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倩,34岁嫁同行王世林,婚后生一子幸福美满

  “我在北大4年,养出清高,也养出了傲慢”。

  刚出学校的董倩,是傲慢的女孩,她认为自己会成为央视最优秀的主持人。

  然而,当她看到同事忙碌着,自己却悠闲地坐在办公桌前时,心里慌透了。

  从此,她一脚踏入一线,成为一名出镜记者,不忘初心的工作着。

  

  进入央视快30年,她却成为“全民公敌、最狠心、最敢正视鲜血”的主持人。

  非议最多的时候,“董倩滚出主持界”的声音充斥着全网,但她却不改变,不迎合,用自己的坚定,为大家诉说出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董倩是央视的一匹野马,而她的丈夫却是绵羊,靠着温润如玉的主持风格,备受大家喜欢。

  让人好奇,“野马和绵羊”的组合,两人结婚真的会幸福吗?

  

  01、艰苦的“记者之路”

  王世林和董倩都是高校毕业,毕业后进入央视工作的。

  但两人的主持风格却大不相同,王世林喜欢用温和的言语,去带领着大家进入节目中。

  董倩更犀利一些,她的问题从来不会顾忌外界的目光,只问自己想要的答案。

  让人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经历,让董倩成长为这个模样呢?

  

  1991年,董倩以全校前三名,考入北大历史系。入学四年时间,她拿到无数次奖学金,毕业时已经攒下一笔可观的积蓄。

  在优秀的成绩下,董倩直接去了央视台的招聘现场。她在面试上干练无比,像是一个工作多年的人,毫无青涩。

  如此优越的气质,让面试官很震撼,当场录用她为《焦点访谈》的主持人。

  第一天去工作的那天早上,天色雾蒙蒙的,空中飘着小雪花,她戴着一个围巾。围巾上湿润润的,但她的心情却很美好。

  

  天还没有亮透,她就站在公交站台上,等着第一班公交车的到来。

  她匆匆忙忙地赶到央视台,却被保安告知没有证件,不能进去。她左等右等,终于等来一个认识的招聘官,对方用证件做担保,让她进去报到。

  然而,一个刚到央视台的新人,想要摸清门路,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上了一周的班,董倩都没弄清楚自己要做些什么。

  她整天都看着办公室里的同事,为了自己的事情忙碌着。唯有她一人坐在岗位上,等着别人把稿子给她,然后她再播报出来就好了。

  

  她像什么呢?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就是毫无感情的收音机。

  不知道自己做什么,自卑感充斥着她整个脑海。终于,工作一年的她忍不下去,主动跟领导请示,要奔赴一线做记者。

  央视很快就把她安排到《东方之子》里,做一个四处奔波的出镜记者。和以往的工作方式不同,做出镜记者,要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

  看到一件事情的时候,她没有时间去组织稿件的播报,而是第一时间用自己的陈述方式,向大家表达清楚。

  

  累,是董倩做出镜记者最大的感受。

  她没有时间休息,常常是跑了这个地方,马上就要去下一个地方播报。而她是比较幸运的,至少还有一个出镜的机会。

  还有很多人,只能去采集素材,录制视频,连出镜的机会都没有。

  但她知道,自己能够顺利去播报这些事情,不止她一个人的功劳。

  而是一群人在为一件事情做出努力,那些站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才是真正的伟大人物。

  

  1999年,董倩担任澳门回归直播记者。她知道,那一场直播,对记者的采访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她不仅要注意到观众的心情,还要用合适的言语,去表达出澳门回归对祖国的重要性。

  但她从未怕过,在得知自己要去做澳门回归记者前,她用了三个月时间,恶补澳门文化。

  

  2000年,董倩被调入《新闻调查》栏目组。对她来说,这是一个能够培养记者深度挖掘故事内容的好地方。

  在这个记者舞台上,她兢兢业业的奋斗7年。头发都熬白了好几根,才颇有感触的知道,记者这一行真的难做。

  2008年,董倩在接受采访时,她把十余年的经历,称之为“实习生转变的过程”。

  

