从口音里听出是新晃人便有了往来。因饮食口味相近,三不三邀约聚一聚。今天你家吃明天他家请很是热闹。平日里新晃男人不下厨,一家人的普通生活每餐也就三两个菜,基本上是女人们的事。只有家里来客的时候男人才亲自出场。男人们大都有几道拿手菜。我最拿手的是:炒腊肉、鱼火锅、炒冬瓜。现在人们食量不大,一餐饭几道菜就够了,尝了我炒的菜还以为我是厨房高手,其实我就这几道菜做得好点。

  我老婆经常批评新晃人好吃。其实,她也是新晃人,虽然不在新晃出生长大,但她父亲是地地道道的新晃人。我说,你这话差也,新晃人都好吃懒做也出了很多名人富人。她辩驳道,我说的好吃不是好吃懒做的意思,是喜欢吃,对吃特别讲究,哪怕一个萝卜也要弄出好几种味道。

  没错,新晃酸萝卜就很有名气。侗不离酸,整个新晃的侗族成分占多数,侗家人吃的离不开酸性食品,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倒蹿”的侗族谚语,把侗家人爱吃酸表达得入木三分。新晃的酸菜口味很特别,十个尝了九个舍不得。那些千迢路远在外地工作的新晃人,离开新晃时最想带的少不了酸萝卜。县城里一年四季卖酸萝卜的摊子少说也有四五十家,守着一个卖酸萝卜的摊子,不仅维持着一家人的用度开支,还在县城买了商品房。新晃酸萝卜应该有独特的制作技艺吧,否则,不会有这么多人喜欢的。

  新晃最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还有黑油茶、灰碱粑、锅巴粉,贵重一点的就数腊肉、胆肝等荤菜食品。胆肝是最近几年才开发出来的一道新菜,用一笼新鲜完整猪肝平放在案板上,让苦胆汁回流至整个猪肝里,然后撒上盐及香料,用石磨等重物压至苦胆汁浸润到猪肝的每个角落,再熏晾干。食用时蒸煮一小块切成薄片。入口微苦,过后清凉。是下酒的好菜。

  周末,上午十点还躺在床上,突然接到小区里姚律师的电话,说中午他家里烧黑油茶,问我感兴趣不?我从床上一跃而起,说,马上到。姚律师是才认识的朋友,新晃人,小我十多岁,从年龄上算我是他的长辈,但我们以兄弟相称。新晃人对黑油茶再熟悉不过了,三十岁以上的妇女基本都会做。农闲时,吆喝一声,左邻右舍都会拢来,一边吃着黑油茶一边天南海北地聊着,日头一晃就到了天边。主要做法是用老茶叶犯罪片发酵变黑后熬制成汤汁,红薯、玉米、土豆等杂粮煮熟,是制作黑油茶的主要食材,再配以姜葱蒜及炒米等酌料。大家吃了一碗后等着所有人都吃完了大家再一起来第二碗,没有先后之分也没有快慢之说。黑油茶的起源比较久远,属于困难时期的产物。是粮食欠缺的年代想出的吃法。由于看起来黑黑的,没有卖相。许多人不敢吃。和“长沙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一个理,不是特别好的或者不了解黑油茶的客人,还不煮给他们吃咧。我吃了两大碗,比平时吃饭多了一倍。

  我喜欢在家里请客吃饭,目的是为了省钱,但我好面子,说馆子里的菜不如我做得好。这话自然有吹牛的成分,但话说回来,如果美食都像1+1=2那样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到哪家吃饭都一样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就像现在的酒店宾馆一样,都是标准化的生产,白菜都是一个味道,辣椒炒肉餐餐一样,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吃了一千次也不会给你的味蕾留下什么印象。吃饭吃成了形式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小区里曾下放到我老家隔壁的老申炖了一个腊猪头。一看就知道是新晃人的刀法,从猪嘴到猪耳差不多尺把长一片,碗太小只能架在上面,黄里透红闪着亮光的肉片,夹在筷子上左右摇晃,真舍不得下口。老申又往我碗里夹了一坨猪脸肉并劝说,吃哩,别客气!

  我问,你从哪炕来的?

  你们寨子里的老周帮炕的,这么多年来一直是他帮炕。

  难怪吃起来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老申有些得意地说道,我一年要炕好几个猪头咧,要乡下的柴火才能熏得出这种味道,我特别喜欢这种味道。

  我说,我也喜欢,但医生说“三高”的人要少吃腊肉。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们吃三十天腊肉顶了坎,相比之下,不算什么。吃!

  我说,好吃的人都有理由。

  老申说,其实,我最拿手的是狗肉,但老话讲狗肉上不得正席,所以我没弄。

  那是我的最爱。

  好啊,下次吧!

  老申的太太为了保持身材没有吃饭,在一旁看我们喝酒吃菜聊天,拿一双筷子夹了点姜葱蒜等作料吃,几次看到她把猪头肉都夹到了筷子上,但又放了下去。我劝说,吃吧,吃了才有力气减肥。她笑了笑还是没有吃。

  在老申家吃饭认识了一位叫“特务”的,我俩还很投缘。“特务”是辰溪人,在西昌发射卫星那地方当过兵,我对那里充满着向往,很想了解那里的生活。从聊天中听出他是个吃货,否则,他说不出那么多炒菜的理论。那天到 “特务”家吃饭,喝着喝着他命令他老婆去弄个下饭菜,老婆把小菜洗好准备炒的时候,“特务”又放心不下,亲自去捞了几下,一盘又脆又新鲜的白菜苔就端了上来。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盘马葱炒鸡蛋,他放了点干辣椒,红黄绿色彩丰富,清香可口。我本不打算吃饭的,却扎实吃了一大碗饭。

  新年过后大家又忙碌起来,新冠疫情防控实行乙类乙管,不存在不准堂食的问题,请客又到了酒店宾馆。我觉得在这种地方吃饭应该适可而止,和家里比起来,酒店宾馆的菜基本上是大众化的,不像家宴那么有特色。虽然家里的菜没有宾馆那么多花样,但吃起来还是很可口的。我是少有上酒店宾馆的,之所以胖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

  人间烟火味最温暖,情深意浓属家宴。对有着悠久传统文化滋养的中国人来说,最好吃的饭菜永远都在家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