  02、34岁嫁同行王世林,婚后生一子幸福美满

  2001年,董倩拿到央视的金话筒奖,成为知名主持人。这一年里,她已经30岁,需要一个家庭了。

  然而,她拜托家人给她找对象,却发现很多人都不是自己看得上的,而对方也恐惧高攀自己。

  转眼间,她又单身好几年,才在同事的介绍下,和王世林相识相知。

  王世林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务农的。从遥远山区里走出来的王世林,对工作很谨慎。

  

  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他就被分配到央视台担任新闻部的工作。他坚持不化妆,也不用犀利的言语去采访人。

  当然,没有后台,也没有太大能力的王世林,只能用疯狂的工作,去弥补自己的不足。

  两人都在央视台里工作,但一个在新闻部,一个在外奔波,所以很少交集。通过朋友的介绍,两人才决定和彼此相处试试。

  董倩很喜欢对方的包容和理智,而王世林也很认可董倩的工作能力。

  两人以工作为话题,深入了解彼此,最终成为一对恋人。

  

  2005年,董倩和王世林举办婚礼。结婚时,董倩告诉王世林,自己性格很执着,一旦选择结婚 ,就不会再离婚了。

  如果有一天,他不喜欢她,她也不会离婚,两人要一直过下去。王世林点点头表示,没有谁能够像他们一样,适合彼此了。

  婚后的董倩,一直在外做记者,很少归家。直到她怀孕,才调回央视台里工作。董倩的产假很短暂,只有半年时间。

  

  儿子才满一个月,她就打电话给公婆,让他们来带孩子,她要回去上班了。

  公婆不太开心,认为儿媳这样忙碌,会忽视家庭。王世林就提议,让岳父岳母来带孩子,这样能减少婆媳的相处。

  董倩从国外深造后,事业更加忙碌。一年到头,只有几天时间是留在家里的。

  而她虽然和丈夫住在一个房子里,但两人的生活,更像是分居状态。

  丈夫白天上班,晚上休息。而董倩则是白天忙碌,晚上还要在台里处理稿件,只能休息一会儿。

  

  后来,董倩又做回记者,需要四处奔波。和丈夫、儿子团聚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

  有一年,董倩从外地回家,去父母家里接儿子,儿子怯生生地问着:“你是我妈妈吗”?

  母亲看着董倩,眼眶里含着泪。她告诉女儿,儿子很想念妈妈,每次他们只能把频道换到新闻台,让他在电视机里看看妈妈。

  儿子每天都能摸到妈妈脸蛋,但他却享受不到妈妈抚摸他的温暖。

  “女儿,你要不停下手中的工作,多照顾孩子吧”!母亲吃饭时,无意间提到儿子的生活。

  董倩虽然心里很愧对儿子,但要放弃工作陪伴儿子成长,这是她做不到的事情。

  

  打拼多年,才有如今的收获,她又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呢?

  董倩想要跟妈妈解释,手机铃声响起来了。央视台里有一个临时外派采访的节目,需要她立即出发赶往现场。

  她快速的吃了几口饭,对儿子说了一声抱歉,又匆忙拿着行李离开。

  小巧玲珑的行李箱,里面有着几套工作服和简单的洗漱用品,陪着她熬过一年又一年的奔波。

  

  2013年,儿子上小学,董倩就跟丈夫说了一句,儿子长大了,若是父母不在身边,会不会变得自卑?

  丈夫没有回答,董倩以为丈夫没有听到。第二天她回家时,儿子已经坐在沙发上,一个人看着书。

  王世林表示,他把自己的节目减少了许多,以后送儿子上学后再去上班。

  每天下午,他可以赶在儿子放学前回家做饭,不会耽误儿子的学习。

  

  很多人说,王世林太傻了,放弃自己的事业,却让妻子无忧无虑的打拼着。

  王世林也总是微笑着解释,董倩比自己厉害,她应该得到这样的照顾。有些爱,不需要说出口,只用行动去证明。

  事业的成功,对董倩来说,是必然的事情。但她因为自己的采访方式,也时常闹出风波,还成为全网“舆论最多的主持人之一”。

  幸运的是,无论外界说什么,丈夫永远都是最支持她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主持节目的人。

  

  03、为事业奋斗多年,成央视著名主持人

  天津发生爆炸时,有一个年轻的消防员毫不犹豫地冲了进去。后来,这个消防员出来了,董倩却跑上前问对方,如果出了意外,你的家人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放在任何时候采访都可以,但在这样的生死关头,消防员当场被问哭了。他的脸上透着无数的无奈,看着董倩时,眼神里闪烁着一丝求饶。

  他的心里,多么希望董倩不要问这个问题,他真的回答不出来。于国家而言,他是一名消防员,救人于水火,是他的责任。

  但于家庭而言,他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如果他死了,是有愧于父母。消防员许久才说出,回答不了的话。

  董倩的强势,让人感到窒息,这样对一个刚刚从火里面走出来的消防员,她于心何忍?难道她只是为了一点人气,就要这样咄咄逼人吗?

  

  2019年,董倩得知凉山发生火灾,第一时间乘坐飞机前往目的地。当时,一个整队的消防员赶往森林灭火,只有三个人侥幸存活。

  消防员哭得撕心裂肺,为自己战友的离世而感到痛苦。然而,董倩一开口,更是让消防员感受到痛不欲生,当场哽咽到失语。

  观众看到董倩的采访,又见到消防员悲痛的模样,实在是忍不住发文:“董倩就应该滚出主持界,她太冷血了”。

  她问的问题,是90%主持人不敢涉及的风暴漩涡。每一句话,都带着尖刺,深深扎入他们的心里。

  那一年里,董倩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就连央视领导也不得不找她谈话,让她采访时,委婉一点,不要太直白。董倩面对所有人的质疑声,她只说了一句:“我问心无愧”。

  新闻工作者,就是要把直白的真相表达出来。她的采访没有问题,是大家不愿意去面对残酷的真相。

  但这些真相,不会因为大家难以面对,就不发生。

  就像是消防员的问题,董倩不问那些话,消防员也会因为这些问题,把所有的痛苦压在心里,无人看得见。

  董倩的采访,让所有人都得到深思,看到消防员身上的痛苦和无奈。

  所以,她觉得自己的采访是无愧于心的。是她的冷静,让大家更直白地面对着残酷的真相,去懂得事情发生的可怕性。

  

  “步步紧逼,于心不忍”。这是她在自己的书中,写下最深沉的一句话。

  她在面对那一双双无助眼神的时候,又何曾不痛心?每一次,她都是偷偷的抹眼泪,一边写稿子,一边做采访。

  2020年,疫情爆发,她是第一时间去往武汉的央视工作人员。她去时,对丈夫和家人说:“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但我知道,我必须去。”

  三个月的日日夜夜,身边的同事被感染,悄然离世。她戴着厚厚的防护罩,泪水夹杂着汗水,奔赴在前线播报着。

  采访之处,全是一个个英雄的见证。

  

  再次回归北京,她是时代楷模人物。但她的获奖却只有短短的三句话,看到、感受到、才去报道。

  她这里没有虚假之词,只有发自肺腑的真言。

  2023年,董倩已经52岁,到退休的年龄了。但她没有放弃工作,依旧奔赴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

  丈夫没有埋怨过,而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她,让她不要为了外界的流言蜚语,去改变自己的初心。

  

  结语:

  面对一次次的挑战,董倩都没退缩过,反而是保持着良好的心态。

  只要把一件事情做好了,就是伟大的,就算是被所有人误会,也没有关系,只要自己问心无愧便好。

  董倩用半生的经历,去做了自己喜欢的一件事情,她是勇敢的人。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她的主持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太过直白,刺痛大家的心而已。

  当大家对董倩的人生有着新的认识后,或许不会责怪她的言辞犀利。

  工作28年,没有一点失误,董倩的认真和执着,值得大家去学习。或许,她唯一有愧的,只有家庭了!